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五章朱成大谈王朝周期论 (第2/2页)
有多少?” 朱元璋问道。 “400多年吧,有土豆、玉米、红薯的加持,没有的话就只有不到300年。” 朱成想了想。 ——最起码现在来看,400多年国祚差不多,原本276年的国祚,让土豆、玉米、红薯续个120年也不算过分。 毕竟大明后期,也是毁于天灾嘛。 用粮食能续命,很合理。 钢铁战舰还没造出来。 暂时不算。 “为何?” 朱元璋眯起眼睛,反问道。 他倒是有些不信。 现在的大明,如日中天,怎么可能国祚300年都不到,那也太少了吧? “开元盛世牛不牛?” “唐朝国祚289年。” “汉武盛世厉不厉害?” “汉朝国祚405年。” “我父皇虽然文功武治,建树非凡,带领我大明走上鼎盛,未来一段时间,还会盛上加盛。” “但是……” “我父皇比起李世民、汉武帝,真的有强出质变吗?” 听到朱成所言。 朱元璋微微一窒。 他自诩明主,但和汉武帝、唐太宗之流相比,也不敢说有质的超越。 强,老朱觉得自己比他们都强!! 但没有强出新的档次。 “胡言乱语,我朝洪武皇帝横扫元朝,建立大明,功绩远超刘彻、李世民。” “爱民如子,堪称史上第一。” “万民之所向,我大明国运当然不朽!” 徐达否定道。 “真的吗?” 听到徐达所言,朱成咧嘴一笑。 “我父皇击破元朝,真的是他圣明英武?不,其实并非我父皇强。” “而是元朝弱。” “元末时期,人民无粮可食,易子而食并非罕见;世家门阀把持朝政,官府草菅人命,民不聊生,生灵涂炭,苍天有倒悬之危。” “此时,我父皇揭竿起义,无数民众争相附和,民心所向,故而势如破竹。” “就算没有我父皇,起义者还有小明王、陈友谅。” “大明,终究会有一天,和元朝一样……” “不,我不相信!!” 朱元璋咬死牙关。 他无论如何也不肯相信,元末的惨状,会复刻在大明身上!! “唉。” 朱成叹了口气,实际上大明的落幕,甚至比元朝还要惨。 女真进关,大肆挥舞种族屠刀。 杀戮汉人逾百万。 “国家的容量,是有限的,你有没有发现,任何朝代,开朝基本都是盛世?” 朱成说道。 “嗯?” 朱元璋三人对国家容量还未理解,但稍微想想,好像任何王朝,开朝都是盛世。 “难道不是开朝皇帝圣明吗?” 蓝玉脱口而出。 “不是。” 朱成摇了摇头,说出王朝周期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 “开朝盛世,是因为开朝时经历过战争、饥荒,人口规模大幅度降低,人均拥有土地量多。” “就算‘天子拱垂而治’,也可获得一片盛世。” “但是随着人口增多,人均拥有土地会变少,而且还有世家门阀,会将土地兼并。” “最终,全国大部分耕地,都会落入少部分世家门阀手中,人口暴增,人均耕地不足半亩。” “何解?” “国祚,说到底,就是看什么时候人口达到土地的负载上限;什么时候世家门阀完成土地兼并。” “什么风调雨顺、国库藏银、粮仓存量、带甲千万,都是虚的。” “这才是本质。” “……” 听到朱成所言,朱元璋愣在原地,足足回味半刻钟,才长叹一口气。 “土地兼并,土地负载,这才是国祚的本质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