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 论未来世界的房子为什么值钱(求推荐票,求收藏,求追读) (第1/2页)
与去往网点参加人类资格测试不同。 返程的路途,杨磊和林升之间的氛围变得融洽还有轻松起来。 “杨磊,”林升显得有些迫不及待,“我什么时候才能有你们那种备忘录机器人啊?” 林升眼馋杨磊那种备忘录机器人很久了。 每次杨磊谈起备忘录机器人强大的功能,都会让林升在心里更加希望自己能有属于机器人。 “应该明天你就能看到它了吧,”杨磊让耿鬼出来绕着自己溜达一圈,“到时候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调整它的外观,就像我的耿鬼一样。” “我觉得我应该选择一本书的外观吧。” 林升有些不确定的说到。 毕竟之前他看到的建筑给了他太大的震撼了,他觉得自己的灵魂还沉浸在那栋建筑里。 回程的路途显得更平稳一些,按照杨磊的说法,这是因为在这个接近凌晨的时刻,在外面行驶的人已经很少了。 看着头盔显示屏里显现的傍晚的夜空,林升觉得自己内心久违的舒畅起来。 “别高兴得太早。” 杨磊给林升泼了一盆冷水:“你想好以后自己住哪没有?” “以后住哪?” 林升有些费解:“我不是跟你们住一起吗?” 杨磊拍了拍头盔,他有些无奈。 “虽然我和我妈没什么意见,但你总不能一直住我家吧。” “难道复合体不会给我分配房子吗?” “哈哈哈哈!你别逗我笑了林升。” 杨磊爽朗的笑声传来。 虽然林升知道知道他不是在嘲笑自己,但林升内心还有些不舒服。 “对于复合体来说,给一套房子应该很简单吧?” “你知道为什么我妈没有足够的信誉值去买更高级的备忘录机器人吗?” 林升领会了杨磊的言外之意。 “你是说买了这套房子?” 林升第一次觉得这个未来有些地方也没有他想的那么好,未来世界的人们总不会被房价所困吧? 在问出了这个疑惑后,杨磊的回答让他有些吃惊。 “这和房不房子没有什么关系,只是单纯的交易行为罢了。” 杨磊指了指那些巨大的引力场发生器:“没有人会觉得这种行为不好,恰恰相反,这里的每一个房子都是由岁月里消逝的遗骸所建成的,那是给英雄们的补贴。” “什么意思?” 杨磊的语气有些沉重。 “你知道我们之前去的那块黑色的广场是由什么东西建成的吗?” 林升回想起自己先前所看到的一眼望不到头的黑色广场,摇了摇头。 “我不知道,是某种吸光材料?那个广场是用来吸收光能的?” “跟那没关系。那座广场,或者说那些广场是由伦理道德委员会和人类发展委员会共同规划。” 在听到伦理道德委员会和人类发展委员会两个词时,林升内心就有一种不好的预感,而接下来杨磊的话则是应证了他的预感。 “这些广场都是用来祭奠那些建设中‘牺牲’的那些人的,那些黑色的材料是牺牲人们的备忘录机器人的残骸。” “这——这么多?!” 林升的大脑有些颤抖,他难以想象这个工程究竟牺牲了多少人。 “呃,不是你想的那种牺牲,真正在建设中死亡的人不是没有,但绝对没有那么多,建设中很多事情都是由AI代劳的。” “那你说的牺牲是?” “我说的牺牲是指对于那一代的人来说,他们的一生就被绑定在了这跟柱子上了。” 对于新纪元300年左右的人们来说,他们一辈子都没见过完整的星空。 无论他们从哪望向天空,首先看到的都是一根在建设中的擎天之柱。 在这个宏大项目被启动的时候,人们还是在为即将在他们手中诞生的最为伟大的作品而自豪。 那么,代价是什么呢? 人类发展委员会不是没有做足准备——正如当复合体其余八个机构都投票反对时,人类发展委员会掏出花了他们一百年的时间做出的方案来一样。 但是当这个项目真正开始实行的时候,还是出现了非常多的问题。 第一个就是精度的问题。 “你知道为什么这里被叫做第十三层吗?” “引力场发生器为了方便建设而划分的区域?” “因为这是第十三根引力场发生器。” “什么意思?”林升没听明白。 “意思就是,我们的头顶还有十二根引力场发生器。” “什么?!” 事实就是这样,哪怕按照过去一个简单的分级来说,人类文明在那时已经很接近二级文明了。 卡尔达肖夫认为,一个智慧文明的实力取决于两样东西,一个是能源,一个是科技。而能源是科技发展的基础,没有它科技就无法前进。 能源科技越强大,科技实力也越强大,文明等级也就越高。 科技是存在偏差的,一个拿着手枪的土匪也许攻不进一座中世纪的堡垒。 但只要在同一个宇宙里,所有文明只要运行,就要消耗能源。 根据能源来判断文明的实力等级,是非常合理的一个标准,得到了科学家的普遍认可。 卡尔达肖夫将文明分成了三个量级:I型、II型和III型。 简单来说,I型文明使用的是自己母星上的能量,II型文明使用的是当前所在恒星系的能量,III型文明则使用当前所在星系的能量。 但是能够做到也是存在等级的。 按照后期伦理道德委员会的统计,这个巨大的工程动用了当时整个人类社会90%的资源。 “这怎么可能呢?” 林升不相信这个数据:“人类发展委员会是怎么做到的?” 很多事情林升不敢给出绝对性的说法,但他敢肯定,从人类有历史以来,哪怕一直到了他过去的那个黄金时代,没有一个文明,或者国家能动员他们整个社会90%的资源去做一件事。 那意味着整个文明除了完成这件事外,整个文明里没有第二个声音。 “老实说,我也不相信。” 杨磊告诉林升自己对此也有疑虑。 “这就是为什么我接受的历史教育里,就连那些老师都告诉我们历史是被编造的原因。” “你能想象吗?林升,在那个每个人都可以被称为个体文明,实现了个人工业主义的时代,连地球上的空气都是管制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