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光之蓝光计划_07.太空建设 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7.太空建设 ⑴ (第1/2页)

    清晨,朝辉染红了天际,山海之间那种浑然一体的感觉,非常震撼。

    阿什莉来到酒店同他俩一起吃早餐,边吃边商量。郝秋岩说:“如果我先回纽约,处理完事务,再返回到这里,已经又是下午了;乘坐直升机往回返,又是夜航,还是不安全。米棣:“不然,等星际事务部早上上班,你打电话安排人员过来,这样,我们在太阳落山之前就能返回纽约。”阿什莉说:“因为海底人同我们陆地人的作息时间不太一样,照顾他们虽不辛苦,但作息时间会很乱。我已经照顾他们很多年了,已经习惯了;安排两个人,可以轮换,我在外面也不会惦记家里。”郝秋岩:“好,就按你说的办,我让秘书带一位职员过来。”

    东部时间,早九点,职员上班时间。郝秋岩往星际事务管理部打电话,秘书接的,告知到巴尔港照顾海底人,并要求秘书带一位职员一起乘直升机过来。下午一点,来到巴尔港,阿什莉交代她们一些细节和注意事项;嘱咐完,提着整理好的旅行箱,三人乘直升机返回纽约。晚六点,直升机到达纽约上空,天气非常好,能见度极佳,天色依然明亮。稍作盘旋,降落在曼哈顿下城直升机场。

    米棣上身穿藏青色T恤,头顶卡着蓝色太阳镜,背着挎包拖着行李箱;阿什莉则背着黑色女士挎包,她有一对颜色极深的眸子,多种色调交融互汇,却不见浑浊、不见阴翳。郝秋岩说:“这里距离华尔街(wallstreet)很近,周围有很多餐厅。”米棣:“好,就去那里吃晚餐。”他们走了十几分钟,来到一家牛排馆,这家牛排馆坐落在金融区,主要迎合华尔街商务人士的口味。拉开深棕色店门,走进去,这是一个方方正正绿白相间的餐厅,吃饭的人比较多,正好赶上一个空位坐下来。

    阿什莉一边喝着矿泉水,一边同郝秋岩商量着菜谱。郝秋岩说:“纽约拥有各种风格的牛排餐厅,这家我经常来,他们对食材选择比较苛刻,只选用顶级牛rou。”服务生把牛排端上来,并告诉客人说:“吃培根一定要搭配洋葱和西红柿一起吃。”郝秋岩也介绍说:“你看这牛排,外表黝黑,内里是粉红的,rou质十分鲜美。培根厚度在一厘米左右,外皮蕉焦的,虽然有点咸但是猪rou的香气十足。”米棣不住地点头:“嗯,看着就有食欲。”

    阿什莉的脖颈很细,身上连发胖的迹象都没有,猜想她这个人对饮食相当注意。郝秋岩说:“阿什莉,你身体还这样苗条,吃牛排怕是不符合你的饮食习惯。”米棣说:“要不然,我们再换家餐馆,不吃牛排了。阿什莉笑着说:“吃东西不要挑肥拣瘦,昨天是你说的。”米棣说:“我是怕你,对我无所谓。”阿什莉:“我一直是这个样子的,没故意要求自己。”郝秋岩:“也许你就是这种类型的人。”阿什莉:“应该是,已经习惯了。”

    吃过晚餐,一直朝北走。走在曼哈顿的街道上,高楼耸立夜空,像陡峭的山峰;墙壁是透明的玻璃,好像水晶宫。五颜六色的街灯闪闪烁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时隐时现。汽车如风如龙,飞驰而过,车上的尾灯似无数条红色丝带不断向远方延伸。

    郝秋岩:“我们走出华尔街不远,前面市政厅,不用走几步就是911遗址、新世贸中心、或者往上走到坚尼街,唐人街;再往前走就是海事博物馆,纽约最高法院。”米棣开玩笑说:“郝掌柜越老越朴实了,不再像年轻时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郝秋岩笑了,他说:“人总是要成长和经历的,你所热爱的东西、动情的东西是一样的,只要将我们的呈现方式加以改变,就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米棣:“你的哲学?”

    郝秋岩:“谈不上什么哲学,属于生活经验论。哲学是现世的智慧,当然了,还是推崇太极,我们的思维方式中不是把一件事物简单的分割,而是很圆融的对事物的两方面做了划分:相互有明确的边界,但边界划分的相当委婉;相互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以至于不可分割,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米棣:“你入行多久了?”

    郝秋岩:“三十年前,不过,我还是属于草根。”米棣:“太极精神在于迷,也在于悟。”郝秋岩:“从迷到悟是一个长期的事情。”米棣:“是的,太极思维具有高维思维,不只是对人生的思考,还有我们周遭的事物同样可以。”郝秋岩:“呵呵,现在还无法修炼啊,持续关注。”米棣:“持续关注。”

    继续向北走,繁华的街市上,各家的店铺、酒楼、广场等等;那些在楼面上造型各异,光彩夺目的灯将整片城市的空气都映成了斑斓的彩色。走到市政厅大楼前,米棣:“我可不走了,腿都直了,还提个旅行箱。”阿什莉:“我也是,也走不动了。”郝秋岩:“好,你们在这等着,我去叫出租。”来到街口,拦了辆出租,他先坐进去,然后招呼他俩上车。

    森林小丘社区在皇后区中部,出租车到了社区街口,下车后,步行几百米来到郝秋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