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岁月道果开始成圣_第二百九十章 滴水之恩涌泉报,风声鹤唳的临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章 滴水之恩涌泉报,风声鹤唳的临安 (第4/5页)

   陆依山说道。

    安乐点头,倒是没有太过在意:“稳扎稳打没错,慢慢来,捋清自己的道,未来踏足十一境不是问题,如今的人间本源,已经不会再妨碍十一境的诞生,修行的恢复,这是最好的时代。”

    陆依山和李幼安不禁无言。

    这还叫稳扎稳打啊?

    他们直接依靠本源珠,提升了一灾的境界,省去了十年苦修,这算个锤子的稳扎稳打。

    当然,对于安乐而言,算是稳扎稳打了。

    “老剑圣和老天师还没有出关么?”

    李幼安看向了江州城内的密室。

    安乐笑了笑,眸光灿烂:“他们二人必定是要冲击十一境的,没有这么快……”

    “我会留在江州城中坐镇,为他们护法,至于行军,则是继续前进,早已攻下升仙地,就少了许多的威胁。”

    安乐说道。

    陆依山闻言,微微颔首,没有说些什么。

    对于掌握空间大道的安乐而言,在哪里其实没有什么区别。

    若是联军伐赵过程中真的出了不可抗力的因素,安乐也能很快的支援过来,如今的安乐修为……着实非凡。

    同样是踏足到了十境三灾境界后,他们才明白安乐有多可怕。

    同样是十境三灾,却有种难以喘息的窒息感。

    比起曾经的元蒙皇帝带来的压迫都要巨大。

    安乐又与陆依山和李幼安聊了许多,将他从上苍中所获得的资源,以及斩杀五大仙古世家仙君后,从储物戒中开出的资源,全部交给了二人,有陆依山进行分配,李幼安进行监督。

    陆依山面色郑重的接过,虽然只是五枚储物戒,可却是代表了安乐对他沉甸甸的信任。

    这可比整座大理城交由他打理要沉甸的多。

    这些资源若是拿出来,都足以惹得天下沸腾。

    陆依山打算连夜开始制定资源的分配方案。

    翌日,休整一日后。

    留守两千兵马接管看守江州城后,联军再度开拔,旗帜飞扬,战鼓擂动,如天雷滚滚,声势煊赫!

    安乐一袭白色的长衫,背负着手,伫立城楼,任由微风吹拂长衫舞动。

    目送着联军开拔,继续出征。

    目标,临安!

    伐赵,还在继续!

    ……

    ……

    元蒙铁骑南下,势如破竹,无可阻挡。

    尽管庞纪请来圣人,口含天宪,杀死了一千人,但是,对于整个元蒙大军的影响不算太大。

    元蒙大军亦是如安乐联军般,没有止步,没有停歇,继续伐赵。

    襄阳城后,便是德安府城,被庞纪稍稍阻挡,可影响不大,大军很快便兵临德安府下。

    德安府城内,大赵天子赵天衍并未死心,再度派遣了一支文官队伍在城楼上高声说要和谈。

    然而,元蒙皇帝没有任何的兴致。

    摆了摆手后,便示意攻城。

    不过,这一次,大赵皇朝学乖了,在德安府城设立了防线,知道元蒙皇帝不愿和谈的决心后,便不抱有任何的侥幸。

    攻城之战爆发,德安府城得升仙地中蓬莱仙岛的阵法师布置的守护大阵,给元蒙大军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军势所化的战神不断的攻击,都难以将阵法给斩破!

    德安府城内没有十一境的强者,他们贯彻的理念便是围绕着守城大阵,死守城池便可。

    可惜,这个想法很美好,但是在元蒙皇帝面前,却显得有些天真。

    元蒙皇帝从车辇宫阙中走出。

    九位获得龙脉之力加持而破入十境的元蒙一番强者,纷纷迸发出气息光束,cao纵军势战神,得中土龙脉力量加持的军势战神,再度轰击守城大阵,就变得轻松了许多。

    轰!

    守城大阵被斩破!

    下一刻,元蒙铁骑开始攻城,镇守德安府城的武将,倒是没有任何的退缩,血性十足,不断的拼杀,可惜大赵虽然重视了,却未完全重视,驻扎的兵力不算多,终究还是被攻了下来。

    狼烟自城楼飞檐楼阁之间滚滚涌动而起,染红了天色。

    元蒙皇帝魁梧的身躯走上了城楼,望向了临安的方向,近了,越来越近了。

    他在意的当然不是大赵天子,在意的乃是升仙地,乃是那位转世的赵仙游。

    另一边。

    联军开拔,攻下江州城后,便将前往蓟州,一路气势磅礴,信心十足。

    毕竟,大军刚在江州城获得大胜,连仙人都斩杀了不少,甚至十一境的强大仙君,都被安大家给斩杀了五尊。

    如此大胜,他们自然涌起强烈的自信,整个军队宛若虎狼之师,无比的磅礴。

    ……

    ……

    这几日,临安城的气氛开始逐渐的发生了变化,哪怕再怎么奢靡,每日马蹄践踏在青石上急促至极的滴答声不断的响彻,两条战线的战报不断的传回临安,终究还是引起了临安城中达官显贵们心态上的变化,百姓们情绪上的慌张。

    皇城,天玄宫。

    文武百官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