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5章 对山越策略  (第2/2页)
郡这边的民情,直接让人家融合进来也不现实。    别到时候讨好不了这些山越,最后还把会稽郡的百姓得罪了,那才是真的得不偿失。    不如说,如果不是江南山林太多,不少甚至是原始山林,山越长期居住在山林之中,不好讨伐。    孙暠其实不介意,派兵过去,把所有山越人道毁灭。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别看继承三段记忆,骨子里面却是高贵的大汉子民,对那些化外蛮夷,多少有些看轻。    就算这样,也认可‘前辈们’的理念。    觉得华夏民族之所以是华夏民族,正是它的包容性。    只要以华夏民族自居,遵守华夏民族的习俗和利益,维护华夏民族不受外族,哪怕是自己原本的民族侵害的,都应该算华夏民族。    在这个基础上,尊重各族原本的文化和习俗。    主要是孙暠想着,总不能把扣除汉人以外的所有种族,都给人道毁灭完毕吧?    以大局观出发,他可以告诉自己,要宽容,要包容,要仁慈,只要不软弱,不自满就可以了。    “如此,可是为了以后开发闽越国做准备?”朱治听出了些别的东西。    “若非如此,江南何时才能大治?”孙暠反驳。    就说现在,时不时在武夷山范围,也不知道是不是闽越国那边来的。    总会有一批山越下山劫掠,甚至掳掠人口回去。    他可不希望,如同历史那个孙吴一样,几十年的时间都浪费在和山越的抗争之中。    更让他不满的是,孙吴对付山越,武力攻打几乎没有一次奏效。    有效果的几次,几乎都是招降几支山越队伍,然后才暂时平定山越。    这玩意与其说是武功,不如说是嘴炮的胜利还比较贴切。    这让他不由得想起,光和二(公元179)年板楯蛮反汉,到光和五(公元182)年才平定。    从光和二年打到光和五年,足足三年时间都没有平定。    最后派了个人过去,招抚一番,结果人家就投降了,反叛就平息了。    真有这嘴炮,三年前死哪去了?    有时候就觉得,这山越就如同孙吴时期,江东世家豪族给孙权设的一个坑。    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成就了好几个‘名将’。    可性质是怎么样的?就如同满宠对付孙吴,在合肥刷孙十万经验包,刷了九千六百户封邑。    孙吴的那些‘名将’们,何尝不是刷了好几年的山越经验包,把自己的官职给刷上去的?    在孙暠看来,这些所谓的‘名将’都有水分,多少的问题而已。    现在他主事,绝对不允许出现,在发现山越副本后,用这个副本刷战功的行为!    要根本解决这个问题,彻底平定江东,才是首选。    哪怕前期投入再多,也比几十年不断攻打和对付山越,消耗的人力和物资多太多。    “将军的确是深谋远虑,属下佩服。”周昕当即表态,在他看来,这次才是最好的政策。    孙暠在会稽郡待了大概两天,确认没什么问题,便开始返回丹阳。    路过钱唐的时候,黄盖正好率军过来,少不得待了半天,叙叙旧,顺便嘘寒问暖一番。    黄盖和黄忠都一样,属于四十岁以后才崭露头角的类型。    有时候孙暠甚至怀疑,两人是不是有亲,毕竟都是如此的老当益壮。    孙暠最初从军,是在黄盖麾下,黄盖对他来说,有教导之恩,他对黄盖也是师礼对待。    黄盖也说过,他只是以长官的身份,好好训练孙暠,并非专门教导。    这师礼,他担待不起。只是孙暠执意如此,他也只能认下来,同时打定主意,要好好努力。    扬州实际所有者的师父,他的成就怎么也不能太低才行!    “少主,二张已经等候多时!”回到丹阳,刚进城门没多久,吕炽派人过来提醒了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