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章 裂痕 (第1/2页)
今天刚好也是周末,徐靖跟爸妈去完森林公园散步之后就自己出去溜达溜达了,他给李志发了一条微信,跟他说想过去他家看看他爸爸。李志也很快回复了他说没问题,就在家里。于是他开着车就往李志家的方向过去,李志家其实就在森林公园的另一边,不过因为没有路可以穿过森林公园直接过去,只好出了大门之后绕着外围的路过去,经过一个市场,徐靖想想还是得买点水果去会好一些,于是买了一个果篮放到车上。 因为要绕道过去,比直线距离要长得多,而且李志家是在村道的差不多中部位置,所以到李志家差不多花了半个小时。不过这里的环境也确实很好,要不是因为即将要拆迁,这里会是一个非常宜居的家园。村里的房子距离并不密集,外面还有一条小河围绕着,是典型的岭南水乡景观,有些靠近小河边的住户还会自己建一个小码头,撑着小船在小河上游玩或者运送农产品。 徐靖记得李志家就在一个小学的正对面位置,他在村道上慢慢开着,留意着那个小学的位置,不一会儿就找到了,这时候已经看到李志和他父亲正在家门口。让徐靖感到有点意外的是张晓莹也在,而且在跑来跑去好像很忙的样子。徐靖把车子停在了学校门口的空地上,留了手机号在挡风玻璃后面,然后锁了车门就过马路到李志家。 他看到张晓莹还穿着一条围裙,拿着菜篮子准备在门口洗菜,徐靖很好奇地小声问着李志,她这是在干嘛呢,真成他们家媳妇了?李志的父亲精神多了,开心地说起来是晓莹主动过来帮忙的,自从出院之后,她就每个周末都过来帮忙做做家务活,她说平常也是这么照顾李志的,对她来说也是小意思,李志的父亲还说没想到晓莹做菜那么好吃,大家都特别喜欢吃。 张晓莹看到徐靖来了,高兴地打完招呼之后就继续忙自己的事情。平常在国企里面怎么说也是中层干部了,在家里成了佣人似的,让徐靖也确实很惊讶,可能潮汕女孩子真的天生就是能干,对外对内都是妥妥当当的。 他们让徐靖留着一起吃了午饭,整个上午,徐靖看到张晓莹就是最忙的人,饭后她才喝口汤稍微休息一下,她跟徐靖说,趁着李志的父亲身体在恢复,多帮帮忙也是给自己加加分,虽然一直以来他只是觉得无法面对自己,但毕竟自己也是外地人,对于当地人来说在心理上是有点差距的,所以既然自己选择了李志,就会尽量做好自己,让他们尽快接受自己,现在不是整天在说和谐社会嘛,一家人好好地在一起才是最重要的。 说得也是,能成为一家人真的不容易,能好好地在一起就更不容易,徐靖也能明白到,林依玲一个女孩子在外面漂泊,离开了父母缺的就是一份家的感觉和安全感,也难怪她会那么紧张自己,就是不想失去,不想一个人。徐靖给她发了一条微信,还附上跟李志一家人的照片,林依玲很快就回复他说很羡慕他们,也很想家了。 从深圳回到广州之后,林依玲也没闲着,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去巡店的路上,徐靖也少了跟她黏在一起了,有时候她很晚才下班,就没让徐靖过去接她了,她直接打了车回家,回到家之后第一时间会给徐靖发信息报平安,她也有留意到之前的一些关于网约车的案件,所以她也会特别小心。 在网约车上,她也只是自己看着窗外的夜景,虽然不像香港那样热闹,但正在快速发展的内地,到处都是基建项目,看到祖国正在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她觉得更有意思,今天这里才刚围蔽施工,下个月就已经看到一座崭新的人行天桥横跨在车水马龙的快速路上,还有更多不知不觉就建起来的摩天大楼更是让林依玲惊讶。 她平常在车里不怎么会跟司机聊天,就算司机主动跟她说话,她也只是随便回答:是呀、不是呀之类的字眼,把司机打发过去了,除了看看外面的夜景,最多的也就看看手机,刷一下朋友圈。来到内地,她也逐渐融入到这里的生活,也习惯了这里的网络无法登入Facebook或者WhatsApp等的社交软件,反而让她学会了进入到WeChat和其他短视频的世界。 随着在内地的时间越来越长,林依玲的微信里也添加了不少的客户、同事,还有一些新交的朋友,自从上次的案件以后,她跟吴文婷也成了好友,偶尔也会聊聊天,分享一下日常趣事,而吴文婷就成了她和徐靖圈子的交集。 从平常的朋友圈里,林依玲看得出来吴文婷也是一个对生活挺有追求的女孩,虽然徐靖曾经告诉过她,吴文婷已经结婚了的,但她的朋友圈里从来没有展示过她丈夫的照片,甚至连发出来的内容也没有透露出已婚的状态,基本上都是一个人出去游山玩水或者一个人去看电影、演唱会之类的。虽然接触有一段时间了,但她还是没有直接问吴文婷的情况。 她看到十分钟以前吴文婷发的一条朋友圈动态,是一只手拿着一张电影票的照片,还配上文字说缺伴,后面竟然有徐靖的回复说,怎么不叫上他呢。吴文婷接着回复徐靖说是不是真的,那我就先不看等你过来。就这样,林依玲看到两个人像聊天一样在朋友圈里来回互动,而且字眼也越来越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