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03.空天基地⑶ (第2/2页)
天基地。”回答:“好的。” 格勒因塔安排完说:“走,去看看各单元的训练情况”,顺着台阶边走边说:“这里集合了一部分地球的宇航员,有的登陆过火星、月球的经验,还有太空实验室里。经过系统的训练,执行一般条件的空天任务没问题。”米棣:“这就好。”格勒因塔又说:“这些成熟的宇航员能够很好地完成任务,年龄基本上都已四五十岁了;而年轻人,也是经过长期的训练,只是没有经验。”米棣:“以后会更早地开展这方面的训练,尽量缩短这个周期。” 大厅里都是一些大型设施,是一些空间站、金星、火星、月球等等基地的设备模型,供大家训练cao作使用。格勒因塔说:“这些设备还不够,还要继续完善。我们采取两星宇航员混编形式,我领一组,宝其思格领一组。”俩人一前一后向前走着,“顾问先生好,大队长好”,说话的是一位俄罗斯小伙子。米棣停下来问:“你叫什么名字?”他立正说:“报告顾问先生,我叫谢尔盖拉扎列夫,宇航大队学员。” 身边的宇航员立正报告说:“顾问好,大队长好,黄海波,宇航大队学员。”米棣笑笑说:“好的,你登陆过月球,是位英雄航天员。”黄海波说:“作为宇航员,每个人都付出了非常残酷的训练,都在努力的奋斗;奔五十了,星际留学不可能,但我还希望能够登陆火星或其它的星体。”米棣说:“我保证,这个愿望很快就能实现,加油。”黄海波说:“谢谢。” 格勒因塔说:“你是位成熟的宇航员,一定会给你分配任务的。”黄海波:“保证完成任务。”格勒因塔对米棣介绍说:“谢尔盖拉扎列夫是位优秀的宇航队员,各方面素质好,我看好他。”拉扎列夫说:“谢谢大队长。”米棣问:“参加宇航大队前,是哪个行业?多大岁数?”拉扎列夫回答说:“我是战斗机飞行员,今年27岁。”米棣说:“格勒因塔大队长看上的人,错不了,要继续努力呦!”拉扎列夫闪烁着蓝色的眼睛说:“谢谢顾问先生,我会努力的。” 在一个有着八条腿的机器人前,应该是用于地外星球地表探测用的,旁边有多辆星球车,围着几名宇航员。米棣来到跟前,大家聚成一排向鼓掌致敬。米棣摆摆手说:“好,你们以后要经常同这些机器设备打交道了。”格勒因塔说:“科学总是比较抽象的,很难详尽讲述的,我尽量用浅显的语言,以便大家听得明白。”米佳奇说:“大队长好,我们知道在宇航员的训练上有一定的差距,谢谢你有耐心地同我们讲解这些;我们还有很多的路要走,每一个宇航员都在为每一个明天准备着。” 格勒因塔说:“要有颗勇敢的心,勇于自我挑战。我们每天的练习,看似很枯燥,渐渐就成了一种习惯。从好的一方面说,这表示我们的努力越来越熟练了;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我们每天面对每一个状况,都是用同一种思考模式,同一种方式来处理,很可能会成为整个团队前进的障碍。要怀揣一颗勇敢的心,锻炼一颗勇敢的心,这很重要;我们不需要盲目的英雄主义,也不需要与众不同。”米佳奇立正说:“我们知道了,大队长。” 从门口走进一个人,她示意大家不要说话,专心练习。在身后听了一段时间,米棣回头才看到她。米棣问:“你什么时候来的?”休伊达说:“你们谈一些航天和星球上的事情,这是我从未涉及的领域,感到很好奇,就听了一会儿。”米棣同大家说:“好,你们继续。”他走出人群,和休伊达来到大厅外面,淡淡的夕阳照在他们的身上,身影投射在平整的基地路面上。米棣问:“最近没看到树女吗?” 休伊达摇摇头说:“没有,她很可爱,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现在你身旁,可能就在你身后。”米棣回身看看,很空旷,什么都没有,他笑笑说:“这似乎是我们的一种阴郁的幽默了。”休伊达问:“你最近在忙什么?” 米棣回答说:“比较随意,在【蓝光基地】帮帮忙,陪爱人聊聊天,看看老师,同宇航大队的学员们进行教学互动。”休伊达说:“多花些时间陪陪你的爱人。”米棣说:“谢谢你,嘉年华星人值得尊敬,真情会流淌在岁月里。”一条路向前走着,那样会安静吗。习习的晚风吹过,,长发在风中飘动,休伊达用手轻撩了一下面前的发丝说:“这是正面星际文明的共性。” 不过是片刻的余光,夕阳已沉落了下去,但那一团团暖金色的云,在它沉落的方寸之间仿佛在燃烧,好像是不愿沉寂的火山口,随着夜幕的降临而沸腾起来。而终于,这一切归于极度的宁静,清冷而幽蓝的灯光照射着宽阔而又平直的基地平台。 格勒因塔驾驶着四轮电动车停下来说:“我们去比灵斯空天基地。”上车后,驶向远处的停舰台,三人进入“女王号”星际旅行舰坐好。启动程序,加载动力后,急速向太空飞去。短暂的飞行,在空中降落下来,停在比灵斯空天基地的停舰台上。 舰门打开,郝秋岩、拉贝加雷、宝其思格已在下面迎接,他们从舷梯上走下来,相互握手致意,米棣问郝秋岩说:“你什么时候来的?”他回答说:“我昨天听说你要来,便从纽约赶到这里等你。”米棣说:“嗯,趁天还没亮,我休息一下儿。”郝秋岩说:“好,我送你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