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24章千古绝对之二?李诺一语惊四座! (第1/3页)
场上顿时鸦雀无声,而众人也皆翘首以盼! 尤其是离恨山,他此时十分的紧张。 李子安真能对出来吗? 不能吧? 按照对联格式韵律,这必然千古绝对,没有下联! 嗯,他一定是装模作样! 毕竟,他对不出来,也不会损失什么。 李诺环视一圈众人,故意将声音拉长:“四诗……” 四诗? 众人眼皮子狠狠一跳! 这,不对啊…… 能被皇帝赐下文华宴,在场的哪一位不是饱学之士?对《诗经》熟得不能再熟了! 《诗经》三百余首,在手法上分为《赋》、《比》、《兴》,而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 然而不论怎么分,都分不成四份呐! 要遭了! 大胤这边所有学子乃至诸位翰林文官都齐齐面色一变。 而反观西楚那边,离恨山双拳紧握,眸绽奋彩,唇角颤抖,无与伦比的激动! 成了! 哈哈哈! 李子安,太托大了! 在此宴上,定叫他身败名裂! 对于场上所有人的不同神情,李诺都是一览无遗。 他又故意稍稍一顿,让人的心都跳到了嗓子眼上,等到香燃尽的最后一息,他才快速念道:“四诗……风雅颂!” 话音掷地! 事实着成! 离恨山顿时心花怒放,大肆张狂发笑:“哈哈哈,李子安,你大错特错,错的简直离谱啊!连儒圣亲自编修的《诗经》都没读熟,你这状元及第……嘿嘿,只怕是花钱买来的吧?” 太解气了! 李子安,你也有身败名裂的一天啊! 终于可以一雪前耻了,舒坦啊! 一语诛心! 离恨山脸色的得意劲,让崔立言、卢枝山等人双拳紧握,恨不得一拳揍其脸面! 不过他们此时心中也是无尽的低落。 李子安其实对不出下联也没事,没人会说他什么,但这对错了,那就太丢脸了。 《风》《雅》《颂》如何能对四诗?应是三诗才对,可“三”字上联已被选用,故而不能重复。 子安啊子安,这低级错误,你怎就犯了呢?你是不是脑袋烧湖涂了啊! 其他的西楚士子也是跟着离恨山一起肆意大笑起来。 大胤这边,众士子又尬又恼又气,但更多的是无可奈何…… 崔立言张了张嘴,他想着帮李诺说说话,但实在不知该如何解围。 一时间,他也是理屈词穷了。 玉麒麟刚想说,这下联寓意极佳,但不工整。但看着李诺嘴角勾起的自信笑容,他面色微微一凝,仿佛领会了期间的一丝玄妙。 风、雅、颂…… 难道这期间还有什么他没有研究透彻的讲究? 这是儒圣成圣之前的先秦民间诗歌,后被儒圣重新编造成了《诗经》! 这正是而今诗词的基石。故而哪怕是个十来岁的童生,也能全书背诵。 这可是必修课! 文宴主位上,杜晏心思也立刻疯狂运转起来,他是和圣人书典打交道最多的人。毕竟,身为礼部尚书可要将这礼给吃透才行啊。 他寻思着,该如何为李子安辩解。 不然这一局,会让西楚笑死。而李子安一世英名,也将毁于一旦,被狠狠钉在耻辱柱上,永世不得翻身! 李诺见场上笑得差不多了,大胤这边的气氛也跌落至低谷,他这才对杜晏微笑说道:“杜大学士,您乃礼部尚书,可否将《诗经》重现一次?” 既然已经选择了打脸,他当然是要往死里打。 而先抑后扬、否极泰来,方能显示他的本事! 人前显圣嘛! 他很有经验了,熟得很! “没问题!” 杜晏见李诺成竹在胸,气度轩昂,似有后招,便心中大定,立刻将《诗经》吟诵出来。 《诗经》记录了上古先秦时期民间大约三百余首诗歌,有的甚至只有一个诗名而无内容。 但这并不影响《诗经》的伟大! 圣人曾对弟子言:“《诗》三百余首,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也!” ……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而随着杜晏的吟诵,文气涌动,一个个字符便于半空上浮现。 底下士子们不明此举有何妙用,但不妨碍他们竖耳倾听。 毕竟,《诗经》可是圣人重新整理编造的,也是他们入学后的必修课。那一首首先秦风的诗歌在杜晏极具韵律的吟唱中涌出,让他们如此如醉。 一刻钟后… 杜晏将整部《诗经》吟诵完毕。 众人回味无穷。 李诺这才站出来,笑呵呵道:“诸位,圣人整理编造上古民间诗歌而成《诗经》,分《风》、《雅》、《颂》也!而圣人也在《儒典》中提过一句……他曾言道,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废兴也。政有小大,故而有《小雅》,亦有《大雅》焉!” 圣人……有说这句话吗? 场上诸子顿时陷入了迷惘之中。 只因《儒典》太厚了,是儒圣毕生之语录!更是他的三万门生,耗尽三十余年才编录出来。 而且,由于是圣人语录,必须要逐字逐句诵读方可记忆,儒道【一目十行】之类的神通全然无用。 而学习当然是捡重要的去学,不然究其一生都学不完一部《儒典》。 李诺意气风发,面朝西北,浩瀚的文气喷薄而出,对文庙拱了拱手,宏厚的声音响彻于天空之上:“儒道门生李子安,拜文庙,请《儒典》,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