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八章 犬父虎子  (第1/2页)
    我的姑父叫朱棣正文卷第二百九十八章犬父虎子面对五军都督府的公文,六部这边气得要死!    你们这是趁机勒索,是敲诈,知道不?    我们损失不小,这回你们勋贵也损失不少,咱们都是为了求财,怎么能不讲道义,趁机敲诈勒索,你们太过分了!    三年,三年准备妥了,这边黄花菜都凉了。    不行,无论如何也不行!    众所周知,博弈的双方,谁的定力更好,就能拿到更好的条件。勋贵这边也投入了不少钱,但也仅仅是钱财而已。    文官这边一旦收拾不了残局,鼓励工商的国策,宝钞的币值,商业投资的信心……户部没法和陛下交代,吏部也发不出津贴。    就连礼部都扛不住,还说建设更好大明朝呢?    这一件大事,就把牛皮戳破了。    怎么办吧?    赶快想主意,让这军头儿答应出兵吧!    而此刻徐景昌的府邸,聚集了在京的三位国公,有他的伯父徐辉祖,淇国公丘福,成国公朱能。    至于曹国公李景隆,尚在辽东未归。    这三位,加上定国公徐景昌,也足以代表勋贵了。    其实徐景昌不太愿意跟他们凑在一起,因为他现在可是超然的通政使,本就该高高在上,坑了文官坑武官,属于两头拿好处,两头不粘锅的。    奈何这帮勋贵太废物,根本都没有看清楚利益所在,徐景昌也不得不辛苦一下,给他们指点迷津。    “伱们要想清楚了,这一次的事情,不是要那一点点钱。”    朱能咧嘴道:“定国公,那可不是一点点钱,那是每年几百万,甚至更多。”    徐景昌气哼哼瞪了他一眼,“愚蠢,钱再多有什么用?到你们的手里,还能被人拿走,这条财路也随时能被切断。堂堂国公,世袭罔替,就怎么点见识?未免眼窝子太浅了吧!”    朱能无言以对,羞愧低头。    徐辉祖思忖道:“你的意思,是要有办法长久地保住这条财路?”    徐景昌点了点头,“大伯,当下正是提升水师地位的天赐良机啊!”    “水师?提升他们的地位干什么?”丘福哼道:“打仗讲的是弓马骑射,哪里用得着水里的东西?”    徐景昌听到这里,直接把脸沉下来了,“淇国公,你要是有一苇渡江的本事,就带着兵马直接攻打倭国,仗着你的骑射无双,横扫蛮夷,岂不美哉?”    丘福顿时瞠目结舌。    徐景昌深吸口气,“你怎么就看不明白?眼下勋贵为什么在朝堂上吃亏?因为大家伙空有地位,但却不掌握多少实际的政务,即便到了打仗的时候,钱粮军令,也都掌握在文臣那边。如今有了下西洋的基础,又要对倭国用兵,正好趁机提升水师的地位,到时候水陆两军并重,我们在朝中就多了两份话语权,懂了吗?”    丘福恍然,朱能还是没听明白,“定国公,多了水师,明明就多了一份而已,怎么是两份?”    徐景昌彻底无语了,“既然有了水陆两军,在水陆两军上面,还要不要设立一个衙门,负责协调?”    朱能瞠目结舌,当真是开了眼界,还能这么玩?    此刻徐辉祖渐渐明白了徐景昌的用意。    对外用兵的难,就在于没有培育出相应的利益集团,缺少在朝堂上的利益保证。    徐景昌辛辛苦苦布局,也是为了这个。    不然的话,让郑和直接去就是,要是打赢了,都装进自己的腰包,岂不是更好?    奈何这种事情,都装在了自己口袋里,随时可能被断了。    利益这个东西,需要共享,需要和朝廷捆绑在一起,有制度上的保证。    想要开拓海外利益,就要水师保驾护航,反过来,武将勋贵捏着水师,就能随时捏文官的钱袋子,命根子。    要知道明朝虽然搞了海禁,但是这个海禁只是禁了朝廷,可一点没有禁止江南的大户走私发财。    “咱们把水师地位提升,格局打开了。不光在朝堂上能多一支力量,万一文官想要独吞海上利益,不许下海,咱们就能把他们这些年做的事情掀出来,懂了吗?”    朱能和丘福都连连点头,不得不说,属实擀面杖捅屁股,开了大眼。    跟徐景昌的大缺大德比起来,他们几个简直弱得无话可说。    可他们还有所迟疑,“定国公,水师位置提升了,总不能让郑和跟我们平起平坐吧?”    徐景昌斜了眼丘福,哼道:“淇国公,你是觉得自己比三宝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