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光之蓝光计划_02.太极宇宙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2.太极宇宙⑵ (第1/2页)

    “因花结屋,驻日月于壶中;临水成村,辟乾坤于洞里。”这是天井意境的真实写照。四周是家,温暖坚强,如同堡垒遮风挡雨。远离市井,时间变得无比的慢,慢到能听到自然的声音。廖大伟躺在藤椅里,蟋蟀、蝉的叫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脆;明月初升,星群现行,蓝色的夜空将古旧的屋檐勾勒出分明的轮廓。想想久远的过去,古人与自然对话的方式,总是带着一丝奇幻色彩,崇拜又敬畏着那一方触不可及的天空。

    廖大伟:“浩瀚宇宙无比壮丽,无数的星体运行其间,可见的和不可见的物质都按照固有的规律运动,而如此浩大繁复的时空中的所有物质和运动竟然可以用一个简单的物理公式予以概括。

    爱因斯坦说,宇宙以其最原始的形式让我们感受到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丽,这种感受令人震撼,它所带来的惊讶、敬畏、虔诚和崇敬之情,就是真正的宗教式感情。爱因斯坦是非凡的宇宙学家,他对宇宙有着远远超过普通人的精深研究,对宇宙以其整体的和谐性与运行的规律性,所呈现的理性形式有着深刻的认知。

    因而他比普通人更为崇敬宇宙,他觉得只有把宇宙比喻为传统意识中那个最高事物的上帝,才能表达他对宇宙极度崇敬之情。爱因斯坦宇宙自然论中的博大、统一、和谐,具有绝对的因果性和逻辑的简单性,同时还有一定的神秘性。”

    米棣:“是的,爱因斯坦对宇宙的态度我还是很欣赏的,即使是神灵,也只是宇宙的一部分。他每每用世界的合理性、宇宙的和谐性、自然的秩序、事物的规律性、现象的统一性、实在的理性本质等等作为他的宇宙宗教(cosmicreligion)的信条,爱因斯坦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宗教徒。

    西方的自然科学的认识方法缘于古希腊哲学家的形式逻辑,在此基础上,培根创立了归纳法,笛卡尔建立了演绎法,伽利略将这两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将数学用于研究之中,使西方科学逐渐走向成熟,从而为西方的科学健全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它像一把钥匙,逐渐打开了通向整个自然科学的大门。

    利用这种科学方法,牛顿创立了牛顿力学,麦克斯韦创立了电磁场理论,波尔创立了原子物理学,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薛定谔创立了量子力学,海森堡创立了理论等等。中国的近代科技整体落后于西方。”

    廖大伟:“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受较长的历史传习影响,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直到辛亥革命,提出:“天下为公”,“世界大同。”

    米棣躺在躺椅里,闭着眼睛,想着煌煌天边的黄帝时代。他坐起来说:“大同思想源于黄帝时代,对当今的世界有广泛的意义。”

    夜晚有月光,整个老宅里的世界,唯有这里有生机。他们聊得非常随意,东一耙子西一扫帚,想到哪说到哪,没有固定的主题。廖大伟说:“我们降临人世,在人间成长,在喜乐中追寻,却也饱尝生命无奈的苦汁。曾经欢喜也曾痛苦,有过悲愤也体验哀伤;在爱恨善恶交织下,锱铢计较地世俗生活。”米棣笑着:“过眼云烟带不走,战战兢兢一草根。”

    廖大伟:“我们都是草根,平平淡淡,谨慎地活着”,话锋一转:“比利时牧师、物理学家乔治勒梅特首先提出了关于宇宙起源的大爆炸理论,但他称为‘原生原子的假说’。大爆炸是描述宇宙诞生初始条件及其后续演化的宇宙学模型,这一模型得到了当今科学研究和观测的最广泛的且最精确的支持。

    宇宙学家通常所指的大爆炸观点为:宇宙是在过去的有限的时间之前,由一个密度极大且温度极高的太初状态演变而来的(根据2010年所得到的最佳观测结果,这些初始状态大约存在发生于133亿年至139亿年前),并经过不断地膨胀到达今天今天的状态。2014年3月18日,美国哈弗—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的科学家宣布,已经找到宇宙早期‘暴涨’阶段产生引力波的第一个证据,这也是对宇宙暴涨理论(cosmicinflationtheories)最强的验证。也就是太极理论从无极而太极的解释。”

    米棣:“上帝的骰子——什么是量子意识?从广义上说,我们生活在局域的世界中,甚至所有的物质都处在局域的世界中;而量子却生活在非局域的世界中,在局域世界中,传播是要距离和时间的。但在量子布局的互动中,却排除了距离和时间的因素,这就好比宇宙处在一种网络布局中,相隔遥远的A量子完全明白B量子的行为,这是什么逻辑?它们产生的互相影响或传输似乎是瞬间的。经典科学尊从牛顿,尊从还原论,并以此产生了一个机械的宇宙观。

    当波尔发现光的波粒二象时,科学革命就开始了,也开始着手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