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章 决斗 (第1/2页)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郭均延额头冒出一层冷汗,轻叹了一口气,只能点点头表示认可! “不知小郎这算学师出何门?”齐国老者不等众人提问,迫不及待的问起了郭均延的学问出处,他本痴迷于算学一道,这次南下,本就想考察拜访陈国的算学大家。 其实,几十年前南朝宋国的天文学家、数学家祖冲之父子已经成功把圆周率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六位。 在祖冲之以前,人们用“径一周三”来表示圆周率。 祖冲之小的时候,他的老师对他讲:“一个圆的圆周长度是直径长度的三倍。” 后来刘徽利用“割圆术”这个方法算出圆周率为3.14。 祖冲之利用刘徽的办法推算出来的更为精确的倍数,已经普及到了北齐、北周。南朝的算学水平比北朝要高的多,数学本就是抽象思维的代表性学科,对于自古以来重视经史子集的中国,科学家凤毛麟角,擅长诗词歌赋彪炳千古的文人sao客倒是成千上万! 这位齐国老者作为国子寺的老师,自然知道最新的南朝学术成果。他出的问题也不是千古难题,只不过能解这题的除了国子寺算学的老师和学生,一般人肯定答不上来。郭均延能答的上来已属不易,他算的太快,这样的心算能力,着实让人震惊。 老者暗想,若非这是自己亲自出题,怕是要怀疑郭均延偷题,但自己明白这绝无可能。 老者的疑问也是在场所有人所疑惑的。 “我的恩师多年前已经仙逝,名字不提也罢,我曾随恩师在山中修行多年……”郭均延只能搬出死者无名氏来作数。 众人皆是恍然大悟,自汉末三国,魏晋以来,天下战乱不断,许多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纷纷选择出世,选择深山老林,人迹罕至的地方作为修习之地,保存山门实力,选择有慧根的孤童细心培养,学有所成后下山出世,成就一番事业,既可以造福万民,又可以延续山门学问。 这也是山门能够长久存在左右天下大事的原因所在。 郭均延明白,自己拥有的现代知识和思想,只有有序的、有限的显露出来,才能为世人所接受,否则一定会被视为异类,哥白尼也就是这么死的! 自己这么优秀,那师傅必定是世外高人,且隐居山林,无人知晓! “鄙人乃是齐国国子寺算学博士魏然,小郎日后如光临我齐国邺都,可随时前往我国子寺一观,老夫置酒恭迎”魏然自报家门,也顾不得隐藏身份,这邀请的意思一目了然,人才难得,自己如今已年过半百,教授的学生中资历上乘有,但要说青出蓝而胜于蓝那是没有的。 这个司寇清年年纪虽轻,但算学一道已成大家,如果能到齐国,为我所用,必定能吸引大批人才俊杰来齐国发展。 楼上众人一阵惊呼,闻名天下的齐国魏然大家,谁人不知,他可是在前几年的三国算学论道中,以一人之力击败陈、周两国高手,所向披靡,此人的算学据说已经登峰造极!魏然对这司寇清年礼数有加,而且出言邀请,这…… 那齐国的有痣公子眼眸睁大,有些不可置信的看着自己的老师,此次南下有重要任务,事涉齐陈两国结盟事宜,在目的未达成前,不宜张扬,陈国境内肯定藏有周国探子,如此行事不像是老师的风格。 有痣公子朝魏然投去询问的目光,魏然只是轻轻摇摇头。 陈国那壮汉邹起眉头,深思起来,他本名萧摩柯,自幼习武,从小便练得一身出色的武艺,当时南北朝混乱,南朝政权更迭,萧摩诃早就想要在乱世之中谋得出路,加官进爵。 萧摩诃父亲去世之后,便去投奔了自己的姑父蔡路养,当时恰逢侯景之乱,各地动荡,蔡路养又是侯景的手下,陈霸先进攻侯景之时,蔡路养主动率兵抵挡。 萧摩诃更是一马当先,一人面对陈霸先的先锋部队,对方竟然无人敢出战。 但是奈何当时陈霸先的军队兵强马壮,蔡路养不敌陈霸先,只得带着萧摩诃投降,萧摩诃也趁机只归顺侯安都,成为了陈霸先的手下。 再到后来,陈霸先去世,其侄陈世祖陈蒨登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