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小典的随笔日记_4月24号:《须弥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4月24号:《须弥瞳》 (第2/2页)

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是对的:费米在面对排山倒海的学习复习任务中有条不紊;欧尼主动背负一切罪业的因果,使得我们可以名正言顺地在周五晚自习结束后跑到两公里外的网吧里狠狠放松一波(寒假前就成年了),一切罪业由欧尼一人承担(他也玩的最多);言山负责居中调和所有人的矛盾,尽可能实现满足所有人的需求还能保证本心不改,初心不变,童心未泯。

    他们谁也没有想到,高中三年的自我疗愈过程,结合我们对墨雄与载体关系的思考,一个最终整合方案悄然诞生。

    那就是【墨小典】,也就是我,现在的我,最终的我,万我归我的我。

    玖辰的【光之种计划】的最终目标是将所有人格整合到玖镜书生里面,最终完成一个人格的整合,他跟我说他的光之种计划似乎是成功了,恭喜他。

    而我的【墨小典计划】,是先构建一个名为【墨小典】的存在,这个存在在定义上是【墨雄之子】,我们本来想说集结三相之力,再捏出来一个充满野心和上进心的人格,用来弥补我们没有野心这一最大障碍。

    事实证明,野心和上进心不是那么好捏出来的。

    结果是,我们最后搞成了我,通过无限扩展自身对【我】这一概念的界定范围,实现【绝对的自我同一性】和【完全的自我接纳】,从而实现三小只的【整合】。

    在这过程中,日记和文学创作给予了太多太多的帮助,当然不仅只是这个。

    先回去了,还剩8%的电量,得去吃早午餐了哈哈哈。

    ········

    【2】

    情绪心理学随堂笔记

    第五章情绪调节

    两个误区:

    1、坏心情得调节(实际上,只有太高才需要调节)

    2、好心情不调节(实际上,过高的开心也得调节)

    中医理论:情志太过之时,则损伤五脏: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忧伤肺,恐惊伤肾。【例子:范进中举,笑死导致心脏骤停,林黛玉哭死。】

    分享:大家是如何调节情绪的?(写日记,听音乐,睡觉,直接顶回去,哭和发泄,打球运动,找点事情做,转移注意力,借酒浇愁,看喜欢的电影,画画,交上朋友一起出去发疯,吃东西,看喜剧,怎么这么多人喜欢用睡觉来调节情绪啊)

    思考:为什么我们自己的情绪调节方法对自己来说是有用的?

    一、情绪调节的过程模型

    1.1、情绪调节是由我们对产生何种情绪、何时产生情绪、体验到情绪的强烈程度,以及如何表达情绪进行控制的策略组成的。

    Gross:对情绪调节的理解有三个方面值得注意:

    ①包括正负情绪的增强维持降低等多个方面

    ②有时是有意识的,有时无意识的。

    ③没有必然好与坏

    ④动态过程

    1.2、Gross模型基于有关情绪发生和发展过程的特定假设

    ①我们进入一个特定的情境

    ②我们注意到情境中某一特定的方面而非其他方面。

    ③我们采用一种促进特定情绪反应的方式来评估场景中我们注意到的部分。

    ④接下来我们体验到了情绪,包括心理变化、行为冲突以及主观感受。

    (该理论可能有bug,但是好用于理解)

    1.3、三种情绪调节策略:情绪关注策略(第一阶段),认知关注策略(第二第三阶段),反应关注策略(最后阶段)。

    1.4、情景关注策略:在有可能的情况下,控制情绪的一种有利的方式就是找到、避免或改变诱发情绪的场景(Gross,2001)。【情景选择&情境修正】

    ·研究发现,为自己创设愉悦事件的人们,在面对强烈应激时有更好的心理弹性。

    (真的能完全避免不愉快的场景吗?一直逃避使我们不愉快的场景真的好吗?):限制机会和发展;长期一直避免任何有压力个体可能没法很好维持健康和正常的生活。(高回避取向应对风格的心脏病人/肾脏疾病患者更有可能在未来六到九年内去世。)

    1.5、情境修正: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改变我们身处的环境。·采取措施来控制情境的某些方面或是至少可以预测到接下来要发生什么并有所准备,可以减轻烦恼感受。(点名回答:随机/顺序/举手)

    ·只是“认为”对一个场景具有一定的控制力都会让他变得没那么有压力。

    (cao纵杆缩短痛苦刺激实验:拉cao纵杆 随机给出2、5秒疼痛,“认为”自己有控制的被试会更加减少痛苦体验,哪怕本身是假的。)

    (逃离按钮实验:有按钮的被试没有按按钮,但是完成任务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仅仅只是他们觉得可以停止噪音就能够提升工作效率。)

    (想象压力情景:一个重大手术→医护人员不告知情况→无助焦虑;告知甚至让他选择→焦虑降低。)

    如何获得控制感?

    )·认知排练:通过想象挑战来临时如何应对,可以增加我们的控制感。

    )·心理接种:将自己暴露于强度较轻的应激事件中。

    二、认知关注策略

    ·我们有时会面对一些无力控制的情境,既无法选择也无法修正。

    ·用不同的方式来思考情境,从而控制情绪:

    ①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情境种一个方面而忽略其他方面:注意控制

    ②可以关注情境的负性方面而采用一种较少诱发痛苦的方式来解释它的意义:认知重评

    ·注意控制对于情绪调节的有效性

    ·注意控制的难点:会消耗大量的认知资源。

    ①很疲劳或已经长时间控制他们的思维,就难以有能力控制他们的注意。

    ②去抑制对已经激发的思维和刺激的注意,可能是一种尤其困难的认知控制形式。

    ·对于情绪刺激的注意笔对中性刺激的注意更强(威胁任务刺激偏向)

    ·认知重评,用一种额可以该变情绪反应的方式来思考诱发情绪的事件或刺激。重评并不意味着要假装这个情境没有发生或者床再出一个不真实的故事来自欺欺人,而是关注一个真实但积极的方面(正性重评)。

    ·相关研究表明,正性重评是一种特别健康的策略。

    三、

    3.1、表达你的感受

    ·释放你的情绪:尽力表达情绪,但并不适用于所有场景和情境

    ·谈论一个情绪困扰场景对情绪调节是有帮助的,但总是沉湎其中是有害的。

    ·沉浸

    ·压抑

    ·对问题的简单的探索有利于情绪的调节。

    (——————)

    书写对负性情绪的积极效果

    只有抑制坚持、且保持中等运动量的锻炼才可以达到改善心境的效果。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