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47、师门(2/2)  (第2/2页)
带上这个小家伙。”他指了指小男孩,又指着哑女道,“小姑娘胆子小,估计会坏事,今晚你带着他去送米,让这个小家伙也熟悉熟悉。    小姑娘就留在这儿,帮我烧火。”    不等苏午开口说话,    胖老者已是满眼歉意:“按理来说,你昨晚去过一趟了,今晚本来也轮不着你——但谁让你比他们大些,又有了一回跑腿的经验呢?    你带着他,    他就能……”    李岳山同苏午附耳道:“他活命地几率总是大一些的。”    随后,他又道:“等你这次回来,    师父我就正式定下你这个大师兄的名号!    以后,你就是咱们阴喜一脉的大师兄了!”    看得出来,    胖老者也很纠结,    也不舍得再让苏午冒险。    但又心疼两个小豆丁。    “师父……”    “啊?”    “我今晚照旧一个人去也行的。”    “那不行,那不行!    孩子们总得锻炼锻炼,咱们灶王神教也不是只靠一脉才能发展起来的呀,    你带着他去,带着他去!”    见师父坚持如此,苏午也就点头答应下来:“好,那我就带着这个孩子一起去。”    “挺好,挺好。”    胖老者咧嘴笑了起来,    又剧烈地咳嗽了几声。    ……    临近初更天的时候,    苏午与小童子整装待发。    师父李岳山一遍一遍地嘱咐小童子:“跟好你大师兄,他走过一回,知道该怎么走,你只管跟着他就是了,认准这个人,其他的哪怕你死了的亲爹亲娘爬出来让你跟着他们走,    你都装没看见!    记住了没有?”    “记住了!”第一回做事,小男孩固然有些害怕,但更多的还是好奇与跃跃欲试。    “对,    别害怕,    你怕诡,诡就会吃了你,    你不怕诡,    能定下心,    那就总能找到制住诡的办法!”看着小男孩脸上的神色,李岳山笑了笑——这看起来也不像是个胆子小的,虽然不及大弟子宝贝,    但也算不错了!    他又检查过苏午挎着的食篮,    拍了拍苏午的肩膀:“明早回来,师父炖只鸡给你们吃!”    “鸡?    哪里来的?”苏午向师父笑问道。    旁边的小童子也是眼睛发亮。    “嘿嘿嘿……”    师父得意地笑了笑,    转身从一张方桌下面扯开一只布口袋,    将一只爪子、翅膀被捆住,还不断探头探脑地肥野鸡拎了出来,    “怎么样?    哈哈!    师父趁你们睡觉的时候,在南边那片野林子里抓着的!”胖老者哈哈大笑起来。    苏午也满眼笑意:“师父,您白天夜里都不见歇息的,    明早我看着,    您去睡会儿觉吧。”    “老汉身体好得很!    再说,    白天没什么事,    我经常都在睡大觉,诶,不用管我,快走吧,快走吧——”    “走了,师父。”    “那我们走了啊,掌灶爷爷。”    “去吧!    明天早点回来,    别再跑河沟子里去洗澡了!”    ……    苏午带着小男孩,沿着师父指明的道路前行。    这周遭最大的两个诡类聚集区,应该就是馒头山与戏台坪,    过了这两个地方便是一路坦途。    自然,    目的地谭家村有诡游荡,    却也说不上是什么安全所在。    这次,苏午和小男孩一起经过馒头山的时候,    与苏午独自一人穿过馒头山的光景已然不同,    ——馒头山真个成了遍是坟包的一座山,    每座坟包都裂开口子,    一颗颗人头从裂口里钻了出来,    直勾勾地盯着二人。    如此情景,    把小男孩吓得脸色煞白。    苏午倒没什么感觉,    相比之下,他反而觉得昨夜那种坟丘都作房室,被老树枯藤围绕的情景更阴森些,    是以,    当下他一边出声令小男孩稳住心神,    趁这时候教会对方应对之法,    一边不断撒出铺路米,    嘴里脏话与安慰的言辞无缝切换着,    带着小男孩从馒头山顶跑到了山脚下。    过去了这一关。    “可都记住了?    就像师父说的,遇见了诡,不要害怕,    你害怕诡,诡便要欺负你。    相反,    若能定下心来,仔细观察,总能找到制住诡的方法!”苏午对未来的师弟谆谆教诲。    小男孩连连点头,    先前那番刺激,倒是让他把苏午的话听到了心里去。    “我、我记住了!”    “哥哥胆子大,不害怕它们,还骂它们,    于是它们反过来就害怕哥哥了,    哥哥又朝它们扔米粒,正好就制住了它们!”小男孩总结着先前的见闻。    苏午哑然失笑。    真正的诡可是没有‘害怕’这种情绪的,    甚至根本没有情绪。    不过小男孩这样理解,    倒也没什么不可以。    “你这样想便是对的。    只是胆子大,反而会在诡手下死得更快,    可若是胆大又心细,    面对诡还能逃跑活命,也并非困难事。”苏午如是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