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一十七章 权势动人心!(求订阅) (第2/2页)
势。 他这次这么大张旗鼓的招揽官吏,明眼人都看的出来,他是想要有所作为,百家之人早早便进了尚书司,而且知道他的一些心思,他若想有所作为,定会倚靠百家之人,所以百家才这么有恃无恐,甚至敢出言威胁。 权势动人心! ! 许辛等人低垂着头,不敢抬头看秦落衡。 秦落衡收回目光,坐到主座,眼中闪过一抹戏谑之色,冷声道:“你们说的不无道理,我之前的确没考虑到这些。” “不过.......” “你们恐是会错了意!” “我之所以让各大氏族举荐官吏,非是想拉拢他们,而是在给你们减负,想人尽其用,尽施尔等之能。” 【推荐下,野果阅读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yeguoyuedu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他们是来辅助你们做事的!” 闻言。 许辛等人却是一惊。 惊疑道:“还请公子详说,臣等不解。” 秦落衡沉声道: “你们对这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尚书司并非立足咸阳,等官署人员确立,便会启程前往卫国国度朝歌,今后半年,甚至更久都会留候在那边,尚书司主要为政方向是‘民生’,非是着眼于朝堂,尚书司的官吏,其实都是为你们服务的。” “他们是去满足尔等所求的!” “只不过前面我没来得及说明,以至让你们生出了误会。” “我今日前来,便是想把此事知会尔等,只是没曾想,你们竟下意识认为尚书司是立足于咸阳的,实在缪也!” “你们莫非以为我执掌的官署能立足咸阳?” “我非是储君,何敢做这事?” 秦落衡满脸嘲弄之色。 许辛等人抬起头,满眼茫然无措。 他们已彻底愣住了。 秦落衡的解释,完全出乎他们意料,甚至是始料未及。 他们前面之所以敢硬着头皮索要官职,就是认为尚书司是立足咸阳的,而大秦自来唯有储君能开府,尚书司虽算不上开府,但秦落衡的种种举止,却已与开府无异,所以他们才生出了想法。 想为自身谋取一些权势。 但现在...... 他们已幡然醒悟。 秦落衡眼下并非储君,根本就不可能开府,而且始皇也绝不会容许他开府,就算是借以尚书司之名也不行,始皇之所以同意尚书司招揽官吏,恐就是因尚书司不是立在咸阳,而是在卫国。 卫国朝歌,他们的确想不到。 但尚书司非是立在咸阳,这其实已有种种迹象表露,他们竟全然未察,甚至还一直闷头算计着,实是失了心神。 众人脸颊guntang。 若是此时眼前有一条地缝,恐当场就钻进去了。 他们这次丢人丢到家了! 秦落衡冷笑一声。 继续道: “你们考虑的其实也有道理。” “我之所以不让你们代管,主要是你们有更要紧的事去做,这些事唯有你们能做到。” “我对百家的要求,很早便告知尔等了。” “我这次也就不重申了。” “尚书司的职事是立足于民生。” “民众在意的是衣食住行。” “老子曾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大秦租赋短时都难以减少,因而只能另取他法。” “我的解决之策,便是高产粮种,便是增产肥料,亦或者改良耕种工具,以期实现粮食的不断增产,进而实现为民减负。” “农家此去卫国,便是要解决这些。” “墨家更甚。” “墨家除了改良基本的耕具,服役工具,还要发展改良现有的采矿、冶金、制陶、纺织、造纸、髹漆、玻璃等手工业技术。” “墨家身上的担子很重。” “黔首一年收成,很大部分要看天气。” “而这就是名家等要做的。” “我想在卫国试点,以当下最优的技术、最优的粮种,以及最快的应变之法来做一次尝试,试试大秦一亩地究竟能产出多少粮食。” “具体事宜我已做了初步规划,等会便将章程交予尔等。” “我正是考虑到你们要做的事如此繁重,所以才向父皇请示,择优了一些官吏用以辅助尔等,若是你们愿意兼顾官署琐事,我却是不妨把一些事务交予尔等。” “诸位意下如何?” 四下安静。 许辛等人面如黑炭。 他们前面还想着争取权势,但在听到秦落衡的想法后,心中已是叫苦不迭,而今不仅要远赴朝歌,还被安排了这么多事,短时都难以清闲,哪还有心力去兼顾官署的琐事? 秦落衡面色平静的看着众人。 似笑非笑道:“你们考虑的如何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