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52.演员一家亲  (第1/2页)
    四人在融洽的氛围下吃完饭,坐在客厅沙发上喝茶聊天。    其实就是秦母在和李侃聊各种菜的做法,秦父在旁边微笑,秦可卿也不避讳,直接挽着李侃的手,一副幸福小女人的模样发痴。    拜自己那不靠谱的父母所赐,李侃自小家里就是自己一个人独立生活的时间居多,自然对做饭、做菜不陌生,加之后来又融汇贯通了几本菜谱。对做菜自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于是他和秦母就是主聊了。    正把秦母哄的开心,并约时间,李侃要做几款南北大菜和秦母交流一下的时候,秦家的座机电话就响起来了。    秦母正在兴头上,也懒得接听,直接按了免提,刚说声:“喂,你好。”    电话那头就传来刘老的声音:“我是刘雅楼,你是照君吧,请小秦接电话。”    秦母马上拿起电话听筒,说了句:“您稍等。”就转头轻声对秦父说:“刘老找你。”    一般情况下,秦父和秦母之间是有默契的,能被秦母称呼一句“*老”的人物都是副国以上的级别。    秦母想当然的觉得,能让刘老亲自打过来电话的找的,一定是自己的丈夫,所以就要秦父接电话。    秦父也有点奇怪,但仍然一脸凝重的准备站起来接电话,他和刘老熟悉,级别也差不多,到他们这个级别,行事谨慎,没有大事是不会在没有预约的情况下,亲自打电话的。    听到是主管过广电的刘老,李侃对秦可卿使了个眼色,嘴里做了个口型,但没出声。聪慧的秦可卿马上就看明白了,那意思是你去接电话。    于是秦可卿起身,抢在秦父前面,从秦母手中接过来了电话,对电话那边说:“是刘老啊,我是秦可卿,找我有什么事吗?”    “师母啊,刚老彭说了先生的题目,可是题材、格式太宽泛了,我们没法统一,这也不好交作业呀!麻烦你和先生说说,再给个小点的范围好不?”    刘老的口气马上就显得卑微了。诗词就是这些老人的死xue,也许他们在其他地方叱咤风云、呼风唤雨,但一旦涉及诗词那就是完全没救的沉沦。    而且,他们和李侃的师徒名分已定,昨天也叫了一晚上的先生、师母。所以,今天刘老称呼起秦可卿师母来,真是自然而然,一点也不觉得违和。    秦可卿回头一脸无奈的看着李侃,说:“看吧,都是你整的幺蛾子,他们要你限定题材、格式,你自己来说。”    李侃和秦可卿都刚喝了酒,看着秦可卿红扑扑略带酒意的脸蛋,李侃心中一动,一手接过电话,也不顾秦父、秦母在旁边,一手就揽住了秦可卿的小蛮腰,直接开口就是一顿排头:    “老十啊,你们这是吃老本吃习惯了,一点创意都没有吗好,你们想填词?我现在刚好有一首,名字叫做《秦仙子》你们就按这个词牌填吧。”    秦可卿一听,顾不得害羞诗词的名字指向自己,赶紧打开手机的录像,她知道李侃又要有好诗词了。    果然,就看见李侃缓缓的俯下头,深情的凝视自己,嘴巴却对着电话听筒,轻声吟诵道:    墨云拖雨过西楼,水东流,晚烟收。    柳外残阳,回照动帘钩。    今夜巫山真个好,花未落,酒新篘。    美人微笑转星眸,月花羞,捧金瓯。    歌扇萦风,吹散一春愁。    试问江南诸伴侣,谁似我,醉秦州。    李侃现在文抄的功夫也是完全放开了,进入了一个新境界,也就是没有了文抄的羞耻心了。不但抄,而且还知道要改,加入一些元素,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反正,现在这些东西是自己怎么说,怎么对。    果然,话筒对面的刘老没声音了,一会以后发抖的声音传来:“先生,能不能写下来赐给我们,您吟咏的时候,我沉迷于其中的意境,竟然没有全部记住,哇......”    几十岁的老人家,当场就哭了。    李侃可不会哄小孩,还是老小孩。    秦可卿挨着电话话筒很近,听到了刘老的哭诉。忍住羞涩,从李侃的怀抱中挣脱出来,抢过李侃手里的电话,对刘老说:“刘老别急,我有录像,一会我就整理出来,写给你。你年纪大了,注意身体,别急,别激动啊。”    “多谢师母,多谢师母,不然我都没脸见那几个师兄弟了,先生的诗词,我竟然没有记住。下次我也要学会录音,不然太可惜,太可惜了,那可是先生第一次吟诵啊。”    “是,是,你赶紧给你们六个师兄弟们说说,就按这个词来填,别走了弯路。我看昨天那句词,放在这个词牌里面就是正好,你们填出其他的就好。这难度小了很多的。”    秦可卿也是文学系老师,文字功底也是很强,听完后,就知道昨天的那句“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正是应该填在这个词牌里面的。    “对,对,我刚才就有这么个感觉,谢谢师母提醒。”    费劲巴拉的哄好了刘老,让他不哭了。    秦可卿赶紧挂断了电话,把李侃吟诵诗词的的视频整理了一下,提取出文字,编辑成诗词,让李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