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妖尾开始的精灵使_第九十四 魔王隶属〖Rattenfanger〗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四 魔王隶属〖Rattenfanger〗 (第2/2页)

可能比一群老鼠还要低。要知道老鼠的位格可是不入灵格的,比一般得兽类恩赐者还要低。“我不认为一群老鼠能有媲美飞鸟的灵格,按照黑兔的说法,飞鸟的灵格在箱庭之中也是相当高的。”艾斯特开口。之前在测试众人恩赐时,黑兔便点明过。作为凡人的飞鸟,在共同体内有着与黑兔等同,次于艾斯特的灵格。哪怕是在箱庭内,都是灵格中金字塔尖上得人物。至于飞鸟作为普通人为何会有如此高的灵格,按照黑兔的说法解释,大概率是因为飞鸟祖上有着神佛修罗层次的人物,因此诞生时伴随着奇迹的异象而成。总之,用黑兔的话解释便是飞鸟是和黑兔一样有着传承的。就如同月兔来自于那只跳入火中得兔子一般。“既然不是老鼠灵格的问题,那么只有一个原因了,那就是那些老鼠已经被比飞鸟更强的力量所cao纵了。”白夜叉合起扇子做出总结性质得发言。飞鸟牙齿咬的咯咯作响,说实话这是飞鸟无法接受的事实。作为被召唤来的三人,是带着黑兔和共同体们的期望降临的。在三人之中也只有自己的能力最不中用,虽然依旧〖潜藏着未知可能〗,但其他两个人相比,选择原石方向——〖支配恩赐的游戏恩赐〗,让她在三人之中实力最弱。而且走这一条路,她的名字能力想要发挥出来,场上必须有额外的强劲恩赐。之前飞鸟也试过支配工房内的恩赐武器,失败之后才知道那里面是有着神格物品的。不过即使可以支配,对于武器技能只是普通人水准的飞鸟而言,根本没什么效果。其实飞鸟也在纠结,这个时候纠正还来得及,只是放弃原石的发展路线,那么他剩下的就只剩下cao纵身心的魔女路线了。但这并非飞鸟想要的路线。除了自尊——飞鸟这个少女的正义感更为强烈。不惜扭曲对方心智才能获得的“肯定”,究竟有什么价值呢?正因为飞鸟拥有如此强烈的自尊心,她才能正直不扭曲地成长至今。看了一眼肩膀上的小精灵,飞鸟知道只要小精灵才在,未来必然会和对方再对上,到时候自己绝对不会再输的。“飞鸟恩赐的原因暂且已经知晓,那么便说过另外一件事情。按照飞鸟得说法,老鼠的袭击与这只离队的小精灵有关。而且都与〖rattenfanger〗有联系。”白夜叉开口,随后眼中带着莫名的光彩,“这个共同体可是来自六位数层的共同体,属于上层共同体哦”“也就是说明天我们的敌人会是一个相当麻烦的很任务啊!”十六夜开口,“嚯嚯,〖捕鼠小丑〗吗?也就是说敌人是哈梅尔的吹笛小丑喽。”“咦?”飞鸟感到惊讶。“您是说是〖哈梅尔的吹笛人〗?”黑兔有些茫然,说实话她没听说过〖rattenfanger〗还有这样得含义。“等等,小子到底是怎么回事,详细说明一下。”相比于黑兔的迷茫,白夜叉脸上却带上了凝重。看着白夜叉的神色,十六夜有些惊讶的眨了一下眼睛。“抱歉,你们刚来到箱庭没多久,并不知道所谓〖哈梅尔的吹笛人〗,其实是某个魔王麾下共同体的称号。”听到白夜叉的回答,众人瞪大了双眼。“魔王得共同体名为〖幻想魔道书群〗(grimmgrimoire),那是一名拥有奇才的召唤师所率领的,曾经从总数超过两百篇魔书中召唤出来的恶魔组成的共同体。最为可怕是一篇魔书里可以召唤出复数恶魔。尤其该特别注意的部分是,就连魔书中每一篇不同的世界背景,也都包含在内。魔书的一切内容都以游戏盘面的形式拥有明确制定的规则与强制力,是一个极为强大的魔王。”新来到的四人都瞪大了双眼,尤其是十六夜那一双眼睛都绽放出了锋利的光辉。“关于这位魔王人家也知道,只是那位与某个共同体游戏之后落败,应该已经辞世了才对。”黑兔有些茫然,“但十六夜大人又说〖rattenfanger〗便是〖哈梅尔的吹笛人〗,这一方面人家很是不解,为了以防万一,可否请您详细说明。”黑兔神色紧张,大概时间听到魔王有关的应急反应吧?艾斯特也是好奇,说实话他对神话故事都不太了解,更何况一听便是童话故事的传说了。十六夜思索了一下,仿佛恶作剧一般将仁拉了过来,“原来如此,我已经明白了,那么接下来便有我们的小不点大人说明吧!”“哎?是!”仁先是一愣,便回过神。众人得目光也聚焦到了仁的身上。在众人的目光下,虽然都是熟悉得人,但他依旧有些紧张。十六夜一把勾住他的脖子低声说道,“小不点大人这可是你表现的好机会,作为领导者也要适时的展现出自己的作用。”仁点点头,“我明白的。”说吧深深吸了一口气,咳了一声,又整理了一下自己松垮的衣服,才慢慢诉说道,“〖rattenfanger〗是一个叫做德国的国家所使用的语言,意思是『捕鼠人』。而这个捕鼠人,其实是格林童话魔书之一的《哈梅尔的吹笛人》的隐喻。在原本的格林童话中,有好几个故事创作舞台,都参考引用了历史考据。『哈梅尔的吹笛人』也是其中一,『哈梅尔』则是故事发生舞台的城镇。被格林童话《哈梅尔的吹笛人》当成雏型的碑文如下:——1284年,约翰与保罗纪念日6月26日130名出生于哈梅尔的儿童被身穿各色彩衣的吹笛人诱出,最后在丘陵附近的行刑场失去踪影——这篇碑文是在叙述曾在哈梅尔镇发生的真实事件,并且和一片彩绘玻璃一起展示。它也是后来成为格林童话之一,以《哈梅尔的吹笛人》为名创作出的故事雏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