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两百一十章 蒸蒸日上  (第1/1页)
    ,大唐:开局抢了文成公主    第二天。    一共七万户,再加上铁勒人的一万户。    如今,大魏宣德殿。    官员的人数已经来到了五六十人。    此时,魏知至正跟大臣们举行朝会,而魏砚,也是忽然走了进来。    座位上的魏知至看到魏砚来了,当即起立。    恭敬地喊道:“父皇。”    大臣们看到魏知至都站了起来,并且还听到了太子殿下口中的‘父皇’,也都全部转过身,纷纷喊‘参加陛下!’。    魏砚看着这一半以上的新鲜面孔,也是不觉有些高兴。    尤其是其中,还有那些五望七姓。    只能说,人一旦没了吃的东西,那当然什么没底线的事情都能做得出来。    所以……    他们可以不鸟李二,但是却不能不鸟魏砚。    因为如果他们不鸟魏砚,那他们就会被活生生地饿死。    在这世上。    能有饿死都不投效别人的高尚情cao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见到魏砚出现。    殿中各人的心思也是截然不同。    魏砚安抚他们道:“你们接着聊,我就是来看看。”    听魏砚说完。    接下来,众臣这才又接着商量。    包括制定大魏律法。    诸如此类。    ……    一开始,魏砚还觉得有点意思。    不过很快,他就又觉得没什么意思了。    因此……    在他们商议的途中,便自己离开了。    五望七姓的人都松了一口气。    说起来……    五望七姓跟魏砚倒是没什么仇恨的。    因此……    投降魏砚,他们并不能说有多抵触。    但是最近一段时间,他们接触的都是魏知至,所以当面对魏砚的时候,反倒是感觉有点喘不过气来。    朝会开了很长的时间。    魏砚已经回了后宫。    “捏捏。”    跟李雪雁说,指了指自己的肩膀。    李雪雁也是道:“你自己倒好,没事做回来趴下,都不愿意上朝,让知至自己一个人天天在宣德殿上朝。”    不过还是给魏砚捏起了肩膀。    这肩膀死硬死硬的,必须要先用小拳拳把它锤软了,最后再捏。    魏砚便道:“魏知至干得挺好的,那就让他干。朕要把时间剩下来,去思考更高层次的问题。”    李雪雁嗤之以鼻。    不过随后也是温柔地趴在了魏砚的背上,说道:“如果十年前,你说我们会这样,我肯定是不会相信的,可现在……”    魏砚干脆翻过来,把她拥在怀里。    “现在还是白天呢。”    “白天怕什么。白天更好!”    听着不远处的奴婢赶紧耳根发热。    不过最终,魏砚也没有胡闹,而是不由得跟着感慨:“是啊!十年了。如果当初没有那叮的一声,自己又会如何?”    他还会不会把李雪雁抢回来?    他想……    他应该还是会的。    毕竟……    李雪雁的身子这么香。    ……    接下来的这一段时间。    大魏要做的就是消化这五万户人口,以及将五望七姓家族的人同化,为自己所用。    因此……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魏砚都没什么向外拓张的计划。    倒是魏知至,开始组织人手,在蝉鸣州多个方向外出探索。    像是当地的各种自然资源这些,也要开始尝试着利用起来。    不过蝉鸣州这个地方,也实在是资料贫乏,看到的最多的树就是桉树,这都是蝉鸣州的气候所带来的。    毫不夸张地说。    如果没有魏砚支撑着,蝉鸣州的百姓根本不可能过得这么好。    随着人口的增长。    城内的东西二市也是日渐繁华了起来,毕竟七万户,这就相当于是一个小长安了。    为此……    一些有经商头脑的人也是慢慢地出现,不过在大魏,现在可还没有什么商不商籍,反正,朝廷也没说要收税,什么籍不都一样?    而且……    商籍更多的,还是针对那些四处天南地北经商之人,蝉鸣州就一座城,搞这个也没用。    这是五望七姓的人不能理解的。    不过……    当看到百姓只能从官府那里买盐、买油,以及购买一些特殊的商品。    他们似乎又明白了什么。    朝廷虽说是不收税,但是,并不是真的不收税,只是税都换作别的东西了。    这最后一合计,魏砚可能赚得比那些商人还狠。    并且,在蝉鸣州。    你是不可能离得开朝廷。    这油这盐,你说要是朝廷不卖给你,你吃啥?    五望七姓的人很快便明白。    大魏的百姓生活严重依赖朝廷,在蝉鸣州,朝廷把百姓拿捏得死死的,你就算是想造反,估计也没辙。    不过好消息是。    太子殿下好像一直在积极探索,要摆脱这种依赖,不然,也就不会有让他们组织人手,向外探索的事。    这门其实是关键。    能开门的人只有陛下,而陛下不可能把门交给任何一个人。    这也就导致了,每一次与外界的物资交换,都需要有陛下在。    估计这样下去,陛下也会觉得厌烦。    这大概才是大魏必须向外探索的原因吧。    果然……    没多久。    这要在海边开垦盐田的事,就在宣德殿被提了出来。    这开垦盐田,利用海水晒盐,自然难不倒五望七姓的聪明人。    而这,也是魏砚要五望七姓最大的作用。    他们不单单见多识广,关键,还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    至于他们的人品……    说实话。    魏砚肯定是持保留意见的。    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以及魏知至去使用这些人。    在这边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盐田建设的同时,魏砚这边,又继续给大魏开辟了一块新的土地——白云州。    白云州其实就是新西兰。    在澳大利亚的东南方向四千里的海域上,孤零零地存在着的南北两个海岛。    这里是天然的牧场,接下来……    自然是扩大羊的养殖数量。    争取,大魏以后家家户户都能吃上廉价的羊rou。    跟着李二混,一天饿三顿。    跟着魏砚混,家里的狗都能吃得上羊rou。    这个河东地区来的百姓也是最有发言权了。    原本他们以为来大魏是受苦的,然而最后他们却发现,并不是,这妥妥的是来享福的。    而且,平常没事,还能骑着马飞驰着去打猎。    拿袋鼠下手。    这生活质量,比在大唐不知提高了多少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