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九十八章  (第2/2页)
。”    “喏!”    仆役应了声,离开了。    李恪看着李祐,笑道:“父皇给你派遣家奴,是想要保护你啊!”    李祐挠挠头,说道:“父皇也不容易,他一个人撑起了整个大唐的江山社稷。”    李恪点点头,说道:“是啊,父皇不容易。”    随即,李恪带着李祐走入书房。    李恪的书房中,摆设很朴素。    只有一张桌案,一套笔墨纸砚,还有书架。    “坐下吧!”    李恪招呼李祐,在椅子上坐下。    两人相视一笑,然后李恪缓缓说道:“我今晚就要动身去高句丽,所以你跟我一起去吗?”    “我不去!”    李祐斩钉截铁的说道:“我要留在京城,监督工程建造。”    李恪皱眉,说道:“工程的建筑师都是你请来的。你就放心让他们自己去干活?”    李祐哼唧道:“工匠都是我找来的,可我也得看着啊!否则,万一哪天他们偷懒了怎么办?”    李恪闻言,一阵无语。    他发现,李祐对于建筑这件事情,似乎是上瘾了。    一刻都闲不住。    他轻咳一声,说道:“三弟,我觉着吧。你可以把精力,放在练武上。”    李祐摇头说道:“练武也挺好玩的。”    李恪苦笑一声,说道:“我觉得,你的武功也没啥好玩的。你能打得过谁?”    “二哥,我觉得武功很棒啊!能打人,很威风……”    “你是觉着很威风,但是也很累。”    “不累!不累!”    “行了,不跟你争辩。你要想学武术,等我们回京后,我教你。”    “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我什么时候骗过你?”    “谢谢二哥!”    李祐满心欢喜的说道。qδ    李恪笑呵呵的说道:“既然要谢我,那就拿出诚意来。”    “什么诚意?”    李恪笑眯眯的看着李祐,说道:“把我给你的银钱,拿出一半给我!”    “啊!二哥,你竟然敲诈我!”    李祐愤怒的叫喊。    李恪翻了个白眼,说道:“我什么时候敲诈过你?我这是借你的钱花。等我们从高句丽回来后,你把欠我的钱,如数归还。”    李祐听罢,仔细思索一番,然后点头答应。    “行!那我就借给你!”    “哈哈,痛快!”    李恪大笑。    李祐咬牙切齿,说道:“二哥,你可别忘了你的承诺。等你们打完了高句丽后,必须得把我的银钱还给我。”    李恪拍了拍胸脯,说道:“放心,绝不赖账。”    “好!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兄弟俩击掌盟誓。    李恪忽然想起一事,说道:“你现在手底下有多少人?”    “五百人!”    “这么多?”    李恪惊讶。    李祐点点头,“我每次出门,都会带着五百人。”    “这些人都是你训练出来的吗?”    李恪问道。    李祐点头说道:“嗯,都是我训练出来的!”    李恪惊讶道:“这么多人,都是你一个人训练的?”    李祐笑嘻嘻的说道:“没错,都是我一个人训练的。我告诉你啊,这些人可强悍了。我一个人训练了将近六年,才培养出了这么多的高手。”    “哦?”    李恪来了兴趣。    他原本以为,李祐顶多训练个几年的人马。却没想到,李祐一下子训练了将近六年的人马。而且,听李祐话里的意思,这些人都是死忠分子。    李恪心头暗叹一口气,“三弟,你的实力比我更强啊!”    李祐嘿嘿一笑,谦虚的说道:“二哥说笑了。你的实力,早已经超越了我。”    “那是你谦虚。”    “不是我谦虚,我是真心认为,咱俩的差距不算太大。若不是我年龄比你大,我一定能够超过你!”    李祐信心满满的说道。    “那你加油。”    李恪鼓励李祐。    “嗯嗯。”    李祐使劲的点头。    两人聊着天,不久之后,就听到外面有脚步声传来。    片刻之间,李恪就见到了一群人。    为首的,赫然就是长孙无垢。    “儿臣拜见母妃!”    李恪赶紧起身,恭敬的向长孙无垢施礼。    “免了!”    长孙无垢笑了笑,然后对李恪和李祐说道:“你们两个小娃,刚才说的话,哀家都听见了。”    她笑盈盈的说道:“你们兄弟情深,哀家很欣慰。”    “母妃谬赞!”    李恪笑道:“儿臣和三弟感情好,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长孙无垢点点头,说道:“好了,你们兄弟俩聊。”    长孙无垢转身离开。    她离开了房间后,立刻召集朝堂文武,商讨前往高句丽的事宜。    朝廷上,文官占据主流。    毕竟,文官的数量,远远超过武官。    至于武将,只有李恪和李祐两个人。    因此,武将们的态度显得有些沉默。    武将们并不愿意去高句丽。    毕竟,高句丽战乱不休,又是蛮夷之地,环境艰苦。武将们去了那里,肯定吃苦受罪。    所以大伙儿虽然支持征伐高句丽,但是内心深处,并不愿意去。    武将的态度,影响很大。    但是,这种事情,根本不由他们决断。    李渊的态度很坚定,要攻灭高句丽。    这种事,文官反对没用。    文官们也知道,他们的权利有限,阻止不了李渊,也就不再劝谏。    只希望李渊能够早日平息战乱。    李恪的态度,就有些微妙。    他对李治非常崇拜。    所以,他愿意帮助李治。    而且李恪也有私心,不仅仅是因为崇拜李治,也想要成为像李世民一样的皇帝。    因此,他希望能亲征高句丽。    李恪的心思,其余人自然明白。    只是李恪太弱小了。    所以大家都没有提议,让李恪参与到军队中去。    毕竟,李恪连骑兵都没有练好。去了,只会拖后腿。    最终,这事不了了之。    长安,宫中,甘露殿。    李世民批阅奏折,正在琢磨着如何平定高句丽之战。    “陛下。”    王德走进来。    “何事?”    李世民头也不抬的问道。    王德禀报道:“陛下,秦国公派人送来密函,请您阅览。”    “呈上来。”    李世民停下手中的笔墨,吩咐道。    王德躬身退下,然后拿着密函走了进来,双手递给了李世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