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一百七十八章 孙太后的好打算 (第2/2页)
在点子上。 如今井源已是侯爵,在没个正头夫人,怎么说都说不过去。 可偏偏井源这只金龟婿,无数人馋的要命,但都不敢开口说什么。 毕竟,任何与皇家牵扯到的事情,都不是小事。 给皇帝的姑父续弦,怎么看怎么都是风险很大。 所以,井源再娶的话,就必须有皇帝的点头。 所以啊,近水楼台先得月,便宜孙家自然是最好的。 什么照拂子女,家庭和美,都不如孙太后最后一句话打动了朱祁镇。 亲上加亲。 自己倚重井源,井源对自己也是忠心耿耿。 这里面除了忠心耿耿,不免有对嘉兴长公主的…… 有的时候,就是这么俗套。 井源若是娶了孙家女,即是姑父也是姨夫,朱祁镇自然是乐的看见的。 “朕知道了,这件事,朕放在心上了。” 孙太后眉开眼笑,知道这事已经成了大半。 孙家三人可谓是心满意足的离开,尤其是孙忠,此次不但解决了自己两件心头大事,连带着自己,也能挪一挪,做一些事。 从慈宁宫出来之后,朱祁镇转头去了坤宁宫。 坤宁宫里,钱皇后坐在榻上,一旁的朱见深也规规矩矩坐在一边。 一个小宦官捧着本论语大声读着,约莫着一刻钟之后才算作罢。 待朱祁镇进来之后,忍不住开口道:“皇后,这是在……” “陛下来了?今日陛下怎么来的这般早”,钱皇后有些吃惊,“太子刚刚正在今日的课业,刚刚才作罢。 深哥,你父皇来了还不拜见。” 榻上的朱见深摇摇晃晃扑倒在榻上,奶声奶气道:“见,见过……父皇……” 说罢之后,一笑,露出了几颗米粒般的牙齿。 不等一旁的宫女上前,朱祁镇已经笑着上前将自己儿子给抱了起来,“好了,好了,你看你,站都站不稳。” 朱祁镇一边抱着朱见深在榻上,一边说到:“朕今日去了趟慈宁宫,母后找朕有些事。” 说罢就将今日的事情说了起来。 钱皇后自然的接过朱见深,“母后的意思,是想让孙家和井家结亲?” “是这个意思,朕当时没说什么,说是得要想想。” 朱祁镇闲出手喝了口茶,吃了两块点心。 “巨鹿侯今年,怕是得有四十了吧。” 朱祁镇突然提到。 想到自己那个十六七,比自己还小的姨娘,怕是给井源做闺女都能行。 得知朱祁镇所想的之后,钱皇后捂嘴笑着:“陛下,按陛下说的,巨鹿侯不得找个和自己同岁的续弦不成? 这京师之中有哪家的贵卷这个年纪还没出嫁,这个年纪还有出嫁的?” 朱祁镇瞧见钱皇后笑的有些弯腰,自己也觉得自己有些想当然了。 三十好几出嫁的女子,怕是满天下都找不出一个来。 至于年纪,怎么了,苏轼不也说过“一枝梨花压海棠”。 “好了,好了,别笑了,朕知道了,对了,方才说课业,什么课业?” 朱祁镇面上讪讪,转移话题道。 钱皇后一番话之后,朱祁镇瞪大眼睛,看了眼钱皇后怀里的朱见深。 卧槽,这么点大,念书,可看得懂? 钱皇后倒是觉得理所当然,太子作为储君,教育一事,事关国本,岂能大意。 话语之间,反倒是有些埋怨朱祁镇这个当父皇的有些太不上心自己儿子的事了。 朱祁镇想起翰林院前些日下上奏,说要为太子选良师,尽早出阁,本以为是那般翰林显得蛋疼,现在看看…… 这就是鸡娃啊。 朱祁镇打着哈哈,说自己这些日子太忙,疏忽了,既然自己知道了,定然会办的。 这些日子,朱祁镇倒是朕有一件事一直记挂的很。 舰队的重建。 虽说离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过去不到二十年,强大的舰队还未消散,可别说恢复往日的荣光,只是再次出海,都是极为困难的。 修缮宝船,招募已经四散飘零的水手,选派人手,海图的搜集规划…… 这一桩桩,都是要花大功夫的,没一件是敢掉以轻心的。 若是现在在这马虎了一点,将来在海上,就可能是全军覆没。 一旦出了海,任何事情,自己这个天子也是无能为力。 为了重开下海大业,为了使得花费的银子不打水漂,朱祁镇自然是要用心的紧。至于年纪,怎么了,苏轼不也说过“一枝梨花压海棠”。 “好了,好了,别笑了,朕知道了,对了,方才说课业,什么课业?” 朱祁镇面上讪讪,转移话题道。 钱皇后一番话之后,朱祁镇瞪大眼睛,看了眼钱皇后怀里的朱见深。 卧槽,这么点大,念书,可看得懂? 钱皇后倒是觉得理所当然,太子作为储君,教育一事,事关国本,岂能大意。 话语之间,反倒是有些埋怨朱祁镇这个当父皇的有些太不上心自己儿子的事了。 朱祁镇想起翰林院前些日下上奏,说要为太子选良师,尽早出阁,本以为是那般翰林显得蛋疼,现在看看…… 这就是鸡娃啊。 朱祁镇打着哈哈,说自己这些日子太忙,疏忽了,既然自己知道了,定然会办的。 这些日子,朱祁镇倒是朕有一件事一直记挂的很。 舰队的重建。至于年纪,怎么了,苏轼不也说过“一枝梨花压海棠”。 “好了,好了,别笑了,朕知道了,对了,方才说课业,什么课业?” 朱祁镇面上讪讪,转移话题道。 钱皇后一番话之后,朱祁镇瞪大眼睛,看了眼钱皇后怀里的朱见深。 卧槽,这么点大,念书,可看得懂? 钱皇后倒是觉得理所当然,太子作为储君,教育一事,事关国本,岂能大意。 话语之间,反倒是有些埋怨朱祁镇这个当父皇的有些太不上心自己儿子的事了。 朱祁镇想起翰林院前些日下上奏,说要为太子选良师,尽早出阁,本以为是那般翰林显得蛋疼,现在看看…… 这就是鸡娃啊。 朱祁镇打着哈哈,说自己这些日子太忙,疏忽了,既然自己知道了,定然会办的。 这些日子,朱祁镇倒是朕有一件事一直记挂的很。 舰队的重建。 7017k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