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一〇章:无限杀戮  (第1/3页)
    在付出了许多人命之后,步兵终于冲至两百米范围。    在无尽的杀戮之中,东夷人的蛮性被激发出来了。    他们发出尖利的嚎叫,这嚎叫冲散了恐惧,令他们使出浑身的力气,疯狂地冲刺起来。    他们要用商军的人头,来发泄自己的怒火!    但这个距离正是步枪的最佳射程。    “砰砰砰砰……”    商军用最快的速度朝着前方倾泻子弹。    密集的枪声聚集到一处,发出响亮的轰鸣,就如同爆炸一般。    子弹汇聚到一起,如同一堵尖刺筑成的墙壁,吴军疯狂地一头冲上来,就如同冲撞在墙壁之上,被撞得头破血流。    他们疯狂地向前奔跑,却又被子弹的力量撞得腾空而起,跌倒在地。    鲜艳的血花疯狂喷涌,四散飞溅……    这就是现代战争,人海战术根本无用。    来多少,死多少,这就是传说中的“排队枪毙”。    商军士兵无须多做什么,他们只是重复地装填、上膛、瞄准、射击。    经过训练之后,他们只需要五秒钟就可以完成一轮动作。    这也就是说,理论上他们每五秒就可以杀死一人,一分钟可以杀死十二人。    两个连240人,每分钟可以杀死2880人,这还不算被子弹贯穿的。    当然,实际上没有这么夸张,但面对吴军这样密集的冲锋,一分钟也要死上七八百人。    更可怕的是,这套动作根本就无需消耗体力,只是不断的扣动扳机而已,只要弹药充足,他们就可以无限杀戮。    两百米距离,并不长。    牙买加飞人博尔特只需要19.19秒。    普通人一分钟能跑到。    穿着甲胄,拿着武器,可能就得两三分钟。    迎面是枪林弹雨,地上有尸体堆积,前方有壕沟,铁丝网的阻挡,可能就要十分钟。    十分钟,每一秒都有可能倒地死亡,你还能跑得下去吗?    而且,人在极度紧张和恐惧的状况下,体力消耗是成倍增加的。    就算是跑完这段距离,也已经筋疲力尽,无力再战了。    五分钟,仅仅五分钟,吴军发起冲锋的数千之众,就完全倒下了。    他们大多数冲到了距离商军阵营一百米左右。    使得那个地方倒毙的尸体,形成了一条骇人的血线。    遍地横七竖八的尸体堆积在一起。    他们甚至没有想过逃跑。不是不想,而是来不及想。    太快了,实在太快了,连逃跑的念头都没来得及生出,就已经全部死绝。    不,还没有死绝。    还有一个,在遍地尸体之中,居然还有一个人站着。    他的个子很小,身子很单薄,穿着犀甲,cao着吴戈,孤零零地站着。    也许是天赋异禀,也许是昊天眷顾,他的袍泽全都死光了,但他却还活着。    他眼神茫然地望着遍地袍泽的尸体,发出凄厉的嚎叫。    他的眼神里没有了恐惧,因为已经出离恐惧之外了。    他就这样嚎叫着,cao着吴戈,像一头孤狼一般,凶狠地朝着商军阵地冲了过去。    这……是最后的冲锋!    这……是绝望的呐喊!https://    只可惜,等待他的,不是公平的决战,而是一声无情的枪响!    一名商军战士冷漠地扣动了扳机,子弹从他的喉咙穿过。    他倒在了地上,嘴里发出“咳咳”地声响,什么也没有说出来,就那样抽搐着,死去了。    ……    风曦站在船头,看着眼前的一切,忽然冷冷地说道:“这就是你制造的武器?”    胥余没有立刻回答,良久之后,他才说出了四个字:“时代变了!”    风曦没再说什么,一转身,回到了船舱。    她已经活了不知道几万年,人世间的纷争已见过了太多太多。    照理,她本该司空见惯,波澜不惊了。    可是,这样惨烈的屠杀,她还是被惊到了。    她忽然有些无所适从,甚至连支持胥余的信念,都产生了一丝动摇。    但……不破不立的道理,她也是懂的。    华夏大地上,不能有两个王。    她的目的,是使这片土地上的子民繁荣昌盛,过上幸福的生活。    她曾经试过直接读取胥余的记忆,但很可惜,那里面混沌一片,她什么都读不到。    这是她数万年的仙生里第一次碰见这种状况,从那一刻起,她已知道了胥余的来历不凡。    在数年的相处中,她渐渐了解到了胥余的秉性。    于是她选择了支持胥余,和他一起走下去,帮助他问鼎人王的宝座。    在这个过程之中,死人……是在所难免的。    在数百万年的漫长岁月里,神支持人类占领了全世界。    在六万年前,神又支持智人将旧人类屠杀殆尽。    如今,智人已经在地球的各个角落建立起了璀璨的文明。    但……时代变了。    更加璀璨的文明就在眼前。    新旧文明的交替,已经开始了。    整个华夏大地,势必要经历血与火的洗礼。    风曦什么都明白,只是她却不忍再看。    于是,她选择了回避。    ……    胥余目光沉静地望着远处,随着最后一个人倒下,对方的骑兵已经到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