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六章 活着的战斗英雄 (第1/2页)
绿皮的陈旧火车停在长长的铁轨上,一个个车门打开,大片大片的部队往外涌着。 大队人马聚集,军装,红旗,黄色的海洋连成片,在夕阳下满地是人头攒动,混杂在这样庞大的队伍当中,徐青内心是震撼的。 刚在车上看不出来,下了车才发现这一趟火车十几列车厢,足足有上千名战士。 上千个脚步并未刻意整齐,但光是聚集就是一股压迫的力量,几千个呼吸,几千个人墙围在一起就能让他感到一股子安宁。 “各部在所属师团集合!各部在所属师团集合!” 有人举着大喇叭在喊话。 车站空地似乎被改造成了临时训练cao场,更多已经到了的先行部队都驻扎在此,四处都是军营,有的已经扎好营再训练。 一眼看过去,足足恐怕有数万人不止。 伍千里看了看,很快找到了攻坚一团所在地,回头高喊: “七连的,都跟紧我!这边走!” “是!” 徐青看着四周陌生又充满了年代感的一切,稍微一分神,脚下就不由得慢了些。雷公马上就发觉:“你这孩子,你是我炮排的,这一会儿都快走到哪去了?快点跟上队伍!” “好……” 徐青看到队伍在前面,加快了些步伐。 不过这时,后方别的队伍人流当中隐隐响起了歌声: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 余从戎第一个发现,他回头张望: “连长,是炮营!” 伍千里:“那咱也不能落后啊?” 余从戎马上明白,把包裹扔给平河,跳起来高挥拳头:“兄弟们,咱们能输给炮营吗?” 七连:“不能够!” 余从戎:“咱们也来一个,我起头,好不好!” “好!” 徐青跟着炮排在后面,还没听得太清,前面就发出一阵喝彩。 随后,他就听到余从戎那破铜锣似的嗓子在人群里响彻了起来: “向前!向前!向前!同志们,预备,起——” 七连战士们纷纷放声高吼: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 “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再大点声,大点声!”余从戎在人群当中高挥着手臂,仿佛在指挥似的,脸上特别高兴。 这首歌叫《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在火车上的时候有人就唱过,徐青走在人群里听着这样一首时代之音,心情莫名。https:// 这个年代,那首“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还没有诞生,来自五湖四海的部队共同传唱的似乎只有这首歌。 一群糙汉子唱起歌来,近乎仰头呐喊,算不上多么优美动听,甚至有时都不在调上,但是却足够铿锵有力,透着纯粹。 这个年代的战士们怀着最质朴的报效国家动机,没有受到蛇营苟利的杂质影响,自有一股特别纯粹的力量。 仿佛歌声的感染力。 徐青身旁,雷公也轻声跟着哼唱起来,不仅是七连,周围其他九兵团的部队也开始慢慢跟着唱起来。 “听!风在呼啸军号响……” “听!革命歌声多嘹亮……” “同志们整齐步伐奔向解放的战场……” “同志们整齐步伐奔赴祖国的边疆……” 人声齐,人心聚。 高亢振奋的歌声回荡在车站上空,七连跟其他的部队们就在这种氛围里回到了自己的营部所在地。 营地是一排民房,挂了个临时写的牌子“二营七连”,门口站着几个人正走过来。 伍千里跟为首的军官是相熟的,简单聊了几句,就把接下来的安排打听到了——师部命令:无可奉告,原地休整。 千里无言。但这名军官也的确不知道,再三询问无果,只好送走了对方。他看着七连一双双眼睛: “……我们到地方了。上面命令暂时在山东休整,大家都把行李都放好,新发的武器和物资马上就到,不要乱跑,做好一切可能准备。就这样,先解散!” 七连于是各自纷纷带着自己的包裹装具进去,里面依旧是大通铺,光秃秃的土胚床,没有被褥家具,也没人嫌弃,早已习以为常。 徐青挑了个靠窗的位置,把包放下,枪仍然背在身后,准备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