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9章 进攻铭山 (第1/1页)
铭山八郡,确实不是一个理想进攻方向。 从北面向南进攻,必须由地攻下高处的要塞。 八座重镇就守在铭山山脉往南的各要道,无论齐军从哪一个方向总攻,赵军都能派兵增援。 在等到皇上的命令后,驻扎在安州府的关羽部主力军队,已经开始调动兵马,准备从安州西南方向,对铭山赵军发起突袭。 而位于江州的吕布,在后续增援部队接管江州防御后,其麾下五万精锐也开始往而下,准备从禹州南部,击破赵军防卫。 根据潜伏在周国的细作回报,约莫有六万多数量的周国士兵,已经从申都北上,准备进入楚国境内,增援前线的代州之战。 楚国对代州的觊觎由来已久,即便是与曾经的仇敌结成同盟,也要夺回代州。 当周国的援军仍然往东北赶去时,齐军的主力部队,已经集结于铭山脚下。 望着连绵不断的铭山,那高耸入云的山峰,士兵们只觉得阵阵寒意。 接下来重夺铭山的战役,或许将极其困难。 沿途的山道极其险峻,士兵们走一步,都要当心头上脚下,以免一个失脚,堕入深谷之中。 关羽部的主力大军,兵分三路,左路由关羽亲自率领,兵力一共五万人,负责进攻铭山西边关口,而中间一路,有三万余兵马,负责策应关羽行动。 而东面一路大军,则前往禹州地带,增援吕布进攻铭山以东。 战略部署已经完毕,只等待总攻之日,三路军将同时发起对铭山的进攻。 如此大动作的调兵,必然会被敌国所察觉。 齐军主攻方向为南边的消息,便传到了反齐同盟的决策层耳中。 为了应对齐军的动作,周国继续往南增兵。 因为周国不少精锐兵力,需要部署在西南方向,控制南边的小藩属国,故而此次派往赵国增援部队,只有两万余人。 赵国几乎所有能够用于战斗的兵力,大部分主力都已经部署在北方边境,防止齐军南下。其中有近两成的兵力,要用于剿灭国内的叛军势力。 如今身处江东道的黄巢部起义军,依旧无法彻底消灭。 每次赵军占领其一个据点,这支起义军部队便会转移到另一个地点,如此反复,赵军忙于奔命,难以获得全面胜利。 由于赵军的精锐主力都在北面,故此负责剿灭叛军的部队,大多是临时组建的官府兵。 而黄巢所率领的起义军,其中有不少是跟正规军交战过的老兵,其战斗力丝毫不弱于齐军士兵。 这些剿匪赵军在黄巢起义军面前,如此地不堪。 即便赵军兵力上似乎略有优势,但每次却都被起义军牵着鼻子走。 国内的匪患越来越严重,赵国现在却无暇理会。 因为北面最大的威胁,已经在慢慢靠近。 “报!西线共有齐军约莫八万人!” “快速增援西面。” 铭山八郡防线上,赵军部队开始调动起来,重点防御东西两侧。 齐军总攻的日子已经到来,士兵们蓄势待发。 由于身处险峻高山之间,关羽部最为精锐的骑兵部队根本无法发挥,士兵们只能艰难地靠近赵军守卫的重镇。 未等赵军发起反击,已经有不少齐军士兵不慎掉入山崖之中。 惨叫声回荡于空谷之中。 后续齐军部队,仍在往前走。 “别往下看,继续走。” 关羽亲自与士兵们走在一起,道路狭窄,脚步缓慢。 抬头看去,可以望见铭山西镇上,赵军人头涌动。 齐军想要进攻,就必须收到赵军居高临下的反击。 齐军士兵需要爬上山,在没有巨型攻城械的条件下,攻入铭山西镇。 这一场仗,注定是血战。 望着远处齐军的大部队,负责守卫西镇的赵军主将轻蔑道:“纵观历史,铭山八郡任一重镇,从未被正面攻破过,无论是哪个王朝,由北向南征服,必然会走江东道方向,齐军若敢强攻,必定会死伤惨重。” 赵军中主将的话语,同时鼓舞了士气。 他所言属实,铭山八镇,向来没有被攻入。 铭山险峻的地形,注定不适应大兵团行军。 每一个得到铭山地区的王朝,都是选择抢夺铭山南部,将整个铭山八郡包围,慢慢接管。 若真的要强攻,必定付出数万人的代价。 这个道理,李衡自然懂得。 可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铭山八郡一日不回到齐国手中,齐国的南部永远会在敌国的威胁之下。 西镇赵军的守备兵力,有一万八千人,而齐军的总进攻部队,有五万多人。 即便齐军拥有巨大兵力优势,但获得地形优势的赵军,丝毫不落于下风,更何况已经有赵军向西镇增援。 倘若久攻不下,就齐军而言极其不利。 经过半日的行军,西线齐军大部,已经来到关口之下。 想要越过铭山,就必须翻过一座山,攻入前方的关口。 位于狭窄的半山谷道,关羽开始做最后的进攻动员。 这一仗,关乎齐国的国运。 “我等已经无路可退,这一场仗若败了,便葬身于此,将士们,随我一同收复失地,光复大齐!” “光复大齐!” 齐军士兵的呼喊声,响彻整个山谷,传到关口赵军耳中。 如此震撼的架势,颇让赵军士兵感到害怕。 其中一些人,当初在安州战场,已经见识过齐军的勇武,如今再次相遇,倘若有什么不利,他们也会立即选择逃亡…… 齐军战前的最后动员,已经结束。 士气达到了空前之高。 历经重重险关,将士们艰难来到此处。 如果这将是最后一战,那最好是轰轰烈烈的。 “进攻!” 关羽高声大喊道。 他洪亮的声音,回荡在铭山一带。 关羽手握青龙偃月刀,刀上红光耀眼,如同炙日一般。 他冲在了整个大军的最前面,仿佛脚踏浮云一般,轻松踏上山道,一路往上而去。 将士们紧随其后,没有一个懦夫。 能够追随关将军征战到此地,军中便没有退缩者。 西镇赵军的反击,也随之而来。 铺天盖地的箭雨自关口而下,射在了攀爬向上的齐军士兵身上。 这一条唯一的险峻通道上,瞬间丢满了阵亡齐军士兵的尸首。 血液染红了砂石,溅在了岩石上。 在付出巨大伤亡后,齐军大部,渐渐爬上了关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