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二章 不详预感 (第2/2页)
了山门之外。 众人行到这山门之外,只见一道布满灰尘的牌匾高挂门扉,遍布岁月的划痕,看不清到底是何名字。 孙悟空也是心热,看着气氛有些严肃,他站出来笑问道: “师父呀,你自幼博览群书,习得小乘多数佛法,徒弟才来问你,这一座是甚么寺啊?” 唐僧被这一问问的有些蒙,不由得,笑骂道: “玉龙马蹄才然停住,脚尖还未出镫,就问我是甚么寺,好没分晓!这牌匾驳杂无光,也不知挂了多少年岁,当真看不出来。” 唐僧也不逞强,看不出来就是看不出来,也不打肿脸充胖子,孙悟空闻言佩服他的心境,要知道部分凡人为师,总是想树立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师威,但最后结果往往是悲剧收场。 孙悟空不再继续追问,把腰儿躬一躬,使了个变大的术法,长了二丈余高,用手掸去灰尘,道: “师父,先生你们请看。” 苏炎等人闻言转过视线,只见这牌匾上有五个大字,在苏炎眼中,这几个大字正闪烁着微微金色佛光,乃是敕建宝林寺五个大字。 孙悟空收了法身,低头问道:“师父,这寺看起来是个好寺,又是谁进去借宿?” 苏炎闻言笑了笑说道: “我是个俗人,这方外之处,不方便出头,还是要看玄奘你了。” 唐僧闻言也点点头,回道: “那就我进去问吧,你们的相貌奇特,言语粗疏,性刚气傲,倘或冲撞了本处僧人,不容借宿,反为不美。” 孙悟空闻言回道:“既如此,请师父进去,不必多言。” 随即玉龙他们守在门口,唐僧放下锡杖,解下斗篷,整衣合掌,推开大门,径入山门。 而苏炎他们看着唐僧进去以后,也并不是傻傻站在原地,就等着唐僧出来。 苏炎对孙悟空说道: “猴哥,玄奘兄一人进了山门,我并不算放心,虽然他还有一两招保命的法子,但是面对强敌,依然只有殒命的份,猴哥靠你了。” “嗯,先生考虑周到,我这就去!” 孙悟空马上也理解了苏炎的意思,摇身一变,化作一直蝈蝈几下就蹦跶进了敕建宝林寺山门。 这下苏炎才彻底放下心来,不知为何,苏炎这几天总是有一种不详的预感,说不上来具体在哪,也感觉不到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不过他似乎能感觉到不详的预感,似乎是出现在唐僧身上,所以苏炎把保护重心大部分都放在了唐僧身上。 此时唐僧走过大门,更入里面,只见两边红漆栏杆里面,高坐着一对金刚,装塑的威仪恶丑,一个铁面钢须似活容,一个燥眉圆眼若玲珑。左边的拳头骨突如生铁,右边的手掌若刀赛赤铜。 金甲连环光灿烂,明盔绣带映飘风。 西方真个多供佛,石鼎中间香火红。 唐僧见了,却没有多少感慨,只是感觉这深山老林之内,不算多大的庙宇,内里居然大有乾坤,按理说应该没有多少香火,不过这倒是开了眼了。 但他还是不免自言自语叹道: “世人皆知仙佛争香火,却是不知泥塑金身都不过是,过眼云烟,终有一日大风刮过,都作黄土。当珍惜当下…” 说到这里,唐僧似乎还是记起自己还是佛教一份子,怎么把这些事情说的这么清楚,他只把这样的想法记在心里,嘴里却是停下。 正叹息处,唐僧脚步不停,又到了二层山门之内,放眼望去在这山门之内,前后左右四方。 见有四大天王之相,乃是持国、多闻、增长、广目,按东南西北四方安座,每座塑像前都是香火鼎盛,也取风调雨顺之意。 进了二层门里,又见有乔松四树,一树树翠盖蓬蓬,却如伞状,忽抬头,乃是大雄宝殿。 唐僧见此,也是合掌皈依,舒身下拜。 拜罢起来,转过佛台,到于后门之下,又见有倒座观音普度南海之相。 那壁上都是良工巧匠装塑的那些虾鱼蟹鳖,出头露尾,跳海水波潮耍。 长老又点头三五度,感叹万千声道佛号: “阿弥陀佛!” 正赞叹间,又见三门里走出一个和尚。 那和尚忽然看见三藏相貌稀奇,丰姿非俗,相貌端正,气势不凡,急趋步上前施礼道: “师父那里来的?” 唐僧道:“弟子是东土大唐驾下差来上西天拜佛求经的,今到宝方,天色将晚,告借一宿。” 那和尚闻言,心里了然回道:“师父莫怪,我做不得主,我是这里扫地撞钟打勤劳的和尚,里面还有个管家的老师父,待我进去禀他一声,他若留你,我就出来奉请,若不留你,我却不敢逾越。”唐僧闻言也回礼道:“多谢,累及你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