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78、辩证先辩舌【求月票,求追读。】  (第1/1页)
    学习。    高效的学习。    总结和思考是必不可少的。    同样善于发现问题也是总结和思考的前提。    天气晴朗,室内温度18℃。    许是要下雨,空气中弥漫着一丝潮湿闷热。    下午没了病人,方浩从自己的工衣柜里取出了自己的笔记本,来到了值班室。    恰好,孙妍也有值班室,研究方浩的那篇论文。    而一旁袁忠那家伙也不知道在电脑上鼓捣啥。    时不时的他还偷偷瞄孙妍一眼。    方浩步入值班室,孙妍他们也发现了方浩的到来。    不过他们都没有说话,三人形成了一丝默契,各忙各的。    找了把椅子坐下来,将电脑放置在办公桌上。    方浩打开了自己了日记本文档。    回想一下早上韩媛治痛经的资历资料。    他总觉得有问题!    为什么那些经手的中医辩证就不准确呢?    中医望闻问切。    是个学中医的人都知道。    那难在哪里?    辩证不准确又是为何呢。    望诊。    望神,望面,望舌。    闻诊。    听声音,嗅气味。    问诊。    问病史,问热寒,问汗,问睡眠,问二便,问出汗,问小儿,问妇女。    切脉。    浮,洪,大,沉,弱,迟,缓,结,数,促,虚,细,代,滑……    望神知病程。    望面知主病。    望舌可辩阴阳实虚寒热里表乃至于瘀血营卫……    因此步入近代,许多中医大拿也提出了“舍症从舌”。和古代中医者出说的“舍症从脉”是差不多的道理。    意思就是说,当医者无法从病人表证中提取到有用的信息时,当从切脉和舌头入手。    因此看舌和诊脉也成了辩证的金标准。    近代许多中医大拿也都是这么呼吁的。    可惜在临床绝大多数的年轻医生,因为经验不足或者先入为主的原因。    都是按部就班的按照望闻问切来。    因此若是寻脉不准,看舌不清就按照病人陈述的病症来治病了。    可病人不是医生,往往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有限。    痛说成麻,麻说成痛,也是十分常见的。    而且有的病人自身的病症都不是很清楚,医生问诊时也带着一丝这就导致从症辩证的误差。    如此用药,自然就不对症了。    而且病人的身体是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的,这也是导致病症不明的主要原因。    因此辩证时应该以舌象和脉象为主。    比如说乙肝病人。    要知道很多乙肝病人是没有任何症状,如此乙肝病人的辩证还如何进行?    答案是望舌诊脉入手。    说起望舌,方浩还想起了《辩舌指南》    辩舌指南开篇有言:“窃维四诊以望居其先。望者何察面色观目神、辨舌苔、验齿垢四者而已。四者之中,尤以辨舌为最要。盖舌为心之外候,苔乃胃之明征,人之有病与否,但观苔色如何,即可知其大略。较之西医用器探病,尤为确切。”    书中开篇就强调望舌的重要性。    辨舌指南的作者生于近代民国,那时候正是西学冲击中医最为强烈的时候。    所以书中也着重强调了中医望舌辩证比西医用仪器看病更为准确。    方浩看辩证指南还是在上大学的时候。    那时,刚刚入学,第一堂课教授就着重强调了辩舌指南在临床中的重要性。    初看时方浩觉得晦涩难懂,后开细细研读查阅资料和文献译文,才知一二。    后来进入医院临床工作,方浩才知道辩证指南在临床辩证中的有多重要。    若是让方浩从他所阅读过的医书里选一本推荐给临床中医学者的话,他必然会首推辩舌指南。    举个例子就完全可以说明问题了。    西医在国外看病是没有看舌这诊断步骤的。    而西学传入中国后,才结合了中医的望舌这一诊断步骤。    这充分说明了看舌的重要性。    因此,在临床辩证中就应当以望舌诊脉为主,其他病症信息皆为参考才是。    而事实证明凡事中医学有所成者,必然会望舌!    方浩将自己的心得一一记下。    中医要善于思考,别人的问题也可以用来警醒自己。    如此才能不断前行。    记录完自己的思路。    方浩将其命名为论辩证中辩舌的重要性。    随后默默点开点开自己加入了书架的辩证指南。    趁下午没有病人,温故而知新也。    有的人认为已经如果上班没有足够的病人,下班够早的话应该去送送外卖跑跑滴滴,起码还能赚钱养家不是。    其实不然!    医学的边界浩瀚无垠,人的一生匆匆数十载,若是是把精力放在其他方面,那将一事无成,事实上也是如此。    在医院里行医半生,寂寂无闻的医生不知凡几!    学医之人,当纯粹尔,潜心向学,有始有终,不断探索。    方浩正在看书的时候,赵语和王玉兰不知何时来到了值班室外面。    她们探着脑袋,见值班室里还有袁忠孙妍。    都有这扭捏了起来,不敢上前!    她们来此自然是想找方浩给她们看看。    实在不行也可以先打好关系。    等痛的时候再找方浩那岂不是更好说话了?    只见赵语手中拿着瓶牛奶,王玉兰着拿着一袋黄澄澄的橘子。    门外,赵语看向黄玉兰小声的鼓励道,“兰姐你先上,我殿后。”    黄玉兰瞪大眼睛,“为啥是我先上?是你比较急吧。”    她们两个磨蹭了许久,不知何时方浩已经回过头来笑着问道,“赵护士,兰兰姐你们有事儿?”    值班室里的其他两人也看了过来。    “这个嘛……”赵语有这支支吾吾的看向黄玉兰。    黄玉兰咬了咬牙道,“方医生,我们刚刚去了趟超市,发现东西买多了,有橘子还有牛奶!你要不要尝尝?”    人多黄玉兰也不好直接说让方浩给自己看痛经!    因此只能用迂回策略了。    方浩看着她们扭捏的样子,顿时笑了,肯定是他给韩媛治病的事情,这两人知道了。    这事想想也就明白了。    刘晓燕可是八卦之王。    她也在场,小护士们嫣有收不到风声的道理?    所以她们现在估计是来献殷勤来了!    想到这里,方浩笑道,“吃!当然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