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六章 绝妙一招  (第1/2页)
    我的姑父叫朱棣正文卷第二百八十六章绝妙一招去农村干什么?    和百姓又有什么好聊的?    他们什么都不懂,在他们身上浪费时间,还不如想想怎么讨好上司,毕竟自己的前程不在老百姓的身上。    胡俨扪心自问,要不是朱高炽的原因,他情愿意留在应天,去通政司坐班,或者去翰林院修书。    不管是在定国公身边围绕,还是做点陛下在乎的事情,这才是升官的关键。    “殿下,官吏代天牧民,似乎是要亲民爱民,但毕竟官员太少,百姓众多,纵然倾尽全力,也未必能……”    胡俨还想往下说,但他发现朱高炽怒目圆睁,呼吸粗重,明显愤怒起来,他急忙改变话锋,“殿下这一次走访民间,和百姓畅聊,熟悉民情,实在是用心良苦。当年太祖皇帝就让藩王前往凤阳居住,留心民间情形,陛下就是去过凤阳,获益匪浅。”    朱高炽淡淡哼了一声。    他当然知道朱棣年轻时候的事情,只不过光是天子,太子这么干,已有什么用?    “胡学士,你也是饱学之士,有很多传言,十分离谱,百姓却笃信不疑。明明是要对士绅大户下手,却被百姓误会,是要盘剥他们。还有,山东那边,竟然有百姓笃信什么白莲教,你说这是为什么?”    胡俨怔了少许,低声道:“百姓愚钝,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这话也对,可百姓为什么愚钝?”朱高炽追问了一句。    胡俨再度语塞,“这个……似乎是他们不读书明理,浑浑噩噩,才容易被jianian人哄骗,上了当而不自知。”    朱高炽再度点头,“胡学士,那百姓为什么不能读书呢?”    “……”胡俨眼珠转了转,语塞半晌,也回答不上来。    这倒不是他不知道答案,而是这个答案不好直说。    朱高炽斜了他一眼,“你不愿意说,那就让我来说……百姓没法读书,不能明理。那是因为他们手里的余粮都被拿走了,一年耕种,一半的收成都变成了田租!他们每人每天还不到一斤粮食,肚子饥饿,有点空闲,就是上山挖野菜,下河摸泥鳅。他们没钱交束修,进不了学堂,也没有闲暇的时间,能读书明理,他们不只是一无所有,还负债累累!只要跟大户借了粮食,暂时渡过难关,便是利滚利,永远还不清。”    胡俨怔了怔,苦笑道:“殿下所言极是,但总有些寒门子弟,能够靠着读书科举,入仕报国,殿下大可不必如此愤世嫉俗。”    朱高炽呵呵道:“能读书的寒门,还算是普通百姓吗?”    胡俨又一次无言。    说自己很穷,读书艰难的人,还都是读了书的,甚至还考上了功名。真正的穷苦人,是连想都不敢想的。    那才是天下绝大多数百姓的现实。    胡俨额头冒汗,心中惭愧。    越想越怕,他真是不知道朱高炽想要干什么。    “殿下,莫非有意兴学?”    朱高炽摇了摇头,“太难了,兴学要有钱财,更要有愿意付出辛苦的读书人。如今的大明,还远远做不到。”    听到这话,胡俨莫名其妙松了口气。    可接下来的话,又让他把心悬了起来。    “现在想兴学,即便是老百姓,也未必愿意。他们根本不知道朝廷想做什么,又谈何支持?要做事,就要取信于民。”    还真要做啊?    胡俨傻傻看着朱高炽,“殿下,如今的江西已经够乱了,事缓则圆啊!”    朱高炽呵呵道:“谁说我要添乱来的?我是要解决事情。”    胡俨完全不知道说什么好,而且他从朱高炽嘴角的笑容中,看到了一丝徐景昌的影子……这倒不是说徐景昌在背后怂恿,只是这俩人莫名的相似。    看到了这一幕,让胡俨心里头忐忑不安。    “殿下,伱到底打算怎么办?”    朱高炽眼珠转了转,突然笑道:“还不忙,你去办你的案子,我准备我的事情,咱们并行不悖。”    朱高炽竟然选择保密,胡俨抓心挠肝,却又没有办法。    他只能把怒气撒在了江西士绅上面……本来还想手下留情,差不多就行了。你们还敢祭祀那几个犯人,分明是在打朝廷的嘴巴。    抓起来,通通抓起来,严查到底!    胡俨在这边掀起血雨腥风,那一边陈瑛也不会手软。    有了这么两位在,江西的士绅算是倒了霉,不断有人被抓。    下狱,没收家产,发配充军,甚至是砍头掉脑袋。    原本朱高炽在士林当中还有很高的声誉,大家伙都在呼吁来个宽仁的天子,好歹让大家伙过点安稳的日子。    但是很显然,朱高炽不是那样的人。    刹那之间,士林一片骂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