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零九章 出征 (第2/2页)
子李承乾带着一众皇子公主,长孙皇后领着后宫的嫔妃,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则率领着群臣,齐齐的跟着李二跪倒在太庙前。 “天佑我大唐万世基业!不肖男李世民,率举国之力,征讨吐蕃,愿我大唐将士,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李二陛下恭恭敬敬的带头在太庙前磕头祭天。 陈宇忙跟着群臣一同跪下,嘴里也不知道在念叨什么,这会儿肚子饿的咕咕叫,穿的铠甲也没得法子揣胡饼了。幸好身边长孙冲看出来了,偷偷摸摸的给他塞了两块糕点,陈宇三口两口的就吞进了肚子,还了一个感激的眼神给他。 “今日我大军开拔,朕与将士们同在!诸君,武运昌隆!”李二拿过太监递来的酒杯,高高举起,随军出征的将士包括陈宇,拿拿过酒杯,一饮而尽! 但是陈宇纳闷儿的是,电视里不都是喝完了把酒杯往地下一甩么,怎么这会儿没有呢? 瞧着台下众人山呼万岁的热情劲儿,李二陛下的中二病又犯了,他得意的挥挥手道, “宁远将军陈宇何在啊?” 陈宇一听,怎么又点老子的名,今天出征你叫我干啥?但是脚不敢停,忙出列道, “臣在!” 李二摆摆手, “都说你陈子寰乃我大唐诗仙,今日出征,可有诗文写来啊?” 陈宇翻了个白眼,腹诽了两句,但是脸上还是笑眯眯的, “臣听凭陛下吩咐,还请陛下赐臣笔墨。” “哈哈哈哈,好,不愧是子寰,说写就写,来人,上笔墨!” 武将们这会儿正打着哈欠呢,对写诗一道实在是不感兴趣,还不如早点出征让他们杀个痛快,文臣就不同了,今天这日子皇帝下令写诗,那一定是写边塞诗了,陈宇之前就作过“男儿何不带吴钩”这千古名作,要是今天写砸了,那可就有好戏看了。 其中崔氏一族的自然是最起劲了,陈宇之前把诗文抄袭的太好,总不见得每一首都是千古佳作吧,今天皇帝钦点,看你陈宇怎么写来! 大臣们有的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有的想看陈宇出丑,公主们可就不同了,以长乐公主为首的几个公主恨不能钻到陈宇身边,为他研墨, “哎呀,长姐别挤了,若不然求求阿耶,让他带你出征呗。”襄城公主取笑着长乐公主。 “哎呀呀,你没瞧着十七妹,眼睛都直了,平时可没这么斯文相。”豫章公主则刮着高阳公主的鼻子。 “莫吵莫吵!看子寰写的什么来着?”长孙皇后嗔怪的看着这几个公主。 陈宇得意的环顾了一下四周,娘的,其他不好写,边塞诗老子有的是,嗯~,征讨吐蕃是吧,正想着,手里不停,在纸上一气呵成的写道,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好一个‘不破楼兰终不还’!”凑的最近的虞世南第一个抚掌称赞了起来,李二陛下忙走下来,生怕这老东西又和上元节一样,仗着自己三朝元老的身份拿走了陈宇的诗稿。 “不错,子寰诗仙之名,当之无愧!朕以为,此诗当悬于宫中,待诸位将士凯旋之日,朕再拿出来,为尔等庆功!”李二不给大臣们开口的机会,立马宣示了这诗稿的主权。 虞世南只能撇撇嘴,又不敢再和李二争,倒是长孙皇后也上前几步,拿过诗稿,诵读了一遍,又拿着诗稿给几个皇子和公主传阅。 长乐公主捧着诗稿就不肯撒手了,若不是今天这大场面,说不定还得和李二讨价还价,藏了这份诗稿在自己宫中。 “子寰呐,朕对你寄予厚望,盼能建功立业,为国分忧才是。”李二语重心长的拍了拍陈宇的肩膀,还不忘看了看身后的公主们。 陈宇还没反应过来,一旁的长孙无忌等几个老家伙们看的明白的很,啧啧,李二这是打算招女婿了,几个老狐狸一个眼神交流,纷纷颔首。 “臣定当为国尽忠,不负陛下厚望!”陈宇只能茫然的躬身一揖。 “李药师何在?”李二又是大手一挥,李靖忙躬身出列, “臣在!” “出征!”李二中气十足的一声令下,李靖虽然已经年过花甲,仍是红光满面,转身挺直了身板, “陛下有令,大军出征!” 众将齐齐一拱手, “诺!”随后,在众臣的目光注视下,走出太庙,骑上骏马,遥遥一拱手,马蹄声隆隆,朝着城北大营而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