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一十八章 天下未定,不考其行,专取其才!(求订阅) (第2/2页)
时间的积累,难道就不能勐进一次?而且大争之世,尚且能不断增产,何以到了太平之世,就陷入了长久停滞?” “你们也知道。” “大秦这些年大工程不断,征服的徭役更是海量,地方缺少精壮,为了适应当下形式,只能在为民减负上多用心思,我去问过,现在地方的耕作方式,大抵是‘二牛三人’,亦或者二牛抬杠。” “这些耕作方式太过浪费人力了,因而这种耕作方式必须改变。” “我对你们的要求不高。” “一牛一犁!” “此外。” “现在民间留守者多为老弱妇孺。” “一户人家,田地百亩,若按以往的撒播,以地方老弱妇孺的身体情况,恐会吃不消,农家既奉神农为祖师,就理应体察民心民意,改进一下播种方式,耕种尚且能用牛耕作,何以不能制造一种工具进行条播?” “若是能成,岂非造福万民?” 闻言。 许辛在心中叫苦不迭。 秦落衡真是好生强势,这些分明是朝廷的问题,结果到头来,却把这些事情转嫁到他们身上,让他们去解决,耕种方式、播种方式,哪有那么容易改进?若是他能改进,又岂会久居于咸阳? 秦落衡道: “许师莫要沮丧。” “正所谓,事在人为。” “下一统之后,朝廷把各地耕种技巧和方式都进行了归纳整理,而后更是对农家倾囊告之,农家得了这么多内容,难道就没有生出什么想法?” 【讲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yeguoyuedu安卓苹果均可。】 “若是实在没有......” “我倒是有一个办法。” “便是让农家弟子深入地方,深入田间,体察民众生活,问询民众所需,黔首在田地上耕作这么多年,对耕种之事深有体会,你们有学识,黔首有经验,相辅相成之下,未必不能实现这些。” 秦落衡平和的着。 但这些话落到许辛耳中,却只感觉嵴背发凉。 秦落衡看似在深彻思量,实则根本没给他们反驳机会,而且是直接把后路都给堵死了,他们要么做到,要么就要做好被赶下田的准备。 四下死寂。 所有人都感受得到秦落衡的变化。 现在的秦落衡跟以往完全不同,话语中充满着强势和霸道。 而且不容置疑! ! 秦落衡冷冷的扫过众人,接着道:“现在你们可还有疑虑?” 众人全都垂首不语。 秦落衡道: “既然你们没意见,便就此定下。” “等会,我便派人将名单上的人征辟到尚书司,等人员到齐,尔等便可出发前往朝歌了,时不我待,现虽正值寒冬,但正所谓,冬去春来,现在距离春耕的时间并不远,因而必须得提前做好准备。” 闻言。 众人脸色更是一沉。 他们想到秦落衡的冷漠,但没想到会这么不留情面,在这隆冬时分,竟想直接把他们送到朝歌。 这实在是令人寒心。 完。 秦落衡挥手,示意他们退下。 许辛等人阴翳着脸,缓缓的退了出去。 待许辛等人离开后,达悄然进到殿内,拱手道:“公子,你刚才没来之前,这些人在商议占据尚书司几个官职之位,这些人私心太重了,当年若非公子挽留,他们恐早就步了儒家后尘,而今不仅不感恩,反倒挟识而重。” “这些人实在可恶!” 达一脸愤满。 秦落衡轻笑一声。 澹澹道: “这才是人之本心。” “他们以往没有表现,只是因为没有机会罢了。” “不过,我倒不在意。” “正所谓,下未定,则专取其才,不考其行,现在下未彻底稳定,依旧处于跌宕之中,用人要不拘一格,他们或略有瑕疵,但只要能为我所用,稍微容忍一番,又算得了什么?” “而且......” “他们这样,我倒心中稍安。” “至少后续一些事,我不会再有心理负担。” 达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秦落衡没有在这事上多,把那份名册交给达,开口道:“你跑一趟,通知这些被征辟之士,让他们明日来尚书府履职。” 达躬身道:“下吏领命。” 他双手恭敬的接过竹简,心翼翼的退了出去。 并未过多久。 这份名册便已传至全城。 与此同时,尚书司将前往卫国朝歌,也随之被传扬出去。 此事自在城中引起一番热议。 不过。 秦落衡并未关注这些。 他一心在思考尚书司今后要做之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