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八章 人固有一死  (第2/2页)
子丢给许柱,“给兄弟们也分点儿,别就知道自己花。”    天色渐晚,郑年回到家的时候没有想象里那一片欢声笑语和迎接孕夫的一家人,反而是略显落寞。    将外套挂在屏风上,萱儿不在屋里,兴许是在做饭。    走到正门去的时候,老妈正坐在寺庙门口发呆。    “妈?”郑年凑了过来,贴着老妈坐在一旁,“怎么了?”    老妈掩饰面容,似乎擦去泪水,强颜欢笑,“没事儿,没事儿。”    “怎么了?”郑年皱着眉,拿出手帕递给老妈,“家里出什么事儿了?”    老妈看着郑年,温柔地抚摸了一下他垂下的发丝,“阿年啊,为娘我,又没了一个儿子啊。”    郑年略惊,看着老妈,一时没反应过来。    “靖南战役,天藏府左翼军入北齐,在虎牢关,全军覆没。”    老妈双眼通红,“南北……南北在那支军里啊,八百多个小伙子,都死了……”    郑南北……死了?    还没等反应过来。    四个小家伙穿过前院,直奔门外而去。    “你们……你们去哪儿!”老妈站了起来,大声喊道。    四个小男孩,最大的十四岁,最小的九岁,年级最大的叫郑漠北,他叉着腰说道,“娘!我心已决,如今狼烟不断,边关频频战役。南北哥哥说过,大丈夫自当保家卫国!我们想好了,要从军!”    老妈并没有像郑年所想,站起来呵斥这几个意气用事的孩子,而是沉默了片刻,问道,“想好了?”    郑漠北点头,“想好了。”    老妈转头看了看郑年。    郑年走到了郑漠北几人面前,四个小男孩均是有些害怕,不过即便是面生惧色也没有后退一步。    “从军很苦很累。”郑年道,“远不如读书识字来的轻松,同样都可以报效国家,为什么选择这条路呢?”    郑漠北仰头看着郑年,“大哥,我们都知道你变了,和之前不一样了,所以我愿意叫你一声大哥,前几日你躺在床上我还为你送过药。”    “我记得。”郑年蹲下抓着郑漠北的肩膀。    “我问你为何要建书院,你便讲了圣人的一句话,我至死都不会忘记。”    郑年笑道,“说来听听。”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郑漠北道,“这横渠四句确实震慑我心,但是我不懂其中大道,我只知道多杀一个匪寇齐奴,便少死一个大周百姓。”    “战场会死人的。”郑年又说道。    四个孩童同时一笑,望向了母亲,郑漠北道,“娘说过,这天下人皆有一死,无欲无求者,不配死。”    第二个弟弟道,“善恶大义不知者,不可不死。”    第三个弟弟道,“心怀天下者,何惧一死?”    第四个弟弟擦了擦鼻涕,应声道,“我们不知道啥是心怀天下,但是郑南北哥哥说过,男子汉大丈夫,上了战场就是兵,兵就是要给大周打仗的,就是要保卫国家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我们不怕!”    “怕了就不是男子汉大丈夫了!”    “让他们去吧。”老妈听到这里,抓着郑年的肩膀,平静道。    四个小伙伴拉着手,跪在地上,对着郑年和老妈磕了三个头,随后由那郑漠北带路,昂首挺胸,走出了善恶寺的大门。    大门口,四个孩子踮起脚尖,将自己脖子上的名牌挂在门庭上,高喊道,“娘,大哥,等我们回来!”    “好。”郑年道。    老妈望着他们离开的背影,一时之间感慨万千。    郑年瞥了瞥眉,“不放心?”    “那么小,怎么放心。”老妈叹息。    “我跟着去?”郑年问道。    老妈拽着郑年的耳朵走回了前院。    边走边喊道,“你们四个小鬼听好了,为娘就一句话……”    外面的四个小家伙齐声道。    “但将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