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二章 升坛歃盟 大婚之日(第一卷终!)  (第1/3页)
    糜汉正文卷第一百七十二章升坛歃盟大婚之日孙权脸上的怒色还未浮现三息,就全都消散。    现今形势不在他,他连动怒的底气都没有。    在脸上的怒气散去之后,孙权的神色转为沉默。    而他的这一幕神色,亦被邓芝所察觉到。    邓芝知道孙权已经有妥协之意了。    邓芝对着孙权继续言道:    说完后,邓芝甩了甩袍袖,而后站起身,摆出一副要走的态势。    看到这一幕,孙权脸上的沉默转瞬消失不见,变为焦急。    他赶忙起身叫住邓芝。    在邓芝被他叫住后,孙权走下台阶,拉住邓芝的衣袖言道:    面对孙权的拉扯之举,邓芝并没有抗拒,或者说他早就等着孙权有如此举动。    孙权扶住邓芝的臂膀,将其拉到他原来的位子上。    在让邓芝坐下之后,孙权方才回到自己的位子上坐好,而后脸上浮现嗔怪之意说道:    面对孙权的假意嗔怪,邓芝脸上依旧肃穆,他对着孙权问道:    在邓芝的问询之下,孙权眼中虽有几丝不满之意,但他脸上却浮现笑色言道:    听到孙权如此说,邓芝的脸上方才浮现笑容。    看着邓芝脸上的笑容,孙权心中虽有着不满,但他却无奈。    毕竟当初想向刘备请和,甚至重新恢复刘孙联盟乃是他的意思。    虽然他的本意只是为江东争取时间休养生息,但既然他之邀请已经提出,在刘备已经答应的情况下,这件事在短时间内是没有转圜余地的了。    毕竟这时候他将孙登、长沙二郡都已经交出,若这时候他要是坚决不签订正式盟书,一旦触怒刘备,那样的后果是他不愿承担的。    孙权之前之所以不愿意与刘备签订正式盟书,是担忧会触怒曹cao。    但在邓芝的言语下,他明白了如今三家中江东最弱,就算他不触怒曹cao,也难保将来曹cao不会先易后难,对他率先发难。    ….    既然如此,他还不如坚定与刘备联盟,至少刘备的信誉他孙权是信得过的。    只要曹cao未灭,刘备不会轻易对江东起心思。    天下三分,三家鼎立,两边交好这条路是行不通的,最后的结果最可能是同时与两家为敌。    与刘备联盟,至少能保证刘备不会对其出兵,并且在将来曹cao率军攻打江东的时候,刘备会派遣援兵。    善于权衡利弊的孙权,心中已经有了决断。    孙权看向邓芝,对其言道:    对于孙权的这个提议,邓芝欣然应允。    数日后,永安城外的长江岸边之上,矗立着一座刚刚经过修葺的高坛。    在这座高达数丈的高坛之上,汉骠骑将军孙权与汉中王尚书邓芝正齐齐站立在上方。    而在高坛下方,正站立在永安城中的一众江东文武大臣,以及上万吴军。    这时高坛下方的那上万双眼睛,正注视着上面的孙权与邓芝。    这上万人都知道,今日是他们的至尊与刘备派来的使者正式签订盟约的日子。    刘孙联盟始于建安十三年的赤壁之战,但自那一年开始之后的数次结盟约好,两方都未曾签订过正式的盟约文书。    所以今日,对于刘孙联盟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    一旦等今日这件事传遍天下,无疑会对当今的天下局势再次产生深远的变化。    在那上万双注视着高台之上的目光之中,那些江东大臣的目光最为复杂。    有的人目光流露着轻松,感慨孙权英明,为江东化解了一场可能存在的大难。    有的人的目光流露着不解,似乎不明白为何去年孙权还口口声声说着要消灭刘备,如今却变化如此之快又与其联盟。    有的人目光中则流露出不忿。    其中以中郎将徐盛为代表。    徐盛顾谓身边同列道:「吾等不能奋身出命,为至尊并许洛,吞荆益。    公安一败,不能为江东雪耻,反而令至尊与刘备结盟,不亦辱乎!」    徐盛在说这番话的时候,脸上的愤慨之色跃然脸上。    当与徐盛同列的江东诸将听到徐盛的这句话后,有的人脸上浮现了赞同之色,例如陆逊、韩当等。    亦有的人的脸上浮现了不满之色,其中以全琮最盛。    全琮对徐盛言道:    听到全琮如此说,徐盛脸上的怒气一滞,他正想要发作,但他能怎么发作?    真就领兵前往与糜旸交战?    他虽胆气豪壮,但亦不是一莽夫,糜旸哪里是那么容易击破的。    全琮将糜旸搬了出来,瞬间令徐盛哑口无言,不再愤恨发言。    ….    经公安一战后,旁人不知道,反正全琮是不想再与糜旸交战了。    况且全琮身为江东本土人士,他最想要的是江东安稳,在如今之际,更是如此。    所以他才会出言打断徐盛的发言。    在全琮的打断之后,高坛下方的江东众臣虽各有心思,但最终没有再发出什么    在高坛上的孙权与邓芝两人身前有着一张祭台。    祭台上的烟雾随风升起,飘向天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