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零七章 陈道俊不断扩大影响力 (第2/3页)
” 陈道俊白眼都快翻出来了,找别人? 问题是没有其他人。 二人很有默契的没有再开口,而是盯着电视报道的台风灾情。 跑到顺阳保险的时候,大家都在开会,一脸愁容。 想到要支付巨额的赔偿,他们太阳xue也会砰砰直跳。 尤其是顺阳保险社长的表情最为严肃。 这是因为它负责的险种,遭遇台风、暴雨、洪水、强风和地震造成损失就要进行高额赔付。 见陈道俊迟迟不来开会,他们更加紧张,却也没有提出什么特别的意见。 不过,陈道俊没有说怎么从保险金中节省一分钱。 相反,他告诉大家尽量不要吝啬,以减轻受害者的压力,随后,道俊就先离开了会议室。 张道亨副会长引起了道俊的注意,悄悄跟在他身后。 在房间里,陈道俊对张道亨很严肃的提到: “会议室里我说的不是套话,所以警告他们,不要有别的想法,更不应该为此找借口来避免支付保险金。” “是的,我会牢牢盯住它。” “嗯,还要安排慈善基金,用顺阳财团的名义捐款。” “即使您不说,我也在考虑准备,三个广播公司和报纸的记者们,听到消息,已经蜂拥而至。” 陈道俊明白,这是一个与时间赛跑的游戏。 灾后,越早发声支持并且有具体行动去做慈善或者公益的公司,只要没有什么劣迹,大概率会被认为是国货之光、业界良心。 这种国民的好感度,带来的效应都是潜移默化的。 “顺便说一句,经理,我们要单独行动吗,公司个人是不是也要以顺阳集团的名义捐款?” “没事,就用顺阳集团的名义来做,我们本身就是子公司,打着母公司的招牌,也无可厚非。” “陈荣基副会长一定很生气…………” “我会处理的,别担心,放手去做吧。” “好的,那么媒体如何” “不要管媒体,交给救灾本部吧,100亿够了吧?” 张道亨愣了一下,看起来有些惊讶,但还是轻轻地点了点头。 整个大英集团出资50亿韩元,以公司的规模来说是一笔巨款。 但陈道俊在这边一个子公司出资100亿韩元! 简直是把对方秒成渣了! “够了够了,这些钱多的都快溢出来了,好的。还有其他指示吗?” “有可以信任的记者吗,那种不乱引申,文笔好的记者。” 张道亨明白自己的老板肯定会有大动作:“我会让公关团队联系,但您为什么要那样去做呢?” “我想以个人身份捐款,不过要匿名。” 张道亨的脸上洋溢着笑容,似乎他已经明白陈道俊的后招了。 “我在考虑讲一个好故事,顺阳集团的陈道俊社长在灾后心系国民,但又不想出风头,于是选择匿名支付,然而却被一个记者拍到,几天后,这个记者选择曝光,却迎来国民普遍好感,我说的对吗?” “当然对,哈哈。” 张道亨也笑的很开心,因为他已经预料到了,这种反差感一起来,国民会有多惊讶。 “顺便说一句,少爷,您想要成为拯救世界的骑士,钱可省不了……你愿意出多少钱?” “500亿不是说好了吗?” “5500亿?” 张道亨就像是被打了一记闷棍,瞪大眼睛看着陈道俊,他又问了一句。 “还不够吗?我们要不要提高到1000亿?” “不用了,就100亿吧,我都感觉有点太多了。” 陈道俊微微一笑:“我因为顺阳集团的子弟身份,如果花钱太多会变成炒作,只有另辟蹊径了。” “不是一样有效吗?如果这篇文章出去,它将盖过所有与台风相关的文章。” “这正是我想要的,我必须做到这一点,让二十多岁的人不要再谈起我的时候,想到我的家世,而是尊敬我这个人,我必须给自己贴上更多标签了。” 无形的公众支持,在未来不管是集团内部争斗或者与外部财阀拼杀时,都是道俊最重视的东西。 这也叫民意! 尽管政府机构和银行也是顺阳集团的大股东之一。 但如果有一天,他们需要选边站的那个时候,谁敢轻易无视民意? “这笔捐款也是给救灾本部的吗,不要给媒体?” “当然,如果你推一个新闻媒体,你会把文章口述给另一个媒体吗?他们甚至可能会反咬你,说你造假” “好的。” 张道亨仿佛被委以重任一般,难掩兴趣。 赵大浩做事手脚麻利,而且做得很好。 短短两天时间,网络上就出现了称赞BAT汽车服务质量的文章,并迅速传播开来。 这种扩散速度完全不受控。 背后少不了公关公司运作的推波助澜。 当获得第一次免费汽车更换的消费者,在社区网站上发布包含赞美和感激之情的长文本和照片时,BAT的口碑传播速度被自来水迅速带动出圈。 之所以传播如此之快,是因为顺阳汽车的购买者大多是30多岁的人,他们熟悉网络世界。 也因此,网络上出现的对顺阳汽车的严厉批评和嘲讽逐渐消失。 那些咬牙切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