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02.太极宇宙⑶ (第2/2页)
智慧。 简单说,圆润的太极图形启迪我们,在一个矛盾对立中追求平衡,在众多矛盾平衡体中追求相互的包容、化合,以及平衡,在矛盾对立中走向多元的和谐统一,这才是事物发展的终极目的与永恒动力。但追求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方法也不会相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事物不会因为个体的意志而存在。 【太极】就是宇宙万物万象共同的基因。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致万物化生的过程。其中的太极即为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之前的状态。伏羲在7000多年前就告诉人们,宇宙中的一切,都是大自然内在的规律;而伏羲这一发现,从此奠定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基础。 太极哲学作为高屋建瓴的宇宙观,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文明的走向。太极图,人类文明萌动的火种,人类辉煌远征的象征,述说着人类文明的跋涉。这种来自根脉的规定性,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天井如同镜头,抬头仰望,皎洁的月光和满天的星星,给人一种乌托邦的遐想。米棣:“【太极】,其大无外,其小无内。那么,宇宙究竟有没有尽头?” 廖大伟:“伴随着天文望远镜技术的发展,以前人类没有看见的宇宙结构被天文物理学家所发现。《新科学家》杂志发表的一篇论文称,在距地球150亿光年的区域,Eridanusconstellation(波江星座),发现了一座横跨35亿光年的宇宙墙,将我们所在的宇宙与外面的世界分割开来。这堵墙是虚空的,里边没有像银河系一样的任何星系,没有星云团,甚至连暗物质也感知不到。 科学仪器绘制的次声波构图显示那里寒冷异常,宇宙的任何能量和物质似乎被隔绝在这堵墙之外,它空虚到了连真空能都不存在的地步。这种巨大的虚空结构,用现有的宇宙架构理论无法解释,科学家们怀疑很可能与另一个宇宙有关。那么,我们所认识到的宇宙是有边界的;但同时我们也知道了宇宙之外还有宇宙,并且是平行或紧密毗邻的宇宙。 ‘宇宙墙’这一观点还建立在推测的基础之上,是不是这个宇宙的边界,另一个宇宙到底存不存在,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米棣:“科学技术总是在发展,以后还会有更进一步的发现。” 廖大伟:“科学家们猜测,人类再过100年就会进入Ⅰ型文明,我们就可以完全控制地球。甚至能够控制天候、火山爆发和地震、全世界的动植物生态、地质组成和板块运动。” 米棣:“我们可考证的文明史不超过10000年,如果我们自己不作死,具有世界大同的风度,有正面外星人的帮助,地球文明还能够多存续很长时间。” 廖大伟:“‘平行宇宙’概念的提出,得益于现代量子力学的科学发现。‘平行宇宙’是指一个宇宙象细胞分裂那样从另一个宇宙中分裂出来,与原宇宙平行存在着的即相似又不同的一个宇宙。可能存在着和这个宇宙星球相同的、或是具有相同历史的行星,也可能存在着跟我们完全相同的人。 同时,在不同的宇宙里,事物的发展会有不同的结果。在我们这个宇宙中已经灭绝的物种,在另一个宇宙中可能正在不断进化,生生不息。另一个宇宙的物理定律也会与我们这个宇宙不一样,但许多科学家相信这个仍然是科幻小说中的内容,不是实际的宇宙学理论。” 米棣:“根据太极宇宙理论建立起来的具有十一维宇宙结构的、大统一的现代宇宙数学模型。太极宇宙模型理论认为:大宇宙包括有形宇宙和隐藏宇宙,有形宇宙包括正宇宙和负宇宙;大宇宙的物质组成是由超能物质、正物质、反物质、暗物质组成;太极宇宙模型的数字模式正是十一维超弦时空结构的数学几何表现形式。太极宇宙模型理论可以恰当解释量子理论、超弦理论,而且使得广义相对论与量子理论、超弦理论得到了合理的统一。 在这一新宇宙模型中,宇宙分阴阳两种状态,叫显性宇宙和隐形宇宙,也可以理解为平行宇宙或正负宇宙。” 廖大伟:“所谓宇宙模型是对观测可及的大尺度时空结构和宇宙物质、能量演化的理论描述。它根据一定的科学定律和原理,将复杂的现实过程简化和纯化,给出某种定量的关系,说明宇宙的结构、运动和演化的规律,它是宇宙学的研究对象。” 米棣:“在这个宇宙新理论的新模型中,宇宙分为阴阳两个状态,称为主导宇宙和无形宇宙,也可以理解为平行宇宙或正负宇宙。太极宇宙模型图为我们研究宇宙提供了方向。”他看下四周,隐约能看到客厅里四扇雕花格子,月光透过窗棂照到屋里,像无数朵小花开在寂静的午夜。从天井向上望,星空里的那半轮月光,在这深宅,夜的魅影…… 廖大伟看看时间说:“都已经过零点了,休息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