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7章 大元奇才王保保(求票求投资) (第3/3页)
哈麻有意宣传下,这个以巨木围成的角斗场,挤满了来自于各地的达官贵人,甚至有能够坐凳子的大元蒙古大根脚,还有一些汉臣也被吸引,全都围拢过来观看,朱重八和彭莹玉带着彭莹玉的九个小徒弟,也跟了过来。 这九个小徒弟,按照本家姓名,分别取名周子旺、况普天、杨普雄、丁普郎、项普略、欧普祥、陈普文、赵普胜、邹普胜,此刻换了衣裳,扮做龙娇的小汉奴,跟在陈四九身边。 朱重八听说陈四九要和这里的蒙古大力士比斗,挠了挠裤裆笑道:“小秃驴,你有眼福了。” 彭莹玉闻言怒道:“俺不是小秃驴,你这厮不也是小秃驴?” 朱重八寻了个舒适地方,靠着木栅栏坐下,又挠了挠胸口垢痂,揉了揉鼻子之后,咧着缺了门牙的嘴笑道:“咱说了,咱没有剃度出家,绝非和尚。” 彭莹玉也一屁股坐在地上,抠了抠臭脚丫,也跟朱重八一般,伸手挠了挠裤裆,将手指头放在鼻翼嗅了嗅,望着周围犹如小山般壮硕的大力士们道:“重八呀,俺有点替大个子担心啊,你瞅瞅这些博克手,个顶个的壮硕。” 身周的九小只徒弟见他们伸手挠裤裆,抠脚丫,也有一学一。 朱重八道:“你懂个甚,不是咱懊糟你,你那三脚猫的自创功夫和我大师兄有天壤之别,我大师兄一个能打十个。” 彭莹玉抿着嘴,眼神闪烁,低声道:“早晚有一天,俺也要打十个,到时俺这九个徒弟一人打十个,就能打一百个蒙古鞑子!” …… 刘福通见陈四九气度,心中暗叹。 “好气度,好壮士!” 一边关先生也道:“是啊,想当年我汉家昌盛时,一汉抵五胡,如今胡壮汉弱,这陈四九有此气度,实属难得。” 一边,一名书生模样打扮的读书人闻言,忍不住对他们说道:“听二位口音,莫不是河北人氏?” 刘福通和关先生回头。 只见一名身材修长健硕,体格高大的汉人儒生,站在他们身边,此人浓眉大眼,面貌端正,且看起来颇有勇力。 “我等正是汉人,兄台你是?” 刘福通笑道。 那书生也拱手道:“我乃大元国子监监生,杜遵道。” “哦?” 刘福通连忙上前攥住这大元国子监监生的手,将他拉了过来,嘘寒问暖,大元的国子监监生,基本上就是大元官吏后备人才基地,在这种地方的人都值得拉拢。 在他们不远处,也有一伙蒙古皇族贵胄。 一人身材高大魁梧,宽肩细腰,头戴笠帽,身穿汉人风格的丝绸贵族服饰,腰间别着牛革装饰的腰带,他不似蒙古人,气度更像是汉人,剑眉星眸,极为有神。 扩廓帖木儿,意为青色的铁,汉名王保保。 他虽非大元黄金家族贵胄,但是父亲是大元翰林学士、太尉赛因赤答忽,母亲乃是大元黄金家族后裔,饱学汉学,又素有勇力。 此刻他只能在木栅栏外围站着,却也鹤立鸡群。 另有一蒙古少年,站在他身边,也是高大魁梧,身材健硕,穿着贵族服饰,但是身上的服饰更像是汉人,汉名为李思齐,皆是中原之地的汉化蒙古贵族。 他二人虽然年幼,但已经有强者气象。 蒙古人只要孩子高过车轮,就可以骑马作战,担任护卫,当年忽必烈夺得大皇帝位置后,他的怯薛歹(近卫军)中本来准备封四大怯薛长,结果凑不齐四个人,只有三个,其中的木华黎后人安童虚岁十三,博尔忽后人月赤察儿,虚岁十二,博尔术后人玉昔帖木儿,倒是虚岁二十。 这二人也是十岁多一些年级,与大元的新皇帝铁锅也差不多年岁。 李思齐见王保保愣神,问道:“保保你为何走神?” 王保保叹道:“我叹这汉儿竟然有胆气挑战蒙古的巴图鲁勇士,也叹我们大元怕是有祸端。” “嗯?” 李思齐疑惑地看向他。 王保保眼神闪烁道:“你看你我,是像蒙古人呢还是像汉人?” 李思齐也是一滞。 他们这些汉化严重的蒙古人,和汉人没有任何区别,说汉话写汉字穿汉服,王保保父亲就是个儒学大家,喜欢作诗做杂曲,写话本。 王保保见此地这热烈的场景,深感自己这内地来的汉化大元蒙古人,和漠北蒙古节节不入。 李思齐也恍惚了…… “我赌蒙古勇士赢!”有蒙古王公鼻孔朝天,哈哈大笑道。 “谁都知道我大元蒙古巴图鲁勇士的威名!”身边有人十分不满,轻蔑地笑了笑。 王保保却拿出一些银钱来,对李思齐道:“我赌这汉儿会赢。” 周围的蒙古人全都看向王保保。 “你疯了吗?我大元的巴图鲁勇士怎么可能会输?” 王保保却笑了笑。 “智者不勇,思齐,你看见那汉儿背后的牛角巨弓了嘛?” “那起码得十石力才能开得动,此汉儿绝非是鲁莽之人,且瞧着吧……” 场边。 陈四九收回呼吸,眼眸闪烁,猛地睁开眼,他瞬间跃起,高高纵跃跳入场中,犹如巨石投入河水,瞬间激起波涛,此时的阳光,给他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光,他轻轻扭了扭脖颈,看向哈麻,伸出手勾了勾手指:“哈麻,将你最厉害的三名大力士选出来吧,一起上,我赶时间。” 哈麻大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