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六章:真佛印记,慧剑斩断烦恼贼!慧贤西行传法!  (第2/3页)
对着佛像打坐禅定,省吃俭用供奉佛像,还不如自己过好,这才是佛想看到的。    正因如此。    慧贤想要为过去种下的因赎罪。    用真佛赐下的佛法,去解救那些信徒,让他们重归正道,自强自足好好活着。    如此,世间遍地都是净土。    而听到慧贤的话,苏长歌并不感到意外,只是凝声道。    “你此去,可能会死。”    这不是危言耸听。    弘扬真佛之法,解救信徒,就等于触碰了伪佛的利益,跟佛教翻脸。    对方必然会动手赶尽杀绝。    可以说。    此番西行可谓是危机重重。    而他此问,乃是想试探慧贤信念是否坚定,是否具有大勇气,大毅力。    “多谢真佛提醒。”    “但此乃小僧业果,必须偿还,而且若为解脱救人而死,小僧便得道了。”    慧贤双手合十,脸上无一丝怖色。    在选择西行赎罪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做好了被伪佛杀死的准备。    而见他已经下定决心。    苏长歌也不再劝说,虚指一点,将真佛印记投影到慧贤心中。    “你此去西方传法布道,必然危险重重,此乃真佛印记,可看清世间一切本相,不受外物迷惑,希望能帮的到你。”    此时,慧贤感受到心中那卍字印记。    以法力驱动。    刹那间,他眸中闪烁神光。    低头看向百姓。    只见七情六欲各种执念化作各种表情居于心间,但主次并不分明。    不过这也很正常。    因为从未拿起,普通百姓本就没什么特别强烈的欲望执念。    但这其中身穿锦衣之人,有的痴迷于酒色财权,或者是易怒易气,但他们心中人影皆被关在一座牢笼中,并没有出来作祟。    “真佛之法果然玄妙。”    看到这一幕,慧贤心念一声。    此时,他忽然想到什么。    好奇的看向苏长歌。    然而,只见苏长歌就站在那,平平无奇,没有半点特殊神异之处。    慧贤见状愣了一下,但很快脸上就露出笑意,真佛不愧是真佛,表相即是真相,洗净铅华,跟自己这等俗人不能比。    心念至此。    慧贤双手合十,出言感谢道。    “多谢真佛赐法。”    “不过还望真佛多加小心托托木和真琏伽等人。”    “小僧之前听到他们密谋。”    “妄图以下毒等手段,残害真佛及身边人,还有大晋将士,不得不防。”    慧贤开口。    这一刻,伴随声音响起。    不远处的托托木等人,面如猪肝色。    本来还以为这秃驴是自己人。    但没想到这尼玛的是jianian细,反手就把自己等人出卖给苏长歌!    而此时,听到慧贤这番话。    苏长歌淡淡一笑,知道托托木等人在现场,于是直接喊道。    “托托木!真琏伽!”    “凡苏某身边人,或大晋将士及家属出半点差池,吾必先找尔等麻烦!”    苏长歌开口。    清朗的声音响彻整片寰宇。    听到这番话,托托木和真琏伽等人一脸阴沉,冷冷盯着台上的身影。    但刚才那无比宏大的天地异象,以及真佛的这个名号,让他们心中又有些忌惮,不得不收起歹念,放弃之前谋划。    慧贤闻言,眼中露出敬重之色。    真佛不愧是真佛。    果然有大智慧。    如此一来托托木等人知道被盯上,投鼠忌器,必然不敢轻举妄动。    随即,慧贤双手合十,行礼告辞。    “既如此,小僧也该走了。”    话音落下。    慧贤一步踏出,消失在原地,出现在千米之外,朝着西方走去。    苏长歌远远的看了他一眼。    眸中神光闪烁。    瞥到他心间那米粒大小的纯正佛光。    若此趟西行慧贤能洗脱身上因果,解救被伪佛迷惑的信徒,或许可成佛。    而后,随着苏长歌心念运转。    十二品金莲缓缓下落。    触地的一瞬间,化作佛光消散于天地,而他心头净土内出现一朵金莲。    金莲周身佛光流转。    扎根净土,滋养真佛印记和慧剑。    苏长歌见状,知道此物对自己神魂有益,因此并没去多管。    而此时,无数百姓围了上来。    无数赞扬的声音响起。    但苏长歌没有久留,与兄长、弟子们寒暄一阵后,便再次回到了军营。    大晋即将与蛮夷精锐开战,事分轻重缓急,其他事都可以慢慢来,但这件事关系两国谈判,苏长歌自然要看紧一点。    至于西域天竺国佛教的事。    人在大晋。    苏长歌就算想管也管不到,更何况他此时还不想掺和这趟浑水。    反正对方也拿自己没办法。    而且在苏长歌看来。    先苟发育,等境界提上去了,带着百万大晋军队过去横推才是正道。    .......    之后的几日。    老皇帝许诺的赏赐并没有赐下来。    看样子,应该是准备等战胜蛮夷铁骑精锐之后,两功一起并赏。    苏长歌对此倒没什么意见,现在的他手上虽然没有实权,但不缺钱,不缺人脉关系,而且在百姓和读书人心中声望颇高。    正是这样。    爵位和钱财在他眼中并没有多重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