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七章 行山高无厌,只攀巅峰处  (第1/1页)
    ,大明抄书人    张锦环视一圈院中众人,拱手道:“人皇碑上,有小殿下的名字。”    “果真?”    有人睁大眼睛,犹是不敢置信。    “好!”    有人低喝一声,双目中精光闪烁。    “若如此,大事可成!”    有人长出一口气,面露欣喜。    兴文皇帝得国不正,才无法抵御国运。    而太子摄政至今,成绩寥寥,甚至连几处叛乱都无力压制。    可见兴文皇帝这一脉,是坐不稳皇位的。    如今渊王既然诞下子嗣,这皇位,除开渊王岂还有第二人选?    院中众人议论纷纷,各自面带喜色,尤其那几个将领般的汉子,心绪激荡,亢奋难掩。    忽有人问:“渊王这会儿……在皇宫?”    众人声音一止,目光灼灼地看向张锦。    “渊王此次进京,是应召探望陛下,自然是在宫中。”    张锦不动声色地点点头,他自然知道,众人问的不是渊王在哪,便又继续道:“渊王今晚住处是由鸿胪寺安排,人多眼杂,不好让诸位拜见。至于小殿下,因还未得郡主册书,宗人府也不知她存在,故而暂住在……无厌观。”    渊王当年储君之位被夺后,离京就藩,远封渊郡,只不过一个普通亲王,自然无有多少人效力。    是从兴文皇帝重伤后,开始有传言,说渊王诞下子嗣,又有人居中游走,才给他拉起这帮人马。    这些人愿意为渊王效力,一是因为渊王当年文成武就的旧名,二是……他确实诞下子嗣,能让四院不再从中作梗,才有夺得皇位的机会。    嘴上说有,未必是有。    人皇碑上有,那便八九不离十。    但总要亲眼看见,才能确信无误。    这次兴文皇帝不知什么缘故,召渊王进京,渊王特意带着朱女同行,就是为了让她在追随者们面前露脸,以稳定军心。    自然,这种事情他们不好说在明面,张锦也很识趣,一点就过。    “无厌观?”    有人品味着这个名字,忽朝一个身形壮硕的老汉道:“徐老哥,是你方才提到的那个无厌观?”    那老汉分明正是定国公徐一昆。    他身为龙平卫指挥使,有守土镇边之责,竟私自进京,已是掉脑袋的大罪!    “不错。”    定国公点点头,又道:“无厌观方休方观主,乃是青石观张岭张山监的师侄。”    “原来是青石观一脉的传人,这么说来……是由许仙来护住小殿下的周全?”    有人好奇问道。    边上一人闻言,脸色沉重地道:“兴文皇帝若是得知小殿下的存在,定然会……他若请动坤皇叔出手,许仙能否抵挡?”    有人摇头道:“渊王眼下还未起事,坤皇叔怎能对皇室宗亲出手?”    “你别忘了,小殿下还未册封郡主,算不得皇室宗亲。”    旁边人提醒道。    又有人问定国公:“徐老哥,你挡得住坤皇叔吗?”    “坤皇叔武学臻于化境,我若现身,只怕被他以擅离职守之罪,一并斩杀。”    定国公摇摇头,思虑片刻,接着道:“渊王麾下,如今以离公公、莫无敌、赵剑枭的修为最高。离公公从来不肯踏入燕京半步,莫无敌要坐镇军中,这般说来,渊王此次入京,是赵剑枭随侍左右?”    “赵剑枭是何许人?”    一个瘦弱老者,应是文官出身,对这名字有些陌生。    “越女剑派掌门。”    定国公回一句,又面露迟疑,犹豫着道:“只怕她未成武相,也难以招架坤皇叔。”    “诸位不用担心。”    张锦打断众人议论,笑着道:“有许前辈在,即便坤皇叔出手,小殿下也安全无虞。”    “张家小子,你未曾修行,不知道武相的厉害。除非离公公愿意入京,否则……”    定国公摇摇头,正要再说什么。    张锦打断他,淡淡道:“许前辈已经炼成金丹。”    “金丹!”    院中众人,皆是一惊。    随即面露喜色。    当世才有几位金丹?    堂堂大明皇室,也不过一位武相境界的皇叔坐镇。    若许仙愿为渊王所用,这皇位岂不是唾手可得?    面对众人一副胜券在握的欣喜神色,张锦没有再多说什么,只笑而不语。    这件事情,自然是越模糊越好。    无论许仙是否为渊王所用,只要大家都认为,许仙是在渊王阵营,那对渊王来说便是莫大的助力。    这便是,金丹。    ……    无厌观一日三餐都是面。    有了两个小屁孩后,多出两碗rou米糊。    方休可不会为了渊王府那个小美人,就费心思去准备宴席招待。    多下一碗面,爱吃不吃。    你说还有越女剑派两个女弟子吃什么?    真人能食霞而生,宗师自然也有一般的本事。    虽说武门之人不仅并不辟谷,反而喜欢多吃鱼rou壮补rou身,但饿几天也是小事。    两个越女弟子也没好意思要求伙食,接过胡小桑端来的面,给小殿下送进去,再把空碗送出来后,便一声不吭,真个不提吃饭这茬。    午饭这顿,也就对付过去。    转眼到傍晚时分。    一辆不起眼的马车行到无厌观门前。    赶车的马夫是个人高马大,足有旁人两个粗壮,只是脸色木讷的汉子,他将缰绳一扯,便听得马匹痛呼一声,赶紧停下蹄子。    “渊……”    傻仆才一开口,从车厢内便传来一声:“咿呀!”    “是,是。”    傻仆赶忙住嘴,连声应道:“是老爷,老爷。”    车帘掀开,出来一个瘦弱的女奴,气势汹汹地瞪着傻仆,一开口,又是咿呀咿呀声。    好好一个姑娘,也颇有几分姿色,竟是个哑巴。    傻仆似乎听得懂哑语,被这女奴一顿训斥,抬不起头来。    “哑奴,没事。”    又一个人从车厢里出来,站在门前,抬头看匾:“无厌观……行山高无厌,只攀巅峰处。好名字。”    他身形并无出众之处,但只看背影便有一股渊渟岳峙般的气势。    那山头似的傻仆,比他高过小半截身子去,在他身前却恭敬折腰垂头,连头都不敢高抬。    “咿呀。”    哑奴忽而出声。    傻仆便道:“老爷,哑奴说,国师来了。”    那老爷转过头,露出一双深沉如渊的眸子,以及一张线条分明,刀刻斧凿般的坚毅面目。    “小僧又与渊王相会了。”    一个路过的行人,忽而朝无厌观门前迈来一步。    这一步迈出,他的身影随之一变,化作一个英俊异常,身着珠玉白裟的年轻和尚。    正是玉蝉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