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纳采  (第1/1页)
    过了几日,由七匹骏马牵头,后面跟着大队马车,足足四十九架,浩浩荡荡进了顺义门。不消一会就到了高府门口,为首的年轻男子翻身下马,先拍打身体,仿佛要把几日来的风尘都拍去,然后从马背上解下一对大雁和一个锦盒。后面有人前去敲门,门开了,递上拜帖。    又过了一会,门大开,门口站着管家,带着笑,抬手相迎:“不知贵客驾到,有失远迎,有失远迎,快里面请。”    为首的男子,一点头,并不言语,身后并列两人,一个手捧大雁,一个手捧锦盒,剩下四人排两队跟其后,随管家往正厅走去。    正厅主位,高大人和兰心郡主端坐,等待来人。    “在下乃平阳王府平阳王长兄李予文,拜见高大人、兰心郡主。”来人自我介绍。    “李先生不必多礼,”高大人说,“拜帖我看了,平阳王专门请李先生纳采送雁,有劳了。”    李予文微微一颔首,说:“王爷请旨文书送出当日,我们就出发了,马车不比快马,慢了些许时日,我家王爷说,即使皇上尚未赐婚,我们到长安城之日先来纳采。”    身后有人双手奉上大雁一对。    “高大人,活大雁一对,纳采礼四十九台。这里是礼单,请大人过目。”李予文从袖子里掏出礼单递交给高大人。    高大人快速扫了一眼,就交给了管家,管家拿着到院子里去看数点。    随后从另一人手里取过锦盒,双手呈于兰心郡主,说:“郡主,这个锦盒是王爷特别吩咐在下请郡主转交给高大小姐的,他说高大小姐看了就会明白。”    兰心郡主收下锦盒。    高大人和兰心郡主同李予文寒暄了一会,大概问了一下平阳的情况,心里也算有了数。待有人来禀所有纳采礼已卸点完毕,李予文便起身告辞,“高大人、兰心郡主,在下就不多叨扰了。今日在驿馆休养一晚,明日前来问名,问名结束后便当日返回平阳。您若有什么口信需要我带给王爷,唤人来驿馆寻我就好。”    众人送李予文一行人出正厅,院子里已经摆满了送来的礼,一直铺开到大门外。送了李予文,兰心郡主便叫阮嬷嬷唤高慧来前厅,将锦盒交予她。    高慧接过盒子,将盒子小心的放在主位的桌几上,轻轻打开,里面只有一块丝帕,她将其取出,白色丝帕上绣着若有若无的樱花花瓣,右下角有一个小小的慧字,她脸上慢慢浮起笑容,她的嘴角有一对小梨涡,笑起来特别甜。    十岁的时候,太后娘娘的生辰,皇上在长生殿摆宴席,请了三品以上的官员携家眷来给太后贺寿,他们姐弟二人随父母亲同去。那时候高娴只有三岁,放到地上就乱跑,需得常常抱在怀里,兰心郡主怕人太多看不住她,就将她放在家里。    宴席中途不见了高添,高慧便去寻他,路过太液池,听见假山那边有动静,便寻着声过去看看。走近看见里面出来一位眉清目秀的俊朗少年,怀里抱着一只狸奴。她见是陌生男子,便转身要走,却瞅见那只狸奴后腿有血迹。    “那个,它受伤了。”高慧指指狸奴的腿。    “嗯,我见他夹在石缝里叫,便把他抱出来,发现后腿受伤了,准备带它去太医院寻药。”少年回答。    狸奴受伤不轻,喵呜的哼着,少年白色的锦袍上也沾了血。高慧走近少年,发现他的手也受伤了,便从袖子里掏出一块白色丝帕,说:“你也受伤了,我这里有一块手帕,你莫动,我帮你系一下。”    少年笑了一下,说:“多谢姑娘,刚才把小家伙从石缝里弄出来的时候费了不少力气,大约是那时候被石头划伤了。”    高慧见少年一双狭长的眼睛,眼神明亮,眼尾微微上扬,正看着自己,顿时收回目光,脸马上红了,专心帮少年包扎。    “好了,”系好后,高慧问,“紧吗?”    “不紧,刚好。”少年低头看着高慧,微笑说。    “阿姐!”    “阿姐!”    远处传来高添的哭声,一声比一声近。    “我得走了,我弟弟在哭。”高慧微微一福。    说完转头就跑。    “你是哪位大人府上的小姐啊?改日还你帕子。”少年在她身后喊道。    “高…”高慧已经跑远,后面的声音消散在风里。    高慧将这段往事说与父母听。    “原来还有这样的插曲,我道这平阳王与我们家素来没有走动为什么这般大动静非要求娶我的女儿。”高大人用大拇指缓慢的摩挲着掌心。    “太后寿宴之后,平阳老王爷出了事情,他就拜别皇上和众皇子,匆匆回了平阳。”兰心郡主说,“所以后来你们也没有机会再遇见。”    “回禀母亲,当时是去寻找添儿,不想有此一出,后来女儿就将这事忘记了。”高慧柔柔说着。    “既是有过如此渊源,他前来求娶你,听起来是个善良的孩子,母亲也放心些。”    “是,母亲。”    “种种迹象看,平阳小王爷将你放在心上,今日送了纳采礼来,活大雁一对,四十九台见面礼,我大唐律公主的规格为八八六十四台,他送了七七四十九台来,足见对你的珍视。”    高慧点点头,脸上掩不住的笑意。    “明日待他的长兄前来问名,之后便是纳吉,我们不同于普通人家,皇上赐婚,圣旨等同于聘书,只是不知这平阳王是否还会送王府的聘书过来。我们家也要抓紧准备,要准备的东西还多的很,父亲母亲定让我慧儿风风光光出嫁。”    高慧红了脸,轻轻点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