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 风送轻舟江海阔 雁离秋浦水云迢 (上)  (第2/3页)
你的脸。”王大富也跟着使劲点头。    徐师傅鼓励他们说:“那是,我信得过。别看你们现在是季节工,只要好好干,就有留下来的机会。”    看到进厂的手续都已经办完,张宗强还要上班,就告辞了,徐师傅领着王大富二人去工人宿舍。职工宿舍就在北门旁边,并排有两栋四层高的楼房,一栋住女职工,一栋住男职工,楼前用红砖砌了一道墙,算是把厂区与生活区隔开。徐师傅领着王大富和高志腾上了三楼,找到了302室,宿舍门开着,里面坐着一个年轻人。    “徐师傅。”年轻人站起身来,热情地喊了一声。    徐师傅说:“小李啊。上夜班吗?”    年轻人点点头,让徐师傅坐下,在徐师傅的介绍下,三个年轻人就相互认识了。年轻人叫李军,是质检一班的班长,二十六岁了,城里人,父母都是供销社的职工,因为家庭住房紧张,他就住宿舍。    徐师傅说:“我的两个小兄弟住在这里,你不会不欢迎吧?”    李军挠挠头,说:“哪里敢?”    徐师傅说:“他俩个刚来,暂时在芋仔车间锻炼一段时间,可能要上夜班,你可别嫌吵。”    “哪会呢?我也倒班。”李军说,“不过他俩分在芋仔车间,有些吃亏了。“    高志腾问:“为什么?”    李军笑着说:“靠山吃山,罐头车间可以喝点糖水,吃点水果,芋仔车间总不能啃生芋头啊。”    王大富说:“生芋头我吃过,味道不太好,吃多了嗓子会过敏,发痒咳嗽。”    看着王大富认真的样子,大家都哈哈大笑。    宿舍不大,朝北一扇窗,朝南一道门,里面摆着四张上下床,只有两张下铺放了被褥,高志腾和王大富占据了另外两个下铺。李军说:“行礼可以放在上铺上,我们这个宿舍比较特殊,上铺不住人。”    徐师傅说:“301、302、303是班长宿舍,302还有两个空铺,我开了个后门,让老付把你们安排在这里。伙房的炊事班长王忠理就住在这个宿舍,是个忠厚老实的小伙子,你俩要好好跟他相处。”    李军说:“厂子大,烂事多,住在班长宿舍没有人敢欺负你们。”    出门在外不容易,生人难免会受老人欺负,连这个徐师傅都给考虑到了,高志腾心里一暖,对徐师傅说:“真是给你添麻烦了。”    徐师傅摆摆手,说:“不麻烦。”    王大富和高志腾把行李放好,在床上铺上被褥,徐师傅看看表,说:“刚八点多钟,时间还早,我领你们在厂里转转,熟悉一下环境。”    李军一直送到楼下,徐师傅说:“还没找对象?我可是等着喝你的喜酒啊。”李军不好意思地说:“不急,不急。”    出了宿舍右转,是一个小公园,里面栽了很多树,中间是个池塘,池塘里种着莲花,水边有假山,有凉亭,是个休闲的好地方,这时,正有人坐在凉亭里看书。徐师傅说:“这个小公园可不简单,当时厂里还专门开了几次讨论会,建设新厂区资金紧张,一些领导认为公园可有可无,生产设施才是重中之重。不过最后还是建了起来。”    出了公园就是厂区,眼前出现一片又高又大的房子,一栋连着一栋,房门又厚又大。高志腾好奇地问:“这是什么房子,建这么高这么大?”    徐师傅说:“这是冷风库,一座冷风库能储存二十万斤货物,一般用来储存生产原料,苹果啊、梨啊,还有山楂、葡萄什么的。今年春天还储存了二十万斤蒜薹,元旦、春节期间对外销售,价格能翻十几倍,这是门好生意啊。”    高志腾听得直咂舌头,王大富指着一辆前面伸着两块长铁板的小车子,问道:“这是什么车啊?”    徐师傅说:“那是叉车,德国进口的,出库、入库都离不开它,别看它小,劲头大着哪,是个大力士,一吨重的货物,轻轻松松就能搬动,省不少人工呢。”    高志腾看着叉车来来回回地搬运货物,羡慕地说:“当个叉车司机也不错。”    徐师傅笑着说:“好好干,机会都是争取来的。”    一路走着,徐师傅介绍着厂里的情况,每当有人经过,就会与徐师傅打个招呼,说几句话,这时徐师傅就会介绍一下王大富和高志腾。    过了冷风库,就是工厂的东大门,东大门对面是一栋五层的楼房,楼房的外墙是黄色的,玻璃窗又大又明亮。徐师傅说:“这是办公楼,厂长室、办公室、销售科、供应科、财务科等等,都在这楼上,顶楼是一个非常大的会议厅。这里面的工作人员都是正式工,有很多还是国家干部呢。”    王大富打量着这栋气派的楼房,心中顿生敬畏。    高志腾突然问:“徐师傅,你是不是正式工?”    徐师傅自豪地说:“当然是正式工了。我父母都是工人,我是下乡知青。”原来徐师傅是1950年生人,当年下乡时,与当地一位农村姑娘相爱结婚。徐师傅返城后,接母亲的班,进入供销社下属的食品厂上班,五年前调入罐头厂。因妻子是农村户口,徐师傅返城后,他们夫妻一直两地分居。直到去年,工厂扩大规模,厂领导决定聘用年龄在四十岁以下、没有正式工作的职工配偶入厂,徐师傅连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他的妻子被优先录用,并直接转为合同制工人。他们夫妻就租住在滨都村,日子过得幸福甜蜜。    王大富自觉身份低下,喃喃地说:“我们什么时候能转正啊。”    徐师傅说:“转正机会太小了,但不一定非要转正。能当个农民合同工也行,工龄够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