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两全其美的办法 (第1/2页)
陈家的小院不大,却拾掇的格外整洁干净。内种有两株银桂,一进院门,顿觉得飘香四溢。 “李老爷,您来了。” 刚进门,马上有个老翁迎了上来,他腿脚不太利索,面容却很是和善,这人便是陈大的祖父。 “老丈,叨扰了。” 见对方走的磕绊,江源赶忙上前扶住老人,二人共同来到桂树旁,在石桌前面对坐下。 “二娃,快去煮些水来,招待贵客。” 听到里屋的答应声,江源也朝着春儿使了个眼色,后者心领神会,马上前去帮忙。 院子里只剩下他和老翁二人。 “哎呀,真是叨扰老丈了。” 江源再次客套道。 “哪里的话,老爷能来是我家的福分,刚才二娃已经先跑回来和我说了,老爷您真的,”一边说着,老翁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 随即他又像是有些遗憾的拍拍大腿,接着道:“也就是老头子我腿脚不中用,要不我定去现场,大娃的爹娘还在那儿和大家伙儿守着呢。” 简单寒暄过后,见铺垫差不多了,江源也准备切入正题。 之所以来陈家借宿,除了老宅实在无法住人外,更重要的是陈大的祖父是庄内少有的长者,江源想着是借此机会,了解一些过去的事情。 当下便直接发问:“老丈,方才我听人说昨夜有江家人来抢粮,这是怎么回事?详细的因果,能否和我讲讲?” “嗨,肯定不知是哪儿的毛贼打着江家的旗号,辱没老爷的名声。” 愤愤地说了一句后,老翁这才娓娓道来。 原来昨天傍晚时分,有百十来号人突然闯进庄中,自称江家人来征粮,庄中人虽奇怪,但还是凑出一些,其它的求宽限些时日,没成想这些人看征集不到,竟然挨家挨户直接抢夺起来。 不但米、谷、豆,甚至连鸡鸭牲畜,过冬的种子都不放过,到最后更是看到什么值钱抢什么。 这些人都带着兵器,敢反抗的几人均被打伤,如果不是领头的及时制止,几乎就要闹出人命。 这些人折腾到半夜才走,几乎把庄中能吃穿用度的全部抢走了,乡亲们是眼看熬不过冬天,这才准备逃难。 “每一家都被抢过?老宅这些人有去吗?” 江源插嘴问。 “没有,老头我昨夜一直坐在院中,正好能望到岗上的宅子,这些人没上去过。” 点点头表示同意,江源心里清楚,就今天江宅那副模样,也确实不像有人去过。 但这就又引起个问题,这些人放着深宅大院不抢,却来平民百姓家搜刮,如此反常只能说明他们早知江宅已人去楼空,这样看来这些并不像是外来的毛匪。 具体是什么人,李端缺少这方面的知识,江源自然猜不出。 不过能聚集起数百带兵器的人,想来也不会是什么寻常势力,只要回淮州城略一打听,相信就能有结果。 想到此,江源接着问。 “那祠堂呢?祠堂他们有去过吗?” 听他这么问,老翁略一沉吟,随即摇摇头。 “祠堂在庄子背面我没有看到,但想来倒也不会,祠堂里没什么物什,进去也抢不了什么。” “看来您对祠堂很熟悉啊。”江源笑着试探。 “那当然,老头子不是忘本的人,以前腿脚方便的时候,每逢初一十五我都会带着子孙去祭拜,擦拭牌位,也就是这两年都让娃儿们代我去了。” “那您可知道这牌位有多少?” “七十五个,都是江家的先祖,也包括江老爷在内。” 说到此,老翁的脸上闪过一抹悲怆,似乎是想起了伤心往事。 “您说说,老天无眼,善无善报啊,江老爷,大善人啊,结果呢,江家竟几乎绝后啊,真是老天无眼呐。” 见对方主动打开了这个话题,江源没有浪费机会。虽从李端的记忆里他知晓了当年的事情,但对细节还不甚清楚,便接着问, “老丈,我听说江家男丁各个惨死,具体是怎么回事,您详细讲讲?” “哎,此事说来话长。老爷你也知道,江家老爷家中共五兄弟,江老爷排行第三。大老爷,二老爷都有功名在身,因此家中事情都是由江老爷来cao持。” “这我知道,”江源点点头,“而且我听说一切都是从江家大老爷十年前致仕回乡开始的。” “您讲的不错,约莫在十年前,江家大老爷辞官回乡,就住在岗上的老宅里面,本来他想远离朝廷,过几天太平日子,可没曾想,回来没一个月就暴毙而亡,紧接着他家祖孙三代七口人,两个月不到的时间竟接连惨死,当时老头子帮着料理后事,那副景象就现在想起,哎,真是惨不忍睹啊。自从那之后老宅就空了,再没人住过。” “那后来呢?” “后来就是三年之后了。当时是大老爷的祭日,在京中的二老爷派次子回来祭拜,结果白天人还好好的,不知怎么的晚上就患上了疯病,折腾了一夜,最后七窍流血而死。更可怕的是没过几天,京中就传来消息,说是他的哥哥也患了疯病,不但杀了二老爷,还把自己年幼的两个儿子和侄子按在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