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9章 刑讯  (第1/2页)
    明左风起山东第19章刑讯“人在哪里?”    “藏在外城。”    “能出城?”    “少爷有所不知,如今这城防啊,形同虚设。想出去,有的是办法。”    左梦庚将笔墨纸砚收拾了,跟在左富身后,从后院爬墙出了左府。    临清城的布局,和所有的城市都格外不同。    这里本来只是一个县,建有砖城。但后来成为交通要衢,日益繁盛,升格为了州治。    人口更是膨胀到了百万,小小的砖城早已容纳不下那么多的人居住。    于是在砖城的外面,又建了罗城。    到如今,即使是罗城也不够居住了,更多的居民干脆是住在城外的。    这也是历朝历代的惯性,只要承平日久,城墙就会成为障碍。    现如今的砖城,已经成为了达官贵人、富商大豪的居住地,普通居民都迁到罗城和城外。    会通河从砖城南面流过,在西南角和卫河交汇。    不过为了钞关收税需要,官府又在南水门关处挖了一条水道。    这条水道不同于流向西北的卫河,而是东北流向,在砖城南门外和会通河相通。    如此一来,卫河、会通河就在罗城里形成了一片三角形的小岛。    这里又叫临清土城。    临清钞关,就在这个岛上。    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给运河上行经的船只分流。    否则南下北上的船只太多,很容易造成堵塞。    分流之后,北上的船只走卫河河道,笔直通关;南下的船在过了北桥口关后,拐入会通河,从钞关衙门前通过,在南水门关进入卫河。    可以说,罗城才是整个临清的经济、生活中心,热闹无比。    繁忙的交通还造成了临清没有夜禁,钞关码头附近的仓储彻夜不停忙碌,数以万计的装卸工人将各种货物装船、卸下,必须赶在天明之前运走。    这种繁荣之下,城池的进出就成为了迫切的难题。    砖城和罗城都是进出随意的,但是要想去城外,还是必须要通过城防。    可大量的工人都在城外居住,为了进出方便,本地诞生了一门神秘的行当。    “少爷,咱们走如意门。”    左梦庚不懂。    “什么是如意门?”    左富对这些三教九流的,居然门清。    “进出如意,生死莫问。”    两人路过灯火通明的钞关码头,两旁的丝竹靡靡之音充耳不闻,很快拐入了一条僻静的巷道。    进去不远,旁边黑影里闪过个人来。    “好朋友求财还是问路?”    左富随手扔过去一块银子。    “以财问路,心安归处。”    那边便扔了一个系着红花的木牌。    左富接了,带着左梦庚继续往里走。    将将拐过一处街角的时候,左富从怀里摸出两条面巾,示意左梦庚把脸蒙上。    “这是为何?”    “如意门只是做这进出的买卖,至于是谁进出,他们不管也不问,只要给钱就行。未免麻烦,大家还是素不相识的好。”    左梦庚闻言一哂,没想到这地下生意做的颇为严谨。    两人蒙了面,走出街角,行不出数步,旁边一扇院子门被推开,一个干瘦的家伙同样蒙着面,朝他们招手。    左富顺势进去,左梦庚紧随。    进了院,被那人领着进了间屋。里面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    那人走到一面墙边,用手一掰,一面看不出任何痕迹的土墙居然翻转了过来,露出一条黑幽幽的暗道。    左富依旧没有迟疑,率先走了进去。左梦庚只得跟上,便是好奇,也看不出什么来。    原以为,既然是暗道,那么必定阴暗逼仄。    可到了里面,左梦庚才发现大错特错。    这暗道竟然宽敞的足以跑马,而且道路平坦,每隔数步还点起了油灯,把里面照的如同白昼一般。    行不多远,便看到两、三个持刀的蒙面汉子安静坐着。    想来应该是这暗道里维持秩序的高手,如果有人胆敢在这里捣乱,立时就会被乱刀砍成rou泥。    大晚上的,走这如意门的,显然不止他们两人。    迎面过来的,赫然是一个车队。大约十来辆独轮车被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