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章:罢黜百家,统一思想!儒道之心,浩然正气!  (第3/3页)
想中那样,使天下大同。    也正是因此,他才会先讲亚圣、礼圣、董圣,毕竟这是历代先贤都未解决问题,他也只是在按礼圣、董圣的思路往下走。    至于这条路的结果如何。    如今来看。    虽然缓解了思想上的争执,但取而代之的是儒道开始走下坡路。    别的不说,天地大儒的人数相较巅峰时期而言,根本不可同日而语,甚至就连大儒,也有不少是严院长这种凑数的。    是利是弊。    朱圣自己也很难说清楚。    目的的确达成了。    可损失重大。    随即,他看向苏长歌,说道:“按照老夫当初与董圣商量的法子。”    “就如王朝一般,理学内部也会腐朽,所以有两个应对之法,一是新的学派取代理学,二是将理学内部的腐臭全部扫荡一空。”    “相当于改朝换代和王朝中兴。”    “如今你自立心学。”    “第二条路肯定不会选,而走第一条路的话,便是在走老夫的老路子。”    朱圣看着苏长歌,他不知道此子会做出什么选择,但他希望能开辟出一条新路来,因为...儒道不该如此死气沉沉。    只是朱圣又怕。    怕回到当初那样,各派之间争执不休,尔虞我诈的环境下。    因此,他没有去干涉苏长歌选择。    只是将一切摆在他面前。    “多谢朱圣赐教。”    此时,苏长歌听完朱圣的话,站起身来对他拱手行礼。    经过朱圣的梳理,他虽然没得到答案,但却是明白了历代圣人的解题思路,也明白了儒道为什么会变成今天这样。    只不过他心中还有一问。    至关重要。    “敢问朱圣,浩然正气究竟为何?”    苏长歌凝声问道。    听到此问,朱圣望了他一眼。    然后才说道:“想来你也知道蕴养浩然正气的三种方法。”    “第一是读书明意,明悟圣贤道理,第二传播道理,教化百姓,这是民心,第三是顿悟,学问得到天道认可。”    “然而,本质上来讲。”    “浩然正气实际上就是心的力量,分别对应己心,民心,天心。”    “这也是为什么误入歧途,歪曲道理之人,依旧能蕴养浩然正气的原因,因为他们坚持己心,又得到百姓民心。”    “你知道天地大儒为什么那么少吗?”    “因为凡成为天地大儒。”    “其心、其学问必须要得到天道认可,己心和民心只够他们走到大儒。”    朱圣开口解释道。    闻言,苏长歌知道这是儒家辛秘。    毕竟在世人眼中。    儒道的浩然正气,一直都是孟子口中的至刚至大之气    如此来看,儒道能崛起不是没道理,为了从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包装、营销的套路都用上,不过这么做也没什么。    浩然正气。    光是听起来就让人觉得很正派。    而且儒家本身的道理,也是讲究仁义孝悌,纯儒将其称为浩然正气并无不可。    假如要是取名为心气、心力之类的。    就少了那股堂堂正正的感觉。    “多谢朱圣赐教。”    此时,苏长歌再次拱手感谢。    知晓浩然正气的来源后,他隐约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不过还有一些东西,需要苏长歌去思考解决,一旦想通,便能够解决自己的问题,将那些害群之马从儒道中踢出去。    “老夫所讲的,能对你有用就好。”    见状,朱圣淡淡一笑。    他也希望苏长歌能走出条不同的路来,最好是彻底解决儒道的问题。    就如董圣当初寄希望于自己,一代人托付一代人,只为了让儒道变得更好,让百姓过的更好,但朱圣对此也没抱太大希望。    或者说对现在的苏长歌。    不抱太大希望。    毕竟此子现在还太年轻,见识和经历的太少,接触的道理也不多。    自己当初光是想办法,就耗费了整整十几年的光阴,而且那时他已经古稀之龄,有着几十年积累,苏长歌这才用多久?    而后,朱圣缓缓言道。    “老夫能留在这的时间所剩无几,你可还有何事要问老夫?”    “暂时没有。”    苏长歌恭敬的开口:“辛苦前辈特地走这一遭了。”    不论是朱圣,还是历代圣贤,亦或者当世之人,只要他们心存仁义,所作所为是为了百姓,那他都会抱以尊重之心。    毕竟道理之争是道理之争。    不涉及两者关系。    “嗯。”    朱圣闻言,轻轻颔首。    随后,就像从未来过一样,化作一阵光点,在牢房中消失。    而苏长歌则再次盘腿坐下思考。    只不过。    相比于牢房中的清净,随着斩立决的日子越来越近,外界一天比一天乱。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弟,你再闯祸,哥哥我就要篡位了更新,第一百四十章:罢黜百家,统一思想!儒道之心,浩然正气!免费阅读。https://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