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2章太极听劲 (第1/2页)
我的无限剧本空间正文卷第112章太极听劲“事不宜迟,那就现在开始吧。” 老周头搓了搓手,似乎抱孙子的事儿已经成了他内心中的一个执念。 “要明白什么是听劲,首先就得明白什么是劲。” 劲,就是力气的延伸。 听劲,就是听明白对方的力气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譬如这样,你站着别动。” 老周头一把拽住许诺手腕,使劲朝他这边狠狠的拉扯了一下。 尴尬的是,许诺依旧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这就不得不夸奖谭腿的马步异常稳健。 许诺虽然修炼谭腿只有1年,但他在一个人的武林中陆陆续续呆了接近1年,在加上平日勤加练习,金蟾坐莲的桩功作用在这一瞬间显露出来。 “咳咳,你放松全身,我是给你做个师范。” 老周头一下扯不动,只得为自己找个台阶下。 这一次,许诺被扯动了。 他身子向前一颤,为了控制重心,右腿不自觉的向前迈了一步。 “你看到没,我用力扯你胳膊,你为了控制不摔倒,重心就必须向前移动。” “这样,我在扯动你之前,就已经判断出了你接下来重心移动的方向。” 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简单到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甚至从未去思考过。 老周头突然向上撇动许诺的右手中指,为了配合老周,许诺此刻全身放松,右臂为了减轻痛意,不自觉的向上弯了弯,整个上半身反而向后倾了2寸。 “我搬动你的手指,为了减轻痛意,你的身子必然向后倾斜。” “这就是劲的轨迹,不仅仅是受重力影响,而是身体构造和重力的双重影响。” 许诺一下子茅塞顿开。 人体的身体构造是极为复杂的,人的躯体从表到里,分别是由皮肤、血rou、筋脉和骨骼组成,而链接全身上下的骨骼和筋脉又是合在一起的。 通俗说,就像一个水葫芦,你按下头,尾巴就翘了起来。 但其中又蕴含着某种道理。 牵一发而动全身。 “现在换你打我,咳咳,这可是在帮你做示范,力气不要太大,意思意思一下就行了。” 老周头有板有眼的教了起来。 许诺随即一拳锤向老周头的前胸。 未等许诺拳头靠近,老周头突然右臂一绕,在空中摆了半圈,一下子搭在许诺拳头上,随后又是一绕,许诺的这条手臂就被荡开了。 “这一拳,我提前判断出了你的力量轨迹,就能轻松的化解。” 其实所谓的听劲。 就是耳听、眼观及周身肌肤触觉,觉察和心灵、神经系统的感知,来提前判断出对方力量运行的轨迹。 耳听、眼观及周身肌肤触觉很好理解,那么什么是心灵和神经系统的感知呢? 老周头故意卖了个关子。 “心灵指的是第六感。” 佛门有心眼,道家有法眼,而我们习武之人,首先要将自己融入自然之中,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 一旦你成了整个环境中的一部分,周围若有任何风吹草动,你就会第一个感知,这就是心灵感知。 “不过这东西很玄乎,我目前也是一知半解,我的建议是通过冥想,可以加强你的心灵感知能力。” “除了心灵感知外,我强调的是神经系统的感知,通俗说,就是通过你的毛孔,来提前感知危险来至哪个部位。” 老周头神秘一笑,对许诺虚心聆听的态度十分满意。 总算找到了一丝长者的尊严。 若换成其他年轻气盛之辈,谁会听一个手下败将湖弄玄虚? 许诺闭上眼,幻想自己成了整个滩涂上的一簇野草,草根下,有几只蚂蚁正在爬行,旁边还有一只躲着觅食的蟋蟀,不远处的上空,一只鸟儿盘旋的飞过。 突然间他感觉到自己手臂上一麻,十分警觉的睁开双眼,没想到手臂前只有一个鱼钩,距离他的肌肤不到20厘米,鱼钩被老周头拿在手中。 “是不是感觉到了?” 人在面临危机之时,经常会感觉头皮发麻,汗毛一根根炸了起来,这并不是一种空洞的文字描述,而是事实就是这样。 就是毛孔提前感知到了危险。 而人体全身上下,是由无数根毛孔构成的。 许诺听明白了。 听劲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最简单,耳听,眼看,肢体触碰。 在和对方过招的过程中,提前判断出对方要攻击你哪个部位,对方的力量从哪里打过来,要打到哪里去,你如何才能化解。 什么? 你说你仍然不明白? 凡事无绝对,只怕有心人,这也是太极拳为何要‘十年不出门’的原因。 这闭门练习的十年中,其中的3年,就是练习各种被人摔打,摔得多了,自然就明白了对方的力量‘从哪来,到哪去’。 这和庖丁解牛的道理一样,听起来神乎其技,无他,唯手熟尔。 第二层,则是利用遍布人体全身的毛孔来感知危险。 第三层,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