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四章:新儒旧儒,孔家分裂!惟愿天下太平长久!  (第1/2页)
    鲁地,孔家文庙。    宏伟的殿宇内。    一身儒袍,面容和蔼,手捧经书的文圣圣像屹立在殿内。    正此时。    一道不忿的声音陡然响起。    “苏长歌,不过是个黄口孺子罢了,他凭什么歪曲儒道之意?”    “窃取先祖儒道!”    圣像下,一名头发花白的老者怒骂道。    而在老者面前,站着数十道身影,他们乃是孔家主脉各房的家主。    孔家传承数千年之久。    势力雄厚,族内各房利益盘根错节,早就自成一套体系。    衍圣公之位在嫡系血脉中择优继承,而其他嫡子、庶子则分房,其中才能上佳者为家族长老,负责协助管理族内各项事务。    那些没当上长老的各房家主,亦会分得到不少田产。    若与主脉出了五服,又没有天资聪颖者、考取功名者,则会沦为支脉旁系。    田产倒是不会没收。    但碰上事情。    一切要听从主脉吩咐,违逆者收回田产,生老病死跟主脉无关。    时至今日,孔家不仅子孙遍布鲁地,而且鲁地将近半数的田产,皆在孔家的掌控当中,说是当地的土皇帝都不过分。    而在鲁地的读书人。    也唯孔家马首是瞻,自诩为儒道正统,瞧不起其他学派。    至于亚圣孟家。    虽然与孔家同在鲁地,先祖同为圣人,但待遇上却不可同日而语。    毕竟文圣乃是大成至圣先师。    孔家世袭衍圣公之位。    即便王朝更迭,孔家依旧屹立不倒,甚至诸多上位不那么光彩的皇帝,还需要孔家配合,承认其治理天下的合法性。    正因如此,别说是亚圣孟家。    就算是其他圣人的子孙后代全加起来,也不够孔家打的。    正统性和底蕴摆在那。    只要儒道恒在。    孔家血脉就会一直延续下去。    但如今,就在苏长歌正儒道之意后。    孔家中有不少人文宫崩塌,蕴养多年的浩然正气消散,这其中就包括主持事务的长老,还有那些重点培养的子嗣。    而这。    严重损害到他们的利益。    堂堂文圣后人,家族长老,结果蕴养不出浩然正气。    外面的读书人凭什么听你们的?    而且在族内,同样会掀起轩然大波,毕竟少了儒生的这层身份,他们凭什么在族内掌权?合法性和基本盘直接血崩。    打个比方,大家都是先帝血脉。    凭啥你做皇帝?    换成孔家,相当于大家都是文圣血脉,凭啥你做长老,主持家族事务?    但既得利益者会就此放弃利益吗?    显然不会。    此时,伴随老者的声音落下。    一道附和的声音响起。    “儒道之意,乃昔日先祖文圣定下。”    “苏长歌想更改儒意。”    “于情于理都应当到文庙,先询问我孔家,然后再向先祖文圣请示。”    “然而,此黄口孺子,居心险恶,擅自做主,不礼敬文圣,名为正儒道之意,实则分裂儒道,以浩然正气界定儒生。”    “简直罪无可赦,罪该万死!”    站在老者身后不远处,一名身穿儒袍的中年人高声喊道。    在他看来。    苏长歌正儒道之意可以。    儒道越是兴盛。    他们孔家的影响也越大,但偏偏他立新儒的同时,还要废旧儒。    这虽然对孔家的地位没什么损害,可却侵害到他们的利益,直接将大部分人打成旧儒,与拥有浩然正气的新儒形成对立。    原本团结的内部,开始分崩离析。    而不只是孔家,整个文坛都会因此分为新旧两派,相互争执算计。    毕竟当旧儒失去合法性。    又想握住手中利益。    只能团结起来疯狂打压新儒。    而此时,就在中年人的声音落下。    一道驳斥声立即响起。    “堂兄,吾以为汝此言差矣。”    “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    “苏圣此举,扫除那些冒名儒生,以仁义之名戕害百姓的jianian佞宵小,重振儒道,乃不朽之功,何来分裂儒道之罪名?”    一个相貌堂堂的青年站出来。    语气锵锵有力。    他对苏长歌所做的事格外认可。    但凡明事理,心怀仁义,皆知道此事对儒道,对天下都是大善。    可面前的这群人,居然因一己私欲,侮辱苏圣功绩,他们难道就不反思下,自己为何没有浩然正气吗?还不是行事不正!    “孔泉,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你难道不是孔家一员?”    “如今苏长歌此举,险恶之心昭然若揭,你居然还替他说话!”    被指责的中年人开口回怼过去。    “哼,自己其心不正,品行不端。”    “文宫崩塌也是活该,如今反怪到苏圣头上,简直如跳梁小丑,可笑至极。”    换做孔泉的青年半点面子没给,直接回怼。    他平日就看不惯这群人。    只是素来不和他们打交道,可现在对方文宫崩塌,不思悔改也就罢了。    还在这混淆是非,这让他忍不了。    “一口一个苏圣,他也配?”    “若非你姓孔,我还以为你是苏圣的孝子贤孙,太孝了,直接给他封圣。”    中年人阴阳怪气的讽道。    声音落下,孔泉却是丝毫不慌,淡淡回道:“断脊之犬,一句苏圣便戳中汝之痛点,如此急不可耐的胡乱撕咬他人。”    “昔日文圣弟子颜回,亦未成圣。”    “世人感念其仁义、功绩,赞颂其为颜圣,如今苏圣有不朽之功于儒道。”    “称之为圣又如何?”    “如此,便让你这等小人急了?”    孔泉开口,理直气壮。    刚才那个还在叫嚣的中年人,脸色顿时一阵青一阵白。    但就在此时。    头发花白的老者缓缓开口。    “孔泉。”    “孔冰乃是你堂兄,你岂可对他出言不逊,你眼中还有无长幼尊卑?”    “还不快向孔冰低头认错!”    老者目光看向孔泉。    他就知道,随着新儒旧儒之分出现,族内肯定会发生冲突。    孔泉只是个开始,等到新儒成了气候,这群人就会争夺族内的权利,驱逐旧儒,所以他要先下手为强,维护自身权利。    “凭什么?”    “吾辈儒生,为何要向小人低头?”    听到声音,孔泉反声质问。    而老者似是预料到他会如此说,脸色没有丝毫变化。    “小人?”    “同为文圣后人,血脉相亲,如今却因一外人,在先祖圣像前同室cao戈。”    “孔泉,你心中还有没有家族血亲?”    “你不配为我孔家子孙!”    老者看着面前的孔泉,出言训斥。    他承认自己有私心,但内部矛盾爆发,对孔家百害而无一利。    所以他才召集族人到文庙,为的就是解决矛盾,将刺头新儒全部逐出孔家,这样既保证自身利益,又将损害降低到最小。    而此时,随着老者声音响起。    孔泉脸上毫无惧色。    “大长老,泉此前敬你德高望重。”    “可如今观长老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