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天子之信(2200) (第2/2页)
来,然后说道。 “国师,你想要我立天子之信。” “朝廷立信你又不愿意,那就退而求其次,立天子之信了。” 朱翊钧终归是皇帝,想让一个皇帝失去皇权,他虽然很想同意,但心底总是非常抗拒。 最终李少山给出了另外一个选择,让货币和皇家结合起来。 中央银行归皇家所有,朱翊钧也不是不能接受。 不过朱翊钧又问道。 “国师,你说的纸币代铜币,真的可行吗?” 靠着金银铜这种矿物货币,日积月累之下,信用总归是要崩溃的。 而纸币只要做好防伪,比起金银更好调控。 至于朱翊钧想要的一口气吃出一个胖子,李少山只是笑笑。 朱翊钧能够在自己活着的时候维持住皇家信用,才有一丝可能取代金银在民间的地位。 山河之信永固,朝廷之信白送。 天子之信想让人相信,必须有限制皇帝的规矩。 见朱翊钧还在犹豫,李少山只能劝道。 “行与不行,做了才能知道,在这之前,你能相信靠着几块木头就能换这么多银票吗?” 朱翊钧听到这话,也就不再犹豫,点点头,算是同意了。 不过话头一转,又问道。
“国师真的打算出海,替那些人做那先头兵?” “皇帝是不相信我的武功?” 朱翊钧自然相信李少山的武功,他手下的老太监已经告诉了他,李少山的武功已经达到了他望之莫及的地步。 此时李少山又解释道。 “拓海令虽然为大明缓解了一时的危机,但如何实施还需要有人在海上支撑。” “知易行难,海上远离京都,总要有人坐镇。” “而且海上真气纯净,更适合我练功,将来我便在海上常驻。” 这就是李少山未来的去向,驻守海外,一为戍边,二为练功。 人多树多的地方不值得他停留的,会和自己抢夺天地能量。 朱翊钧听到这里,忽然愣了愣,随后肃立,接着便是躬身一拜。 “大明若是能够长久,整个天下永远感激国师恩德。” 李少山却是受了这一礼,他本来就不想参与朝廷之事,朱翊钧请他来,他就来了而已。 现在他为了拓海令前往海上,自然就不会再次回来。 朝堂之事总是勾心斗角的,他担心留的太久,脾气发作,横扫一片。 现在也好,只要大明开海,和西方一起抢起殖民地,应该不会出现过去的危机了。 至于将来会不会出现皇室危机,那就是朱翊钧的事情了。 李少山帮他拿回了天子威严,又给了他一笔启动资金,若是他还如历史那般荒废朝政,李少山总不能一直给当他的保姆。 朱翊钧知道李少山不喜欢繁文缛节,于是此事便就此略过,随后便笑着说道。 “今日江湖上倒是发生了一件大事,国师可曾听说?” 李少山见朱翊钧开始和自己套近乎,也就笑着问道。 “江湖上能有什么事情,值得你这个皇帝如此关心?” “剑神西门吹雪和剑圣叶孤城要在紫禁城上确定谁是剑道第一,这件事难道就不值得你这个傲郎君看一眼吗?” “朕可是听说你当年可是输给了叶孤城,才会变成疯郎君的,哈哈哈。” 李少山听到这里,眼神微眯,随后看向朱翊钧,笑着问道。 “哦,他们在哪里打?” 朱翊钧也叹了一口气,随后说道。 “国师果然好武,听说两人准备在紫金山决出胜负。” 李少山点点头,随后问道。 “他们定了什么时候?” “八月十五,中秋之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