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04.打完收工 (第1/2页)
,和明星老婆的恋爱日常 周冀的话,完全印证了徐闻的“小人之心”。 虽然对陌生人打语音这件事,不一定代表什么,但徐闻知道,这绝对不对劲。 诚然,有很多性格外向、不拘小节的人,日常联系不管熟与不熟,都是哪个顺手哪个来,根本不会考虑给刚认识的人打语音通话是不是不礼貌。 但李锦明绝对不会是这样的人。 因为能做到这么不拘小节的,基本上也都是心胸宽广的类型,而李锦明完全相反,甚至性格上也偏于内向阴郁。 再加上,从事文字工作的人多多少少都有强迫症,会这么不知分寸的,很少。 所以徐闻已经百分之百确定,李锦明有猫腻。 至于这猫腻是什么,他一时半会儿想不透,但是想知道的话,可就太简单了。 让周冀和王海韬下班后,徐闻坐在办公室里想了想,然后就打通了韩立州的电话,把稿子发给他。 真相立马水落石出。 韩立州说:“老弟,你这不对啊,金曲三十年的网络投票活动确实有,可不是选十首,而是每十年选十首,总共是三十首啊!” “你确定?” “当然确定!老弟,你这底下人不行啊,怎么能犯这种低端的错误……” “你确定吗?”他又问了一遍。 “基本上已经定了吧,当然只是内部消息。” “你是什么时候知道这个消息的?” “前几天吧……大概上周末就知道了!” 徐闻露出冷笑来:那就没问题了。 李锦明的采访是周三进行的,而韩立州在上周末就知道了确切的方案,那就足以证明,不是采访结束后主办方临时改了主意,而是李锦明故意为之。 从周冀和王海韬的说法来看,李锦明的稿子和采访现场对得上,也就是说,主办方的吴经理说的就是十首,而不是三十首。 那么问题来了,吴经理为什么说谎? 他作为主办方,总不可能比仅仅是受邀嘉宾的韩立州,得到确切消息还晚吧? 再加上他和李锦明分明认识,却假装第一次见面,足以说明两人之间密谋着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 徐闻稍微想想,就知道李锦明心里打着什么如意算盘。 要说单纯制造一个小谬误,那肯定不至于,因为这样的话,作为稿子原作者的他也逃不了关系。所以,他肯定还在别的地方等着徐闻。 那就只能是稿件审核。 按照惯例,稿子在排版印刷之前,都是要发给采访对象看一遍的,尤其是涉及娱乐圈的事,自然更该如此。 而这项任务,一般在稿子提交组长审阅之前,就已经完成了。 但这次不一样,李锦明交稿子的时候特意说明:因为这是一篇大稿子,他只负责了“创新”这一部分,“传承”的部分在徐闻手中。 所以,他只管写稿,至于汇拢之后再发给主办方审阅,那他就不管了。 徐闻当时没觉察出毛病,现在想来,这稿子发给主办方的吴营波,多半得不到回复。 现在是周五晚上,周六中午之前就得出样刊给主编审核,晚上就开始印刷。 也就是说,留给这篇稿件作最后审核的时间,只有半天。 如果这半天内,徐闻联系不上吴营波,多半会抱着差不多得了的心态把稿子交到制版室,主编老白也绝对看不出任何问题。 稿子就这么登出去,杂志社就完了! 这么大的错误,《娱乐周刊》必将引发网络群嘲,集团高层必定震怒。 那么往回倒,作者李锦明没有任何问题,因为他采访得来的消息就是十首歌,而不是最后的三十首。 这一点,有周冀、王海韬两人作证,现场录音也绝对做不了假。 找吴营波对峙,徐闻都能猜到他会怎么说:“哎呀,这个主意是这两天临时改的。我当时就说,这个方案不要传播出去,最好等我们官方发布消息再说,你们不听啊!” 吴营波的话即使找到主办方,也是没毛病的,因为按照韩立州的说法,十首歌的方案是存在的,只是后来才改成了三十首。 韩立州知道这件事是在上周末,但也只能说“基本定了”。 这就是中华文化的厉害之处,基本、大概、约摸、也许……这种模棱两可的词不要太多,最终解释权完全归他们所有。 所以这起事故,最后倒腾来倒腾去,责任只能由徐闻承担:谁让你不把稿子发给主办方审的?什么,联系不上?那你不能等联系上了再说吗? 想通了李锦明的策略,徐闻简直哭笑不得。 这个计谋,真的太蠢了,蠢到都不能叫“计谋”。 徐闻有太多机会规避陷阱了,比如认死理,一定得等吴营波看了稿子才发,实在联系不上,就通过白浪找到主办方其他负责人。 当然徐闻自己也承认,他不见得会这样做。 因为这只是一篇新闻稿,而不是人物专访,所需要把握的尺度要小得多。 在杂志社,只有涉及明星的稿子才是必须要让对方过审的,这事上杂志社之前吃过不小的亏。 而对于新闻稿和其他类型稿件,则没有强制要求。 基于这一点,李锦明其实相当于开了一个只赢不输的赌局:如果徐闻没坚持让主办方审稿,就这么自信地把稿子交上去了,事发后必定引发集团高层震怒,以他过于年轻、不够谨慎为由直接拿下。 如果徐闻出乎意料坚持找到主办方审稿,且审出了这个错漏,那也完全和李锦明没关系,甚至连检讨检查都不用。 而这件事发生在排版前,高层并不知情,所以徐闻也不可能因此而露脸。 想明白这些,徐闻又觉得,李锦明似乎没那么蠢。 他越发哭笑不得,当下没有动作,只是把稿子发给了吴营波。 然后一直等到第二天中午,吴营波仍没回复他,打电话也不接……徐闻心里就有主意了。 他再次给可爱的韩立州去电。 “喂,老弟,又有什么事啊!”韩立州对于他的电话,一向都是秒接。 “老韩,吴营波你认识吗?” “吴营波?名字听着耳熟,谁啊?” “这次金曲奖的承办方,是一家什么文化传媒公司的副总!” “哦,你一说金曲奖我想起来了。是有这么一号人,还上云朵来过,请我们吃饭来着,拜托我们一定要出席!” “你腕儿够大的啊,还得金曲奖来请你!” “不是我腕儿大,是云朵音乐腕儿大,整个华语音乐圈,1/5的天王天后都在我们公司,你说他能不上门当孙子吗?不把我们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