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二.查病患公孙出马 无计出南侠归来 (第2/3页)
家长里短的事熟捻于心,三五句话就把大部分人打发走了,剩下的几个闲人也没有什么影响了。 公孙策看周边百姓都散了,说道:“多谢续里正,请里正在此维护秩序,本官去查探病情。” 里正施礼,站在外面守着,公孙策带着王朝马汉先来到了刘氏家里。刘氏丈夫张致仁依然躺着,憨憨大睡。 公孙策坐在他身边,扒开眼皮看看眼神,伸出手指掐住他的寸关尺开始号脉。脉象平稳,神色正常,只是因为躺了好几天,有些虚弱,但是并没有任何得病的症状。公孙策让刘氏从井里打一碗水,刘氏片刻之后端水过来。公孙策拿出银针扎到水里,放了一会拿了出来,银针没有任何反应。又用银针轻轻在张致仁手背上刺了一下,看了看流出来的血液,颜色鲜红,也没有任何中毒的情况。 公孙策低头沉思。过了一会,问刘氏道:“刘氏夫人,你与你丈夫感情如何?是否有过口角争吵?” “回大人的话,我们夫妻……”说到这里,刘氏突然反应过来了,吓得赶紧跪下,“回禀公孙大人,我们夫妻虽然偶有口角,但是我从来没有害他之心,更不曾行害他之事,请大人明察,邻里街坊都可以作证,民女冤枉啊!”说罢,开始磕头。 “本官没有怀疑你,快快起来。”说着,给王朝使了一个眼色,王朝赶紧把刘氏搀扶起来。“本官想到一个救你丈夫的办法,需要你来配合。”公孙策说道。 刘氏听说能救她丈夫,赶紧说道:“大人请讲,什么事民女都愿意做。” “你们有孩子么?”公孙策问道。 “有一女,现在邻居家里。”刘氏回答道。 “把她叫回来。”公孙策说道。片刻之后,刘氏领着一个女孩进了屋子。公孙策站起身来,让刘氏带着孩子坐到张致仁身边,每人握着他的一只手。“你们两个大声叫你丈夫的名字,记住,声音越大越好,能喊多大声喊多大声。叫!” 随着公孙策一声令下,刘氏母女开始大喊“张致仁”,她们家在巷子中央,这一声连巷口都能听见。 随着二人近乎嚎叫一样的呼喊,张致仁浑身一激灵,眼皮撩起来一下,就像是做了噩梦马上要醒的人一样。刘氏看了高兴,以为丈夫好了,但是一转眼,丈夫又恢复了昏睡状态。刘氏不知如何是好,看向公孙先生。 公孙策心里有数了,吩咐到:“刘氏夫人,你丈夫的情况本官已经了解,你且放宽心,待本官回府之后自有安排。接下来你无需请大夫和法师神汉,不必虚耗钱财。自有包大人替你做主。” 刘氏拉着女儿跪倒在地,感谢公孙先生。 公孙策带着王朝马汉来到了隔壁的张有道家里,告诉王氏也按照这个方法喊。王氏一向唯唯诺诺,懦弱绵软,带着儿子握着张有道的手喊着张有道的名字,他仅仅是轻轻的抖动了一下,就没再动弹。公孙先生也告诉了王氏不用着急,包大人定有办法救她的丈夫。 公孙先生带着王朝马汉走出张家院门,对着续里正表示感谢,同时让他对周围的百姓说,不要相信江湖谣言,不要信奉巫医神汉,自有包大人给他们做主,让他安抚百姓。里正领命,公孙先生上了马车,离开了这里。 马车行驶了一段时间,公孙策叫住了马夫,问王朝第二家病患在哪里,然后掉头赶往老夫妻家里。到了之后,照例让他们握住患者的手,大叫名字,果然患者也有反应。 整个白天公孙策走了五家病患,用此方法都得到了同样的效果,看看时间已经不早了,便命令回府,向包大人复命。 包大人站在书房窗边站了一天了。本来说今天在书房里处理政事,但是心里一直挂念公孙策,心神不宁,茶饭不思,站在窗边盼着公孙策早点回来。 掌灯以后,公孙策终于回来了。包大人听说公孙策回府,赶紧命令包兴把他请过来。待到公孙策进来,看到他一身风尘仆仆的样子,很是心疼:“先生辛苦了!用过晚饭了么?先生先去吃完饭再来商议公事吧!” 公孙策何止没用过晚饭,连午饭也没用,现在他也顾不得吃饭了,赶紧拱手说道:“大人,学生无妨。学生今日查访,大有收获。学生发现,他们并非得病中毒,而是被人勾去了魂魄。”接着,就把今天发生的事情讲述了一遍,最后说道:“人有三魂气魄,若是缺了一魂或一魄,就会感觉困乏,若是魂魄离体,就会长睡不醒。现今学生看他们虽然一直沉睡,但是听到至亲之人的喊声,还会有些许反应,说明他们的三魂七魄并没有全部离身,身上至少还剩下一魂或一魄。” “这么说,真是妖孽作怪?”包大人自言自语道。 “是的,大人。若非摄魂之法,很难让人魂魄离体。不过学生看那些病患虽然暂时还有魂魄,但是恐怕过不了多久,剩下的魂魄也会离身而去,到那时,恐怕大罗神仙也难以救回。”公孙策说道。 “这可如何是好?”包大人问道。 “学生有一法可以暂保他等无妨,只是这法最多只能保七日,如果七日之内无法让他们魂归身体,那么就必死无疑。”公孙策忧心忡忡的说道。 “七日也好,至少我等还有七日时间想办法。”包大人安慰到。“先生快快施法吧。” “好,大人,待学生写一道驻魂符咒,如果他们魂魄未曾走远,说不定可以救其回身。”公孙策说道。“学生先行告退。”说罢,公孙策转身离去。 公孙策命人准备烧水,然后自己沐浴更衣点起香炉,回到自己的主食房,请出了朱砂笔。此笔据说乃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留下的。相传吕洞宾因为屡试不第,一气之下弃儒修道,最终白日飞升位列仙班,飞升之时,为了庇佑天下苍生,留下此朱砂神笔。使用此笔不用研墨,只需点蘸清水便可写字。写出的文章上可通天庭,下可达地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