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关于用不用儒这件事  (第3/3页)
中的要快,可有什么难处?”刘辩问道。
    夏侯惇有些苦恼的看了眼皇帝。    这话问的,听着就跟欺负人似的。    他都已经修到这儿了,问有没有难处,是不是稍微有点晚啊?    “启禀陛下,并无难处。”夏侯惇内心幽幽一叹,说道,“大部分地方驿站只是稍微修缮一下就可以直接用,全新修建的并没有多少,所以在进度上就快了许多。”    “朕从雒阳离开之前令你修的驿站,如今朕到了单父,你也到了单父,也算是有始有终。”刘辩打趣了一句,问道,“麾下可有堪用之人?”    “……有!”夏侯惇不知道皇帝问这个的意思,想了下说道。    刘辩颔首,“你可以将手里的事情交代出去了。其他地方的驿站修建,你可以不用继续亲力亲为,朝廷正是用人之时,你可以回来了。”    “陛下,您说真的?!”夏侯惇激动的嗓门瞬间大了数倍,差点直接跳起来。    当初他向皇帝请命时,可是奔着打仗去的。    结果旁人都领着军队大杀四方,而他这个主动向皇帝请命的,竟然只能领着军队每日丈量道路,然后这儿建个驿站,那个修缮个驿站,再安排一群人在那里守着。    这事干的事情一久,搞得夏侯惇都有些怀疑,皇帝是不是对他有什么偏见了。    “朕说的自然是真的,朕还能骗你不成?”夏侯惇的这个反应,就令刘辩挺生气。    啥意思?朕骗过你吗?!    看那委屈的小模样,整的朕好像把你给欺负了似的。    夏侯惇嘿嘿笑了起来,“那不能,那肯定是不能的。”    说完,他很小心翼翼的问道:“陛下,那这一次,臣是不是可以上战场了?”    刘辩对夏侯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执念就很不理解,“你为什么就非要想着上战场呢?”    “陛下,武将的职责不就是上阵杀敌嘛,若一个武将没有了的用武之地,臣以为他就可以卸甲归田了。”夏侯惇说的字正腔圆,大气凌然。    “见解挺好。”刘辩微微颔首,说道,“朕满足你的想法,不过暂时无战事,你先休养生息一段时日。”    夏侯惇一听这个答复,瞬间又有一种鸽子飞起来的感觉。    皇帝对别人的许诺是什么样的他不知道。    但对他,真的好像就从来都没有准过。    “陛下,臣在陈留遇见了我的兄长曹cao,他说吕布叛出了朝廷,极有可能会南下投奔刘表或者袁术。”不死心的夏侯惇决定自己给自己创造一个领兵上战场的机会。    “陛下,那吕奉先非等闲之人,一身勇武简直冠绝三军。臣的兄长曹cao虽然也有些武力,麾下也有曹纯这样的将领,但与吕布相比,恐还差了一些。”    刘辩扫了一眼夏侯惇,“你想去?”    夏侯惇疯狂点头。    “没必要,我们不兴捉对厮杀这一套,两万大军足以淹了吕布!”刘辩说道。    夏侯惇哭丧着脸,继续坚持道,“可是陛下,将领的勇武与否,与军心息息相关。”    “那是别人的部曲!”刘辩说道,“朕亲手在西园训练的大军,没有这个必要。”    夏侯惇顿时就没理由了,这个,他还真知道。    “你先歇着吧,少不了你要打的仗。”刘辩说道。    夏侯惇能有这样的执念,在本质上是一件好事。    “唯!”无话可说的夏侯惇,只好应下。    ……    在繁花盛开的夏季来临的时候,刘辩罕见的走出了单父城。    他的踏青是在行军的路上,谈不上多么美好。    这一次的出城,算是刘辩给自己的一点补偿。    从繁忙的政务堆里抽身出来,去看一看外界耀眼的繁华。    如果抛去战争,这里将是无比悠闲的养生胜地。    有山有水,风景秀丽。    更为重要的是,这里有着非常浓厚的文化底蕴。    但在出城之后,本来是准备看山的刘辩,却下了地。    尽管他一再强调自己是出来游山玩水踏青来的。    可一出门,还是忍不住想看一下农田。    “希望在稻谷成熟之前,风调雨顺吧。”刘辩在看了一圈后,喃喃说道。    若再无天灾,今年应该会是一个丰收的年月。    前段时间接连数日的大暴雨,虽然对谷物产生了一些影响,但并不是很大。    稻谷的倒伏会影响口感,以及一定程度的减产,但并没有大面积的危害。    单父的屯田没有赶上今年的耕种,现在做的只是引水灌溉、防洪等工作。    在做这些事情之余,单父令唐雎将更多的时间放在了组织百姓开垦荒芜上。    刘辩就这么晃晃荡荡的绕了大半天,这才终于抵达了他出城真正的目的地。    老山堤顶。    山不高,也不大,跟宏伟毫不沾边。    它就在单父城的西南,其实出城不消半个时辰便可抵达。    刘辩几乎是绕了一个很远很远的远路,才到了这里。    刚上山,刘辩忽听山间有人琴瑟和鸣,击节高歌。    “不知何人还有如此雅致,上去看看!”刘辩说道。    如在雒阳时一般,刘辩身边的哼哈二将夏侯惇和英林,立马一前一后护卫在了刘辩的身边,缓步上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