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二章 天生的斩仙者 (第4/4页)
同样恪守世家礼仪,在河东河北两地名望极高。 所以他哪怕是深夜来玄都,国子监中有许多先生弟子也前去迎接他,可见对他的敬重。 直至后半夜,前去拜访这位世家公子的,还有许多人。 有些人因为陈元都入太玄,而感到分外忧虑。 对于玄都李家、褚家而言,这自然是一件好事。清晨。 李雾凰站在一座楼阁上,愣愣低头,看着远处。 大雪纷飞,美人独立,本来是一件极美的事。 可是当李雾凰站在高楼上,低头俯视,不由想起李雨师来。 她至今还记得,李雨师在她身躯之前跪坐而死,临死之前都 不曾抬头看她一眼。 李雾凰与李雨师乃是一母同胞,比起李观龙、李知云而言,他们姐弟二人也更加亲近。 正因如此,自那个夜晚之后,李雾凰就越发沉默寡言。 此时她手里还拿着一枚玉石,许多次都想要捏碎玉石,召槐帮二当家进京,杀了那陆景,为李雨师报仇。 可这玉石以及槐帮执掌者,终究不是她,而是那端坐于竹中阙,认真研读各家典籍的七皇子。 太玄京中也只有位居云端的极少数人知晓,面壁思过九年岁月的七皇子,却在暗中构建了这么一座槐帮,为往后许多事做准备。 李观龙早已归来,他威压太甚,尽管李雾凰想要在李观龙面前大闹一番,却终究不敢。 于是,她也就愣愣站在楼阁上,眼神清冷间,一道道杀机弥漫。 有人入了这楼阁二层,是一位宫中女官。「雾凰小姐,殿下令小姐莫要着急……便如之前情报所言,陈元都带着陈幼鸣来了太玄京,其一是为了拜访名医,医治陈幼鸣的双腿。 其二则是为了参加殿前试……陆景心性与自身学问相合,养出了浩然之气,可殿前文试乃是陛下亲提,只有一道述论,陆景的学问不一定可解文试题目。 陈元都批注百经,声名响彻河东河北,陆景想要获殿前文试的优胜,虽有可能,却终究极难。 雾凰小姐莫要心急,等过了这一遭,殿下自然会为雨师公子报仇。」 李凰舞听到李雨师的名字,眼神依旧清冷,甚至没有多少冷厉之色。 可从那女官的角度,却分明看到纱衣长袖之下,隐约可见李雾凰死死的攥着拳头,对于陆景明显已经怨恨到了极致。 李雾凰询问。 那女官应是。 李雾凰侧头看向她,问道: 女官低着头,并不多说什么。 李雾凰深深吸气,道: 女官恭敬退去,李雾凰又低头看着远处池水。 李观龙所养的金鱼正肆意游动。 李雾凰轻声低语,须臾之间,一道宛若龙吟般的声音传入她的耳畔…… —— 这一届殿前文试,河北陈家有陈元都前来参加,引起玄都许多士子儒生瞩目。 又有人传言,那位年轻的书楼先生,也早早去了太玄宫,也要参加了殿前文试 一大清早,殿前文试就早已开始。整座太玄京却在热火如荼的讨论。 国子监、太玄京三大书院,乃至书楼各个书院,诸多豪门大府中都在热烈讨论,猜测殿前文试结果究竟如何。 从三百六十余位学子中,有人推测其中有十二人有望折榜首之位。 这十二人中,年龄最大的已六十有四,是春生书院的先生。 陆景乃是其中最为年轻者。 陈元都则是声名最盛者。 ……其实论及声名,陆景这位书楼先生,元神武道两试优胜者的声名也同样不小,只是陆景在书楼只是教授草书笔墨,而且年龄太小,论及积累,自然远远不如他人。 正因如此,河北世家的陈元都,成了最为炙手可热者。 就连诸多大儒,都觉得陈元都最有可能摘下榜首之位,陆景想要获得三试魁首的位置,只怕已然很难了。 而此时此刻的陆景依然在殿前玄台,他正端坐在四面都被强盛神 识笼罩的玉案之前。 许久以前获得的大升六五之气,早已被他使用,在他出门时就消散在天空中,消失不见。 【大升六五之气】……遇试升阶,遇到大试可以获得优胜 原本陆景还在疑惑,这奇妙的周易之气,究竟如何让他获得优胜。 可是当陆景清早来临太乾殿前,与三百六十余位考生一同看到题目。 陆景这才明了过来…… 「来了这一座天下,入了书楼,听了观棋先生教诲,看了仙人俯视下的些许人间,看了河中白骨之地,我心中早已有许多明悟。 没想到这等明悟却与这题目暗合。」 「看来趋吉避凶命格之奖励,也应当是根据我自身底蕴所获。 我若对于经史一窍不通,也生不出什么明悟,想来不会获得这大升六五之气。」 陆景身着白衣,端坐在玉案前。 远处,由太枢阁次辅大人盛如舟连同八位朝中大臣,一同督考,又有许多太玄宫中元神修士瞩目考场…… 太乾殿中一如昨日,文武百官端坐于殿宇中,注视着殿前考生。 陆景侧头看去,隐约可见许多人已经奋笔疾书,却已经无法看到他们正在写些什么。 一身蓝衣,面容周正的陈元都,就坐在陆景不远处,闭目思索。 大约十几息时间过去这位声名颇重的世家公子已然破题,他缓缓睁开眼眸,看向这题纸上的文字。 《夫天地万物者》。 陈元都执笔落下,正要写下笔墨文章。可倏忽之间 天上却忽然有云雾涌动,光芒阵阵,种种异象浮现出来 一阵难以想象,如同天上明月一般皎洁的浩然正气,高挂天空,照耀而来,落于众多士子身躯之上! 陈元都抬头望去,诸多士子也同样如此,眼露惊愕。 殿宇中诸多大儒霎时间面露惊容。 就连姜白石、大司徒、诸多朝臣也都纷纷站起身来。 掩于珠帘之后的崇天帝探出手,亲自掀开珠帘,迈步下玉台,出了太乾殿! 崇天帝引领诸多朝臣,走出殿宇,抬头看去。 却见一座天关高高悬空! 那天关以内,一位躯体高大巍峨,面容和煦,眼神深邃如同星河宙宇的老人,正以伟力撑开天关,低头注视着人间。 他的目光化作两道月光,直落在殿前玄台,落在参试之地。 此时此刻,包括陈元都在内的三百余位士子,俱都抬头,难以置信的看着天空。 崇天帝、姜白石以及诸多朝中重臣循着天上那两道目光望去。 却看到那月光所落之处,那是陆景所在的玉案。 一身白衣的陆景,不同于其他士子一般抬头,而是正手持自己的持心笔,低头书写,似乎不曾注意到天上那和煦的老人。 崇天帝眼神闪动,也朝着陆景纸上笔墨看去。 却见一行文字点题! 崇天帝瞳孔微缩,抬头看天,却见那一位强行以自身伟力撑开天关的老人脸上露出些笑容,徐徐点头。 他身后,无数仙人目光将要落下,老人转过头去,不过轻轻一吹! 天关消散,仙境景象也在刹那间消失不见! 一切好像都不曾出现过。 宛若一场梦境。 崇天帝背负双手,站在太乾殿之前…… 「夫天地万 物者,唯人最贵,天地仙神不可夺人造化生机!」 --到进行查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