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章 模拟总结:巨唐的缔造者,史上第一帝师!(求订阅!) (第3/6页)
/br> 太子李瑛大赐群臣,拜李太白为大唐国师,又赏赐了金吾卫几千人,所有士兵军官将军,连升三级。 随着这场清君侧,提前让太子李瑛提前掌握了这个国家的大权。 太子当政之后,处理大小政务,异常勤快,批阅各种奏折,凡事亲力亲为,处理手段也十分老道。 此外,太子李瑛和群臣的沟通,也是讨价还价,该强硬时强硬,该服软的时候也服软,该讲道理的时候讲道理,还会时不时挖坑给人跳。 这一番手段,哪里是刚刚当政的样子? 群臣一个个都惊呆了——你为什么这么熟练啊! 在太子李瑛执政了一整年后。 在他的励精图治之下,国内不少弊端被扫除。 此前苏澈定下的不少政策,玄宗李隆基都没去做,或者说只是稍稍尝试了一下,就光顾着享乐了。 比如修建皇陵,转移那些不愿意跟上时代潮流的世家大族。 这事儿很麻烦,玄宗不想处理,但李瑛却认为很有必要。 此外,还有丈量土地、清查隐田、清查隐户,使均田制重新运行,给予那些伏兵应有的尊重和待遇,清扫贪官污吏,整治不良作风等等等,要做的事情简直不要太多。 这些事情都很难做,基本每个都困难重重。 但李瑛并不觉得麻烦,也不担心做不好,或者做差了,在朝廷开海经商的海量财政下,他可以大刀阔斧的去做这些,并不用害怕失败,哪怕失败了,也有余地调头重来。 容错率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算是非常珍贵的。 在他的不断努力之下,大唐的开元盛世,得以完美的延续。 对于那些权贵而言,或许变得稍微差了一些,但对于底层的平民百姓而言,日子好了简直不止一点半点,太子李瑛的贤名,逐渐传遍了整个天下。 无论是勋贵世家大族,还是士人文人,亦或者是底层的百姓,都被太子李瑛彻底折服。 大唐的一切,蒸蒸日上。 这让被幽禁的李隆基有些绝望。 他一直没有松口传位,就是等着太子李瑛当政后,将事情弄得一团糟,自己好出面挽狂澜,让大唐的子民,让朝廷的众臣,让太子李瑛明白,国不可一日无君,他才是这个大唐的皇帝,这个国家少了他可不行。 然而,让李隆基傻眼的事情发生了,太子李瑛居然将这个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并没有出现一点儿问题,甚至于,没了他,这个国家反而变得更好了。 那群以往哭着说要效忠追随他一辈子的臣子,当他被幽禁之后,竟然连一个屁都不敢放,也没什么人指责太子的不孝,反而视若无睹。 所有大臣竟然默认了这个现状,无一人提出质疑! 这让李隆基心都凉了,他感受到了世态炎凉,偶尔想起被诛杀的武惠妃,忍不住一个人偷偷掉起了小珍珠。 就这样过了一年。 次年。 开元二十四年。 被闷了将近一年的李隆基终于受不了了,他终于认清了现状,决定将皇位传给太子李瑛,自己当太上皇,继续享乐。 李隆基写了传位昭书,命人送给了太子李瑛。 而此刻。 李瑛正在听课。 这些年里,无论再怎么忙碌,哪怕没有多少休息时间,李瑛都要抽出半个时辰,来苏澈这里听课。 在外人面前,他是掌握帝国大权的储君,和实质性的皇帝并没有太多区别。 可在苏澈的面前,他依旧只是一个学生,时不时被苏澈各种训斥,根本不敢大声说话。 二人的关系一如之前,并无多少变化。 苏澈并不在乎李瑛的身份变化,哪怕他当上了皇帝,那也和他没什么关系,该训斥,还是得训斥,根本不会有丝毫的改变。 这世间对他而言,一切皆如浮云。 正是这种超然物外的态度,让李瑛对苏澈格外尊敬,不敢有丝毫放肆。 此刻苏澈正在说海外殖民的方法。 “殖民海外有三种方法。” “第一种是用武力战胜原住民,通过战争来得到土地。” “第二种就是通过经济手段,占据经济的主动,恩威并施,控制某一块土地。” “第三种方法,就是通过缔结条约,让其他地区承认大唐对该地区的主权。” 听着苏澈的讲述,李瑛认真点了点头,随后问道:“这三种方法,应该可以交替,或者一起来运行?” “对。”苏澈笑着点了点头,开始讲述起其中关键。 殖民的话,那就必须要挑选好殖民的土地和国家,如果一个国家鸟不拉屎,贫穷得只剩下人的话,那到底是去殖民呢,还是去援助的? 通过殖民来反向薅羊毛的国家,还真有,谁过去殖民谁倒霉,生生把殖民变成了输血,直接赖上你不走了,不得不付上一笔高额的分手费才将其逼得独立。 在这个时代,是真有可能出现的情况。 殖民需谨慎,这也是个讲究活儿,并不是随便殖民,就能带来利益的。 听着苏澈这话,太子李瑛目瞪口呆,他此前还真没想到过,竟还有这种情况! 就在这时,太子李瑛的心腹走了过来,一脸喜色的呈上了李隆基的传位昭书。 他本以为这是登天之功,没想到李瑛冷漠的看了他一眼,不耐烦的说道:“我以前没有说过吗?我来国师这边,任何事情都不能打扰,你是怎么敢过来的?” “可是……这是皇上的传位诏书啊。”心腹太监蔡云试图辩解,让李瑛知道自己手上这是何等重要的诏书。 “那又如何?”李瑛挑着眉头,问道:“拿回去,退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