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章:赐名 (第1/1页)
从刺史府衙侧门出来,江源从车窗外望去,只见此时在大门口停着一辆马车,一老一少两人恭敬的候在台阶下,忍受着太阳的曝晒。 “原来看别人等着是这种感觉。” 心中感慨一句不易,前面赶车的小九已经接上话了。 “这是郑家老爷郑圩,旁边人是他的小儿子郑少游。” 两个名字江源都不算陌生,当下多看几眼后,还是决定去打个招呼,毕竟江老爷在世时,几家的关系远未剑拔弩张。 特别是和郑家,因为并无实际生意的冲突,关系还算不错,只是后来疏远了些。 车头一转,马车很快来到郑家父子面前。 对面显然也注意到了他们,远远地就能看到两人耳语了一句,似是在确定来人的身份。 走到近前,江源跳下了车,率先拱手道。 “郑老爷,公子,别来无恙啊。” “原来是李老爷,幸会幸会。” 二人也拱拱手,开口的是郑圩。 “二位也来拜见刺史大人,可是为淮州缺粮一事而来。”没有任何客套,江源直接发问。 对面二人的表情明显一滞,随即还是郑圩开口,没有回答,倒是反问道。 “李老爷可是为此事?” “非也非也,”江源摆摆手,“只是我听说庞家老爷愿担此大任,如此非常之时,着实令人钦佩啊。” “此事我也有所耳闻,”郑圩微微一笑,脸上的表情依旧琢磨不透,只是语气中似乎略带一丝轻视。 “庞老爷年富力强,做此事最为合适,老夫老了,恐怕有心无力了。” “诶,郑老爷言老之早矣,况且公如此机敏能干,恐要羡煞旁人了呢。” 这句话结结实实说到郑圩心坎上,毕竟郑家子弟各个都不差,对比刘家只知花天酒地的公子,以及事实上已经绝后的江家,这是郑圩最得意的地方。 又互相吹捧几句,江源拱手告辞。 望着远去的马车,郑圩凝望许久后,才回头看看自己的儿子。 “此人之前是这样的吗?” “没有接触,只是听说他醉心功名,不理家事,家中的大小事情都是夫人在处理。”刚才一直沉默的郑少游开口了。 “这是个厉害人物啊。”郑圩长叹一声,缓缓说道。 而在马车之上,江源也在回想刚才的场景。 “你说,他们现在是不是还念叨着呢,李端和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听他这么问,赶车的小九只是笑笑,没有回话。 “看来与我们所想不差,淮州南北同糟旱灾,想要运粮非东西不可。东边有翠安山阻隔,输运非走水路不可,但郑家运盐都是小船,想要运粮可谓杯水车薪,更何况海州本身也非粮食富庶之地,因此只有向西这一条路。” “但去开州路途遥远,粮食不必军械,路上必有所损耗,而且连年不利,盗贼横行,这条路连经验丰富的刘家都不敢随便去趟,庞家何德何能,竟真敢接如此之事?” 自言自语了几句,江源还是觉得有些蹊跷。 “既然老爷们都觉得做不成,那此事必不可能成了。”小九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不一定,庞家不是傻子,张显更不是,当我们都觉得此事不可能成,他们依然冒险去做,只能说明其中有些缘由,我们并不知情,这或许只有亲自去一趟开州才知道。” “老爷,您是想搅黄这趟生意?”小九试探着问,毕竟如果庞家真的做成,那江家以后的日子可就举步维艰了。 听他这么说,江源摇摇头。 “不论本意如何,庞家毕竟是为淮州百姓去买粮,大灾年间我们要真做了这种事,你我万死难辞其咎啊。” 说着江源没有停顿接着说:“只是必须摸清楚情况,如果此事真的能成,我们从中分一杯羹自是皆大欢喜,若是不成,提前准备也总好过什么都不知情,否则到时候都不知怎么死的。” “那我去吧,我幼时去过开州,路途也算熟悉。” 小九自告奋勇道。 “不行,家中少不了你,况且当务之急是收拾何文,你我都不能离开。” 车厢内顿时陷入一阵沉默,二人一时间都想不出更好的人选,毕竟要办成此事,难度极高,非全面可靠的人做不成。 “或许,我想到一个人可以试试?”小九突然开口道。 ...... “你是这般和张显说的?” 墨宫之内,书房之中,江源正凭几而坐,他前方是岳潜,旁侧是小九和陈家兄弟,原本用于阻隔的屏风早已撤在一旁。 “端冒用先生大名,望先生赎罪。” 说着江源起身朝着岳潜一拜,对方摆摆手,示意他坐下。 “无妨,你这般说倒也没错,不必放在心上。” 听岳潜这么说,一旁的小九才算松了口气,他抬头望了江源一眼,表情仿佛是在说又躲过一回。而江源站在原地,脸色并无任何变化。 这些日子他也算摸准了对方的性格,岳潜痛恨的钻营取巧的欺瞒之辈,对他几次做出外人看来是僭越的举动,却并未放在心上。 但话虽如此,多少心中还是有些忐忑,见岳潜真的不追究,江源也长出一口气。 “真诚,真诚最重要。” 又在心中告诫了一遍自己,他定定神,接着开口。 “先生,今日来特地叫上陈大和二娃,是还有一事相求。” “所为何事?”岳潜稍微朝后靠靠,坐姿也随意了些。 “是这样的,他们三人听先生讲学已有些时日,先生对他们也有师徒之情,今日来,是希望先生能帮他们取个名字,毕竟诨名叫久了,也该有个正式名字了。” “你所言不差。”点点头后,岳潜的目光就在三个人身上打量,不过扫了这么一圈,看表情他的心中就已有了想法。 “陈大,你为人刚正,心地淳朴,乃世间少有,老夫就送你一个正字,只是你善良有余,锋芒不足,因而这正字前面还需加上一些刀锋,以后你就叫陈钲,愿你始终能记得,维护世间之正道,必有锋芒。” “多谢先生,以后我就叫陈钲了。”陈大起身,躬身拜谢。 “二娃,你为人机敏,老夫虽阅人无数,但你天资乃世间少有,如今得此良机,他日前途不可限量。只是老夫见过太多少年天才最终成就却寥寥,故送你一个省字,日省吾身,切莫走上歪路。” “陈省谢过先生。”二娃起身拜谢,学的是有模有样。 给陈家兄弟起完,岳潜又把目光转向了小九。 “之安,我还是愿唤你作之安。只是今日在此场合,老夫也送你一字,你出身名门,年少却突逢大难,颠沛流离于此,人生大起大落。然你尚年轻,虽在谷底,以后每一日却都需上进一步,老夫就送你一个进字,每日有所进,方能知安。” “陆进谢先生,若此生无法复家族光荣,陆进永远不会是陆之安。” 见不过片刻之间三个名字都已起完,岳潜还能将缘由说的头头是道,当下江源心中也不禁感慨对方之才华。 而且他深知岳潜也并非只知读书的穷酸腐儒,对方非但洞察人心,而且极明事理,从对陈钲的评价中就能窥知一二。 “先生,其实我还想请您帮忙取一个名字。” 见所有人的目光聚集在自己身上,江源笑笑并未开口。只是从怀中掏出一张锦缎,上面黑色的墨迹已干。 只见上面写的是,“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