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身在荒山青垄处 心随鸿雁彩云边(中)  (第2/3页)
工有什么要求没有,别又是只招非农业人口。”    工厂只招非农业人口,一纸户口,无数次地粉碎了农村青年达到进城梦。    “季节工主要面向农村青年招工。”张宗强说,“没有户口限制,千真万确。年龄十八到二十六岁,未婚,初中以上文化,就这几点要求,户口不限。”    “太好了。”王大富与高志腾伸出手掌,相互一拍,“那什么时候开始招工?咱们得抓紧啊。”    “这个月22号,招满为止。”张宗强话音刚落,王大富已飞一般窜进屋里,看了看墙上的月历,马上又跑回来,说:“今天已经20号了。”    “俺知道。”张宗强说,“看把你急得,火烧火燎的,喊都喊不住,俺来送信,能耽误事吗?”    高志腾举起酒杯,对张宗强说:“兄弟情深啊。有这样的好消息,二哥首先想到俺俩,没说的,敬你一杯。”    张宗强哈了一口酒,说:“俺当时跟徐大哥说,俺有两个好兄弟想进城,能不能去食品厂。他说行,不过要趁早,最好20号那天就去,他在厂门口等着。尽管在户口上没有什么限制,但他还是有顾虑,嘱咐俺带两个人就行了,带多了,怕办不成,面子上过不去。”    高志腾与王大富对望一眼,说:“太好了,有熟人好办事。以后在厂里就靠徐师傅了。”    “那没问题,俺表嫂的哥哥,就是咱们的哥哥,不是外人,以后大家都是兄弟。”张宗强说,“俺天天盼你俩进城,你俩进了城,俺就有伴了。”    高志腾若有所思,说:“大军阀,你说季节工是什么意思?是不是过了忙时候,还要卷铺盖回家?”    张宗强点点头,说:“忙季一过,季节工确实要回家,不过这个食品厂的情况有点不同。说不定就有留下的机会。”    “别咽一口吐一口。”王大富说,“怎么样才能留在厂里?”    张宗强说:“现在食品厂的罐头销路太好了,为了扩大产能,在城北长春湖边建设了新厂房,新厂刚刚投产,肯定要招收很多工人,你们好好干,说不定会优先录用。”    高志腾说:“到时候只招收城镇居民怎么办?”    张宗强说:“那能怎么办?凉拌呗。”    眼见进城工作的机会就在眼前,王大富可不想错过了,说:“总要想个办法不是?”    张宗强说:“走一步看一步呗,你们好好干,俺让徐大哥看着点,只要有机会,就一定有咱们的份儿。”    王大富嘿嘿笑着,说:“这么说,俺也有机会成为吃商品粮的公家人了。”    “吃不到商品粮,顶多混个农民合同工。”张宗强说,“现在农民进城工作,只能当合同工,不能转为正式工,没有政策啊。”    高志腾问道:“大军阀,你说农民合同工是什么意思。”    张宗强说:“单位跟农民签订合同,农民就成了单位的合同工,不转户口,粮食自理。其他待遇跟正式工差不多,只要没有什么意外,可以在单位干一辈子,退休后单位还发退休金。”    高志腾和王大富都知道,正式工就是通常大家说的公家人,以前他们想当然地以为农民合同工就是公家人,现在看来还隔着十万八千里呢,不迁户口,不管粮食,农民合同工就是能有个工作,挣个工资。    王大富哈了口酒,说:“庄稼人能还想干什么?能有个稳定的工作,挣点工资,也是烧高香了。”    高志腾问:“大军阀,你现在是农民合同工吗?”    “俺当然是合同工。”张宗强得意地说,“不过一旦有转正指标,俺马上就能农转非。”    农转非就是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农民变成城市人,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户口从农村迁到城市,标志着一个农民彻底跳出了穷山沟,个中滋味,用扬眉吐气、光宗耀祖这样的字眼都不足以形容。    王大富一脸艳羡,问:“当个农民合同工也挺好。”    张宗强说:“还是比正式工差不少,正式工待遇要好很多,不过都是铁饭碗,是有工作的人,是踏踏实实的城里人,这才是关键。”    高志腾有些迟疑,说:“大军阀,在城里干几个月再回家,俺丢不起这个人啊。”他高中毕业,父亲是村干部,还是镇里带头致富的典型,可以说,他家是艾茶山有名的先进户,一举一动受到高度关注,他一旦进城上班,必然会传遍艾茶山,这种情况下,他再灰溜溜地回来,说闲话的人肯定不会少,唾沫星子能把人淹死。    张宗强说:“其实,一般工厂是不招季节工的,都是招临时工,俺们厂就有不少临时工。临时工可以像合同工、正式工一样,一直在单位上班,只是干的活要苦一些,累一些。而且只要不犯错误,临时工就有成为合同工的希望。”    高志腾叹了口气,说:“临时工,合同工,农转非,一层层地弯弯绕绕,庄稼人要进城工作真不容易啊。”    张宗强拍拍他的肩膀,说:“别泄气,说不定咱们表现好,被食品厂看中,转成临时工,这样就不用回家丢人了。”    王大富大体有些明白了,食品厂虽然招的是季节工,但还是有机会留在厂里。只要表现好,就有可能成为临时工,而临时工表现得好,就能转为合同工。成为合同工,就跟正式工一样,真正成为城里人了。他暗下决心,一定好好干,争取留在厂里,将来成为合同工。    高志腾也明白了,只是摇摇头,说:“怎么这么麻烦,为了这个农民合同工,怕是要熬白了头啊。”    “人嘛,可不都是熬出来的。”张宗强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