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七章 皇家有真情  (第4/4页)
    「轩辕房中术」,那个神奇却又不足与外人描述的妙法,让她绝地重生、枯木逢春。    然后,出于骨子里的高傲,她还是离开了那个无数大唐女子向往的皇宫。    再后来,就发现有了小太平。    再后来......    「多谢武姨娘,沉香必定不负所望——」    李沉香恭恭敬敬地从武娘子手中接过那「金牌令箭」,出身皇族的他,自然懂得这「金牌令箭」的价值和威力。    金牌令箭,如朕亲临,这是要将整个吐谷浑都交到自己手上了吗?    李沉香甚至是单膝跪地,高举双手从武娘子手中接过的「金牌令箭」,那份恭敬之情,不亚于他面对父皇母后之时。    ......    「敢问尊驾,可是吐谷浑狄丞相当面?——」    五日之后,李沉香一行到达了「多弥山」一带,据突前的「丽竞门」来报,此处有一座吐谷浑的大营。    等李沉香所率的两千余大唐禁军,完全来到吐谷浑大营之前时,却发现对方已经迎接了出来。    为首之人乃是一身儒生打扮,高坐在一匹逍遥马上,头上戴着一顶吐谷浑特有的毡帽,想必为了遮挡吐蕃的风沙。    凛凛身高九尺挂零,腰间悬挂着一柄宝剑,内衬细甲,虽是儒生打扮却也难以一身的锐气,宛如两颗黑宝石一般,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这样的气质,李沉香还甚是少见,大唐一众将帅之中,他也就在李药师和徐茂公身上见到过。    身后跟着一票人马,大约有百人左右,却是难得的精锐之士,就算比起李沉香所带的禁军精锐也不遑多让。    而紧紧跟在这位儒生身后的一员战将,却有着「玄仙」巅峰的修为,背后众将士高举着两面大旗。    一面上书「龙虎军」,盘龙卧虎,随风飘展,一面上书一个斗大的「狄」字。    「本相正是狄仁杰,不知来的是大唐的哪位将军?——」    两千多铁骑奔腾,狄仁杰早就收到了探马来报,不过是从后方而来,来人又是大唐的装束,他自然不可能兵戎相见。    为了表示尊敬,狄仁杰率先从逍遥马上下来,大步流星出营门来迎接李沉香一众人马。    后边的「龙虎军」军头张环,也赶忙从战马上下来,紧紧跟在狄仁杰的身后。    见对方接了出来,李沉香也赶忙从战马上下来,把缰绳甩给一旁的亲卫,迎了上去。    「末学后进,大唐李沉香,见过狄先生——」    瞧瞧李沉香这自称和对狄仁杰的称呼,这可不是他有意为之,而是他老子李治事前交待过的。    这个时期的大唐,已经显现出「武强文弱」的态势,尤其在中枢之内。    扛着大唐政务的,还是房玄龄、魏征那几个老头子,最多唐王李承乾能够帮上一把手。    其他的年轻人嘛,好在李治偶遇了年轻的姚崇。    这小子秋闱之时,高中一榜第五名,被唐皇李治特批留在中枢,如今的身份算是房玄龄身旁的「秘书」。    李治可不会做那拔苗助长之事,他打算让这位未来的    名相先跟着房玄龄学习两年,然后再扔到地方去锻炼两年,然后再在六部里任几年差事。    真正要提到宰相的位置,怎么也得三十岁之后了。    这不是李治要搞什么按资排辈,没有一定的阅历和经历,骤然拔高到那个位置,对姚崇自己、对大唐都不是什么好事。    姚崇倒是没什么抵触心里,反倒是觉得自己受到了莫大的恩惠,君不见,新科前四名,除了状元进了翰林院,其他三位可都下放到地方去了。    把记忆中所有这个时代的名人捋了一遍之后,狄仁杰的名字就被李治给筛选了出来。    可是,狄仁杰在哪里呢?    李沉香是大唐的太子殿下,李治自然要对他格外关照一些,他可不会防着自家这小子篡位夺权,恨不得这小子赶快成长起来替他做事呢。    于是乎,狄仁杰的名字、性格、能力,就在李沉香的耳边多次响起。    李治甚至多次告诫之,无论何时、何地见到狄仁杰,无论彼此双方是什么样的立场,李沉香必须以师礼待之!    上有命下必从之,这又是皇帝,又是老爹的,李沉香再是犯浑,也不敢在这种事情上忤逆李治的安排。    更何况,最近这几年狄仁杰也算是声名鹤起。    就吐谷浑那样贫瘠的底子,短短数年时间就被狄仁杰一手给折腾了起来,李沉香详细了解完之后,在心中也是大大地赞叹。    这样有大才能、大智慧之人,自然会受到有识之士的推崇,而李治的耳听面命,被李沉香当做了这是老爹给自己安排的助力。    于是乎,才有了方才的一幕。    李沉香双手抱拳,一躬扫地,口称「先生」,竟然恭恭敬敬地等在了那里。    「李沉香?啊,尊驾竟然是大唐太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